
朗读
关于印发《开化县杉木大径材基地培育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林业站,局机关各科室,县林场:
现将《开化县杉木大径材基地培育技术规程》(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反馈到局有关科室。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绿化造林 营林 技术规程 通知
开化县林业局办公室 2006年8月22日印发
开化县杉木大径材基地培育技术规程
(试行)
杉木是开化县主要用材树种。通过新造林和对现有杉木林分的培育,建设杉木大径材基地,是提高杉木林分质量,提高用材林经济效益重要措施。为规范开化县杉木大径材基地培育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一、杉木大径材基地目标
杉木大径材基地起点面积100亩。其培育目标包括4个方面:
1、主伐时林分密度为80-100株/亩;
2、主伐时林分平均胸径22cm以上;
3、主伐时林分平均蓄积量达到24m3/亩以上;
4、主伐年限26年以上。
二、主要技术措施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措施包括立地控制、密度控制、遗传控制和人工促进4个方面。
1、立地控制。
开化县杉木大径材基地以现有杉木林分培育为主,新造林为辅。培育大径材的林分必须是中、幼林。
立地控制是杉木大径材培育的基础。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林分立地指数应≥14。≥16地位级的杉木中、幼林,均适宜培育杉木大径材。14地位级的杉木中、幼林,可选择一部份长势较好的林分培育大径材。
2、密度控制。
密度控制是培育大径材的有效措施,大径材基地应适时适度抚育间伐,控制林分密度。
(1)首次间伐时间。
林分充分郁闭后2-3年,林木分化明显,被压木占林分总株数1/3,自然整枝高度占树高的1/3-1/2,郁闭度达0.8以上,胸径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林下阳性杂草大量死亡,应进行首次间伐。一般为8-15年。
(2)间伐强度。
第一次间伐强度不超过总株数的35%,第二次不超过25%,间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
(3)间伐间隔期。
间伐间隔期的长短,取决于林木生长情况和上次间伐强度的大小。如上次间伐强度大,间隔期可长些,反之,要短些。间伐若干年后,林冠充分郁闭,胸径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应进行再次间伐。杉木人工林的间伐间隔期一般为4-6年。
(4)间伐次数。
间伐次数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密度等情况确定,在间伐强度规定的范围内,林分可在一定的间隔期内进行多次间伐,最后达到培育大径材的目标密度。间伐次数一般为1-3次。
(5)间伐木的选择。
大径材基地间伐采取下层间伐法。间伐木选择应严格遵循“三砍三留”原则,即: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严禁“拔大毛”。双叉木、虫害木应在间伐时伐除。
抚育间伐作业设计和采伐管理按照现行规程、规定执行。
3、遗传控制。
(1)开化县现有杉木中、幼林造林苗木大部份来源城种子园良种和无性系良种,遗传基础较好,有利于大径材基地培育。利用现有杉木中、幼林林分培育大径材基地,抚育间伐时应严格做到“砍小留大,砍劣留优”。
(2)新造林基地必须采取良种壮苗造林。选用适宜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种源培育的苗木,造林的苗木应达到Ⅰ级苗标准。林分初植密度控制在166-200株/亩。
4、人工促进。
人工促进技术措施主要是深挖施肥。深挖施肥通常在间伐后进行,间伐结束当年的冬季深挖一次,每亩施尿素60kg或钙镁磷肥100kg,沿等高线沟施。深挖施肥也可在预期主伐前4-5年的冬季进行。
三、附则
1、本规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杉木速生丰产林》(Z B B 64001-86)。
2、本规程所称杉木大径材指立木胸径22cm以上。本标准只适用开化县。
3、立地指数用林分优势高(m)确定,林分优势高按1亩样地内5株最高林木的平均高度计算。开化县14、16、18地位级不同林龄杉木林分的优势高如下:
林 龄
地位级 | 4年 | 6年 | 8年 | 10年 | 12年 | 14年 | 16年 | 18年 | 20年 |
14 | 3.97- 5.01 | 6.41- 7.64 | 8.30- 9.72 | 9.70- 11.24 | 10.71- 12.37 | 11.58- 13.35 | 12.35- 14.23 | 13.00- 14.99 | 13.49- 15.37 |
16 | 5.02- 6.06 | 7.65- 8.88 | 9.71- 11.10 | 11.25- 12.79 | 12.38- 14.04 | 13.36- 15.13 | 14.24- 16.12 | 15.00- 16.99 | 15.58- 17.66 |
18 | 6.07- 7.11 | 8.89- 10.12 | 11.12- 12.52 | 12.82- 14.34 | 14.05- 15.71 | 15.14- 16.91 | 16.13- 18.01 | 17.00- 18.99 | 17.67- 1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