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人事局提出2006年将力争实现人才人事工作五大突破

朗读
法规名称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人事局提出2006年将力争实现人才人事工作五大突破
索引号 00248503X/2006-06057
发布机构 省人力社保厅
法规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生效时间 2006-03-15 09:08:47
法规正文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人事局提出


2006年将力争实现人才人事工作五大突破



一、以实施“十一五”人才规划为核心,在加快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工作上有新突破。按照“十一五”人才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开发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着重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积极构筑人才高地。一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区校合作,加快人才培训与实习平台建设;加大新世纪人才工程实施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职业型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资源整体素质,打造与高科技制造业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群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根据该区区域定位和产业导向,加强人才资源需求预测,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分析各类人才需求信息,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引资引智并举,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海归创业人才。逐步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到企业挂职、兼职、任职,通过聘请顾问、交流讲学、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进区服务。是加快人才开发载体建设。进一步探索新时期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管理、服务的工作形式和发展趋势,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一国际高端人才集聚载体的建设。加快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以区内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强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面向全国招收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扩大建站规模。


二、以人才市场建设为基础,在构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上有新突破。一是全力培育高新人才集市。以全新的人才市场启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烘托高新区在杭城才市中特有的“人才文化”,营造人才集市的浓厚氛围。策划开展“相约在高新”集市型和专场型人才交流活动,推出“相约在高新”HR俱乐部、人才沙龙等活动,不断创新招聘形式,提升活动品位和层次,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汇聚各类人才的规模效应,确立“高新人才资源”的整体品牌。积极融入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提升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人才网站作用。加强人才网站的日常管理,整合网站资源,健全模块功能,充实栏目内容,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才人事公共信息和更加便捷的网上服务。通过有形人才集市的各类活动,带动网上人才交流,发挥网站信息集中、开放高效的作用,形成有形、无形人才集市相辅相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交流和人才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三是不断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才开发中心作为科技城建设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一切从企业和人才的需求出发,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在传统人事代理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公共服务相配套的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才资源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多层次的人才培训测评体系,健全完善各类专业人才的信息库,不断提高人才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重点,在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上有新突破。一是全面推进公务员法贯彻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公务员法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围绕涉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认真落实公务员法配套法规,研究制定符合该区实际的配套政策。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尝试实施政府雇员制度。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培训机制。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采取个性化、定单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抓好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公共管理培训等大规模教育培训,抓好在重要岗位、重点工程、基层一线等实践锻炼,形成抓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大规模、有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新格局。三是继续强化公务员竞争机制。要积极探索把干部培训、考核和使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标准,突出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公务员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贯彻公务员法基础上,结合该区实际,不断总结完善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务聘任制度,通过择优选拔,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推行公务员交流轮岗制度,实施跨部门轮岗交流,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


四、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主线,在推进机构编制工作上有新突破。一是要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定,加强对职能界定、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的管理。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严格控制议事协调机构及非常设办事机构的设立。凡各级要求增设的机构,要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坚持从严把关,不搞一一对应,从体制上避免开发区“城区化”。要进一步理顺机关行政职能,规范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保持“小政府、大服务”的运行机制,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二是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积极稳妥、严格政策、分类实施”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明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设置、登记管理职责和登记管辖范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保障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发挥事业单位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考制度和人事档案代理制度,努力实现聘用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按照“分类管理、有效激励”的原则,体现岗位和绩效为主要内容的灵活多样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营造人才人事工作环境上有新突破。一是不断完善的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区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领导重点联系科技人员制度和人才工作考核和督查制度等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切实抓好信访稳定工作。把妥善处理干部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深入调查、掌握实情基础上,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妥善做好协调、解释工作,取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按照“四个尊重”的方针,加强人才人事政务信息和对外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和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鼓励创新、勇于探索、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使高新区(滨江)成为各路英才创新创业的起点、投资开发的热点、事业辉煌的基点。(滨江区人事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renlisheb/2021/0524/69138.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