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开政办发〔2006〕123号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
《开化县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县林业局《开化县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开化县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
大径材培育工程实施意见
开化县林业局
杉木是开化县主要树种,也是林业收入重要来源。为进一步提高杉木林分的经济效益,促进林农增收,推进兴林富民进程,县林业局研究决定,在全县实施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
一、目的意义
杉木是我县的传统用材树种。全县现有杉木林总面积145.7万亩,蓄积474.3万立方米,面积占乔木树种的64.2%,蓄积占65.4%。每年采伐商品材中90%是杉木。当前我县杉木中龄林抚育严重滞后,全县杉木林分中中龄林面积达74.4万亩,占杉木林面积的67.7%。由于思想认识、市场和采伐指标等因素影响,应进行抚育的林分得不到及时间伐。据森林资源调查,郁闭度0.8以上急需进行抚育间伐的杉木林面积有40万亩,其中6-10年生14.5万亩,11-15年生24.5万亩,还有少数林龄达到20年的林分都未曾进行间伐抚育。这些林分充分郁闭,枝下高都在2/3以上,甚至达到4/5,林下木和林下植被基本枯死,许多林分已停止生长,如不及时开展抚育间伐,将严重地影响林木生长,影响林分蓄积量提高。通过抚育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的光照条件,对于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作用重大。
研究表明,杉木中幼林林分适度间伐后,5年左右时间其林分蓄积量就可以达到间伐前的水平。适时开展抚育间伐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杉木林分的木材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按一般水平测算,10-15年生中等林分,第一次间伐可产1.5-2立方米。按目前市场价格,除抚育工资、规费外,每立方净收入可达到300-500元。通过间伐收入提前收回造林成本,对于提高造林积极性也是十分有效的。
近年来,由于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各地木材采伐都在缩减,而木材用量却快速增长,木材价格每年都以10-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木材需求量大,特别是杉木中大径材需求量不断上升,中大径材价格一路看涨。我县杉木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先进,立地条件比较适宜于培育中大径材,选择一些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山场,通过强化间伐抚育和深挖施肥,建设一批大径材基地,储备一批大径材资源,对巩固我县杉木产材大县地位,增强未来市场竞争力十分有利。
因此,利用5年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和采伐计划,大力开展杉木抚育间伐,开展大径材培育,对于进一步提高开化林业经营水平,推进兴林富民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主要内容
开化县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主要任务是:对急需抚育间伐的杉木中幼林分开展抢救性的抚育间伐,建设一定规模的杉木大径基地,培养一批兴林致富的典型,探索一套符合开化实际的间伐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
具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强化抚育间伐杉木中幼林基地25万亩,培育大径材基地5万亩,培养以杉木用材林经营为主的林业致富典型20个。
三、推进工程建设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杉木抚育间伐虽然不是一项新的工作,局里决定作为一项工程来实施,是针对杉木林经营现状提出的,是基层群众一致呼声,其意义非同一般。省林业厅已将这项工作列入兴林富民十件大事之一。因此,局机关单位、各乡镇林业站、县林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为切实推进这项工作,经局班子研究,决定建立“开化县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汪宇祥,副组长汪叶明、芮章龙,成员郑清和、金太平、吴长贤、毛玉明、陈一军、汪晓勇。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组长芮章龙,成员林生明、洪金亮、郑华福、程清明、柴雄、李土云、周俊宏。
2、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由多方面的原因,急需开展抚育间伐的林分比较多,基层群众也比较急。因此,各乡镇、各单位要深入开展说服工作,让基层放心。杉木中幼林强化间伐抚育和大径材培育工程计划为5年,各乡镇和县林场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依据森林资源调查基础数据,按照轻重缓急,排出5年实施的初步意见,由县里制定出总体方案。
3、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杉木中幼林强化抚育间伐和大径材培育工程已经酝酿一年多了,规程、试点等大量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编制“十一五”采伐限额时也加大抚育间伐的限额,最近省林业厅又同意给我县追加抚育间伐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实施这项工程,时机是非常有利的,各乡镇、各单位要与县局共同努力,集中人力、物力,集中有限的采伐指标,全面推进杉木中幼林抚育和大径材培育工作。今后限额内的间伐指标将首先确保工程需要,根据工程进展也可以从主伐指标挤出一部份用于工程建设。
4、强化监督,确保质量。从近年来采伐检查情况看,抚育间伐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间伐作业不按设计要求,采伐强度过大,“拔大毛”现象时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乡镇林业站对间伐工作监管不到位。为确保今后间伐工作质量,局里已研究了管理办法,目标到单位,责任到人,谁设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各地要加强对间伐工作的监管,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5、制定政策,扶强扶优。杉木大径材培育是我县商品林经营一项战略措施,需要经营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各乡镇、各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发掘和培养一批有远见的经营大户,重点扶持。今后大径材培育计划将优先考虑村、组集体和经营大户。
建立间伐工作诚信档案,农村集体、个人、联合体和县林场的间伐工作质量将记入档案。从2006年起,凡间伐质量有问题,出现超伐、滥伐的单位和个人,将被列入间伐工作质量不可信任名单,工程实施期内都不得安排间伐计划。同时工程计划安排还要与造林更新完成情况,当地林政管理工作相挂钩。
建立抚育间伐项目合同制。县林业局与间伐主体签订抚育间伐项目合同,签订合同时主体交纳与育林金同等数量的质量保证金。抚育间伐结束,经验收质量合格的,质量保证金全额退还,并由主体按规定交纳育林金。同时,对质量合格的抚育间伐,从育林金中给予每立方25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