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业园区,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开化县城区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经十三届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开化县城区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城区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城区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根据《浙江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建设部《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县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其住房面积低于本县最低住房面积保障标准的,按照本办法规定获得廉租住房保障。
本办法所称城区最低收入家庭,是指户籍在本县城区内的依法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居民家庭。
第三条 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行家庭人口与住房面积相当的轮候配租制度,并采取住房实物配租和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相结合的形式。
第四条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县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工作。县房地产管理处具体负责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的日常管理工作。
县财政、民政、发改、物价、国土资源、审计、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区廉租住房保障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城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实行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主要包括: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三)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的资金;
(四)县政府直管公有住房的拆迁补偿金中扣除安置费后剩余部分提取的资金;
(五)县政府直管公有住房出售后的净收益部分提取的资金;
(六)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分提取的资金;
(七)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部分提取的资金;
(八)城市住房基金中提取的资金;
(九)社会捐赠的资金;
(十)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廉租住房的建设、购置和维修以及租金减免,不得挪用、截留和私分。
财政、审计等部门依法对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条 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出资兴建或购置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二)依法收回或腾退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公有住房;
(三)最低收入家庭承租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公有住房;
(四)单位或个人捐赠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住房;
(五)通过其它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八条 廉租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县发改部门制订,报县政府批准后,由县财政部门和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做好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安排。
第九条 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其用地供应按照廉租住房用地供应的有关规定执行。县发改部门、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土部门应做好廉租住房建设的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用地供应等工作。
对廉租住房的购置、廉租住房租金收入,按照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第十条 最低住房面积保障标准,按每户家庭住房面积计算不低于36平方米,同时按人均住房面积计算不低于12平方米。具体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民政、财政、物价等部门制订,报经县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一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其现有住房面积按家庭成员拥有的下列住房面积认定:
(一)私有住房(包括与他人共有住房部分);
(二)待入住的拆迁安置房;
(三)承租的公有住房中免缴租金或者应缴租金低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面积部分。
本办法所称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实际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和其他有法定扶养、赡养、抚养关系的人员。
第十二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由家庭户主向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户籍证明、家庭成员身份证明;
(二)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明;
(三)现有住房情况证明;
(四)孤老、优抚对象、残疾等特殊困难家庭证明(须交验原件);
(五)家庭成员推选申请人的书面材料;
(六)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在申请书中明确其申请的廉租住房保障的具体形式。
第十三条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审,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对申请事项属于职权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受理;
(二)对申请事项不属于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条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家庭的成员、收入、住房等基本情况进行核查。申请人和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情况。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申请人现居住地公布申请人名单,征求群众意见,公布期限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公示。
第十六条 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登记,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经公示有异议的,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在10日内完成核实。经核实异议成立的,不予登记。对不予登记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十七条 对于已登记的,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申请家庭住房困难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登记顺序,进入排队轮候配租。
轮候期间,申请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的,申请人应当及时告知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经审核确认后,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变更情况进行变更登记,不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由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取消资格。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