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的通知

朗读
法规名称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的通知
索引号 00248503X/2012-05999
发布机构 省人力社保厅
法规文号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生效时间 2012-04-19 16:35:34
法规正文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委、经贸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局),省级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规定》(浙委办发〔200475)有关精神,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映,以便不断修改完善。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浙江省建设工程专业

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建设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和《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建设工程实际,制定本评价条件。

  第二条本评价条件适用于我省从事建设工程科学研究、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监理、建设管理与中介服务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评价。

  第三条 按照本评价条件评审通过,并获得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者,表明持证人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是聘任建设工程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 思想道德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为我省建设事业发展服务。

  第五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申报工程师资格应具备条件:

  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实际聘任助理工程师职务4年以上。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实际聘任工程师职务5年以上。

  2.获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实际聘任工程师职务2年以上。

  (三)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年以上,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或需要,符合申报条件的,可转评或兼评建设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

  (四)具有以下学历(学位),可认定或初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取得科研成果者,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高级工程师资格。

  2.博士学位获得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3.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者,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年限可以相加,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专业工作须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五)学历(学位)取得前后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年限可以累计。申报人所学专业与申报的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的,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

  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

  对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学位)或资历条件,但在建设工作中业绩和成果突出,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破格申报相应的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破格申报仅限于“单破”,即破学历或破资历,破资历提前时间不超过1年。

  (一)破格申报工程师资格,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

  1.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期刊上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性学术会议上(编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2篇(1篇应为第1作者)以上本专业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县(市、区)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获得者。

  3.获县(市、区)级以上政府颁发的劳动模范、科技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者;设区市级以上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建设领域的单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市、区)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或重点攻关项目;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及技术改造与革新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完善等方面的工作,项目完成后,通过主管部门评审(或验收),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设区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省级三等、设区市级二等以上规划、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成果奖;省QC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编写者;国家级、省级工法的编写者;国家、省标准设计图集的设计者;建设工程定额的编制者;省“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或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者。

  6.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建设工程技术工作15年以上;中专以下学历从事建设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

  (二)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

  1.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期刊上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性学术会议上(编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3篇以上(其中1篇应为第1作者)本专业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星火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或省、部级科技奖三等奖以上或浙江省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获奖者。

  3.获设区市级以上政府颁发的劳动模范、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者;省级以上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建设领域的单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主持省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或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项目完成后,通过主管部门评审(或验收),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主持大中型企业(或复杂项目)主要工程技术工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家优质工程勘察、设计金银质奖或两项以上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质奖或两项以上省优质工程奖;国家QC成果一等奖的主要贡献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主要编写者;国家、省标准设计图集的主要设计者;国家级工法的主要编写者;国家、省级建设工程定额的主要编制者;部“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或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的主持者。

  6.具有本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中专学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5年以上。

  第七条 其他条件

  (一)外语要求。除符合相应免试条件的申报人员外,均应取得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但长期在施工现场从事工程建设施工或长期在野外从事工程勘察、测绘工作,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要求,仅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的申报人员外,凡年龄在45周岁(不含)以下的人员,申报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三)年度考核等次要求。申报评审工程师资格的,近3年的年度考核应为合格以上;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近4年的年度考核应为合格以上。

  (四)继续教育要求。申报评审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应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程。

第三章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八条从事建设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水平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2

  1.有从事建设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经历和能力,具有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有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能力。

  3.有参与工程建设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起草的经历与能力。

  4.有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国家、省标准设计图集或国家级、省级工法或建设工程定额编写的经历与能力。

  5.有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的经历与能力。

  6.相关二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获得者。

  (三)专业技术工作业绩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1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2项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并通过评审。

  2.县(市、区)级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3.获得建设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工程建设地方性法规、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并颁布实施。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并通过评审,取得实效。

  6.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国家、省标准设计图集或国家级、省级工法或工程建设定额的编写,并颁布实施。

  (四)著作、论文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2项条件中的1项:

  1.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性学术会议上(编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

  2.正式出版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

  第九条从事建设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2项:

  1.有从事建设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的经历和能力,具有解决较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有参与中等复杂以上工程项目或县(市、区)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的经历与能力。

  3.有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能力。

  4.有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国家、省标准设计编写的经历与能力。

  5.有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的经历与能力。

  6.相关二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获得者。

  (三)专业技术工作业绩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1项: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等复杂以上工程项目、县(市、区)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或3项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未发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责任事故。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并通过评审。

  3.县(市、区)级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设区市以上规划、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成果奖获得者。

  4.获得建设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或国家、省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写,并颁布实施。

  6.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技术推广应用,并通过评审,取得实效。

  (四)著作、论文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2项条件中的1项:

  1.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性学术会议上(编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1篇以上专业论文。

  2.正式出版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

  第十条 从事建设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2项:

  1.有从事建设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的经历和能力,具有解决较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有参与中等复杂以上工程项目或县(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与监理工作的经历与能力。

  3.有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能力。

  4.有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国家级、省级工法或建设工程定额编制的经历与能力。

  5.有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的经历与能力。

  6.有参与省、部“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或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的经历与能力。

  7.相关二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获得者。

  (三)专业技术工作业绩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1项: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等复杂以上工程项目或县(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或3项以上一般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监理工作,未发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责任事故。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并通过评审。

  3.县(市、区)级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设区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省QC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4.获得建设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工程建设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国家级、省级工法或建设工程定额编制,并颁布实施。

  6.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技术推广应用,并通过评审,取得实效。

  7.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省、部“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或建设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并通过验收。

  (四)著作、论文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2项条件中的1项:

  1.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或省、部级以上专业性学术会议上(编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过1篇以上专业论文。

  2.正式出版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

  第十一条从事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与中介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与能力

  任现职期间,应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2项:

  1.有从事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与中介服务工作的经历和能力,具有解决较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有参与中等复杂以上工程项目或县(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中介服务工作的经历与能力。

  3.有参与县(市、区)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能力。

  4.有参与工程建设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起草的经历与能力。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renlisheb/2021/0524/68608.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