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改革委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朗读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是省级“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目录中的重点专项规划,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水利厅

2021年4月20日

 

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是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水安全是指水旱灾害总体可控,城乡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系统基本健康,水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涉水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可有效应对,其他重要涉水事务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依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贯彻落实全国水安全战略规划和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有关要求,是省政府确定的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深化实施“五水共治”,深入贯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着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全面推进,建成钦寸、黄南等7座大中型水库,新增水库总库容5.1亿立方米,加固干堤海塘720公里,主要江河干堤达标率提高至87%,新增强排能力2050立方米每秒,杭嘉湖、萧绍、宁波等平原强排基本成网。完成623座水库除险加固、3020座山塘整治、148万亩圩区综合整治。成功防御了“利奇马”“鲇鱼”等超强台风和太湖、钱塘江流域各两次大洪水,全省水库无一垮坝,主要江河堤防、标准海塘及闸站无一决口,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和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率降至历史最低。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新昌钦寸水库、杭州千岛湖引水、舟山大陆引水二期等一批重点水源及引调水工程相继建成发挥效益,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15.9亿立方米,杭州、宁波等重点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054万农村人口饮用水达标提标,基本实现城乡同质、县级统管。实施美丽河湖建设,治理河流5000余公里,创建省级美丽河湖316条(个),河湖库塘清淤3.69亿立方米,实现了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06平方公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21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河湖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五年累计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40项,完工119项,完成投资2880亿元。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美丽河湖”建设连续两年入选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全面加强管理改革,提高行业发展能力。水资源管理全面加强,启动节水行动,93%的县(市、区)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7.1%,在保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用水总量下降9.6%;《浙江省水资源条例》修订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重要流域防洪规划和调度方案迭代完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在2020年新安江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河湖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和《浙江省水域保护办法》,河湖水域实现动态监管,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出台10项规程和地方标准,完成万余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规范,建设质量连年保持水利部考核A级,项目总承包EPC、全过程咨询等建设管理模式快速发展。省市县三级监督体系基本建立,农饮水、水库安全运行等重点领域监管取得成效。水利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全省水文测站实现水位、雨量自动监测,浙江省水管理平台集成运行,“智慧水利”试点先行。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水利“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水利事项实现100%网上办,平均办事效率提速近七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完成。重大水利科技研究取得一批管用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推广水利先进实用技术48项。水利法规体系日趋完善,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水利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水利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我省水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智慧水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打下了良好基础。

表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三五”

规划目标

“十三五”

期末完成

1

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

[<224]

[163.9]

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20

50.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24]

[15.0]

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

23

37.1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35]

[27.4]

4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78]

[97.5]

5

大中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合格率(%)

[100]

[100]

6

河湖库塘清污(淤)量(亿立方米)

3.5

3.69

7

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率(%)

[67]

[93]

8

新增强排能力(立方米每秒)

2000

2050

9

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亿立方米)

15

15.9

10

新增水库总库容(亿立方米)

5

5.1

11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万人)

803

1054

12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100

118

注:1. [ ]为期末达到数,其余为期内完成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采用2015年可比价。

2.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主要针对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的717个重点水功能区,评价指标为COD、氨氮两项指标。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将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水安全保障面临新的使命和机遇。

1.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

进入新发展阶段,水利工作需要在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方面实现升级,在提升防洪标准、增强水资源供给韧性、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握根本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推进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普惠共享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高水利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通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拉动内需,增加有效供给,为畅通经济循环作出水利贡献。

2.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给水利提出了新任务

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要求我省构建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格局,统筹现状基础条件和规划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体现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水利标志性成果,高水平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

3.数字化改革为水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水利必须加力加速、尽快融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水利数字化改革撬动各方面改革,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行业管理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支撑,大力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4.建设幸福河的号召要求水利有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水利须积极谋划共建共享治水新路径和便民富民新举措,持续提高河湖系统治理水平,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使幸福河湖建设成为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国家水网”建设为水利带来新机遇

建设国家水网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阶段水利建设的总抓手,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浙江水网建设是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之策。我省水利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争取将我省重要江河和重大水利工程纳入国家水网工程体系,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优布局、利长远的重大工程,解决防洪薄弱环节,提升资源保障水平,全力构建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

(三)存在问题

对照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现代化先行省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省水安全保障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城市整体防洪标准不高,部分城市新区未得到有效保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艰巨,小流域山洪还存在突出风险。全省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尚未形成,多源互济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障不足。幸福河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河流生态需水未能优先满足。水利数字化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水利信息感知、处理能力和社会化应用等相对滞后;水利工程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主体轻配套等现象仍然存在。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政府与社会协同治水的投融资机制有待深化,基层水利队伍力量明显不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强化我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坚持“党建统领、业务为本、数字赋能”的浙江水利工作基本要求,构建完善“浙江水网”,打造“重要窗口”水利标志性成果,逐步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

(二)基本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安全。以满足人民群众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水安全不断提高、日益多元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综合提升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供应、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保障能力。

