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1〕132号)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将发展家政服务业作为促就业、惠民生、扩内需和调结构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更加广阔,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但行业发展仍面临着制度不健全、市场较混乱、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权益保障难等发展障碍和瓶颈制约。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我省家政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统筹规划。各地要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制订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并对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与重点领域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查评估,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着力培育家政服务示范企业。各地商务部门要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家政服务品牌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开展家政服务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家政企业连锁化、信息化、标准化项目建设。根据“十二五”期末培育100家家庭服务行业示范企业的目标要求,各地要重点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实力强的家政服务行业示范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鼓励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对其在合并、分立、兼并等企业重组过程中发生转让企业产权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移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三、加快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引导家政服务企业积极注册商标,支持家政服务重点企业参评服务业品牌,对被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级知名品牌的,由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给予奖励。 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规范制修订工作。围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制定并推广实施家政服务业标准体系。对暂不具备制定标准规范条件的,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服务公约等行业自律制度建设。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对特别重要的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补助。对承担国家级或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主导制定国家标准或省级地方标准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四、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积极发展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重点引导和督促家政服务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执行家政服务劳动标准,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业劳动用工行为。家政服务企业还应当与家庭签订家政服务协议,明确企业、员工和家庭三方权利与义务。完善家政服务业薪酬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发布行业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和鼓励企业或行业协会建立工会组织,积极推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监察,及时调处劳资矛盾,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五、用足用好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员工制家政服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1〕51号)规定,落实员工制家政服务营业税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家政服务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3〕52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49号)规定,给予相应的扶持。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