生态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合理安排生活、生态、生产用水,协调好涉水活动与水生态、水空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系统治理,拓展功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乡村、水下岸上,系统解决水问题。加强部门间治水协同,拓展水工程与水域空间的综合功能,增强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期间解决防汛薄弱环节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加快解决防洪薄弱环节作为“十四五”的首要工作,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数字赋能,综合提升。将数字化改革贯穿水利工作全过程,推动治水领域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系统性重塑,整体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浙江水网”总体格局

水利工程网络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建设水网是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在治水领域中新的具体实践。通过形成网络,丰富水流的交换途径、提高交换效率,水工程协同综合,水信息实时集成,在更广的空间范围、更大的时间尺度、更高的智慧化水平上,对水资源进行调节,进而有效提高防汛抗旱、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的效能和韧性。

在全省域以主要河流湖泊为基本脉络,以海塘和堤防工程为安全屏障,以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洪水分泄通道为水系沟通手段,以重要湖库闸站为调节枢纽,形成水网的工程基础;建设集涉水信息采集、集成、分析、预警、控制、调度于一体的智能网络,形成工程和智能管理交相呼应,水系互联、生态绿色、体系完备、标准适宜的浙江水网。防洪保安网、水资源配置网、幸福河湖网和智慧水利网是“浙江水网”在不同维度的映射,四张网相互联系,是“浙江水网”大系统的子系统。

洪涝可防、风险可控的防洪保安网。以海塘工程和堤防工程为基本屏障,城市防洪工程形成区域封闭圈,大中型水库、水闸和泵站作为洪(涝)水调控的枢纽,高速水路、分洪通道实现洪水在不同区域的快速交换,着力形成“一带五原八江百城千库”的立体化防洪减灾体系。上蓄、中防、下排、外挡并举,统筹推进海塘安澜千亿工程,筑牢沿海地区防台御潮安全带;建设五大平原高速水路工程,增强涝水外排能力;实施主要江河干堤提标加固及生态化改造,补强近百座城市及重要城镇防洪薄弱环节;推进水库增能保安工程,实施千余座水库的新建、提升改造、除险加固和系统治理。系统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互联互通、多源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网。以江河源头地区的控制性工程为主要水源,以河口水利枢纽为水源调配的重要补充,以引调水骨干工程为平衡不同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着力形成“六源三湾十中枢八通道”的水资源配置大格局,辅以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管理手段,提高供水韧性和应对极端干旱能力。

功能融合、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网。以八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为主要脉络,以中小河流为次级网络,以湖泊水库为重要节点,着力形成“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的全域幸福河湖。将河流湖泊及滨水岸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治理,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持河湖自然形态,在实施传统的筑堤防洪、引水灌溉等基础上,采取水生态修复措施,同时,综合采取源头污染防控、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环境整治、土地综合治理等手段,同步建设农村交通、休闲健身、文旅康养等基础设施,优化滨水岸线布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优质发展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智慧高效、融通共享的智慧水利网。围绕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幸福河湖等三个体系的高效运行、科学调度,以水流、水空间、水工程为对象,建设全面覆盖、实时精准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感知、数据处理、趋势预测、调度决策辅助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实现在数字空间对三个体系的准确表达和有效控制,形成与实体工程网相对应的智慧水利网。

(四)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水安全保障体系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基本实现高水平水利现代化。建成洪旱无虞、饮水放心、用水便捷、亲水宜居的“浙江水网”,防洪工程体系完善,防洪御潮能力达到国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全省域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形成,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国内领先,粮食安全需水全面保障;全面建成幸福河湖,河湖水系生态健康;水法规体系健全,涉水事务监管精准高效,水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协调人水关系的基础作用;高水平建成智慧水利,水利发展内在动力强劲。党全面领导的高效执行体系在水利行业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清廉水利”全面建成。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基本建成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框架,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水利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形成一批“重要窗口”水利标志性成果。

一是构建完善“浙江水网”的基本框架。重要流域、区域防洪突出薄弱环节全面消除,国家和省级水网架构层次明晰、相互衔接,浙江水网在防范风险、配置资源、修复生态等方面作用充分发挥。

——解决防洪突出薄弱环节,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协调好防洪和资源配置、生态修复的关系,全面解决防洪突出薄弱环节。堤顶高程不足、结构薄弱等问题海塘全面提标加固,建成一批高标准生态海塘;病险水库山塘及时加固处理,病险率控制走在全国前列;小流域山洪预警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系统治理。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潮)排涝能力基本达标,具备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要河流基本建有控制性工程,平原高速水路有序推进,八大流域干流堤防全面达标,五大平原排涝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跨流域区域调节洪水的分洪通道谋划推进,蓄滞洪区布局优化,流域洪涝调度精准有序。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构建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城市供水实现“一源一备”;全省供水水库调蓄库容达我省水资源总量的22%;提高浙东引水等一批既有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的输配水能力,建成瓯江引水等一系列工程,恢复增强乌溪江引水等工程能力,努力形成浙北、浙东、浙中三大区域配水通道框架。农村供水水源稳定,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大中型灌区灌溉供水保证率全面达标。

——维护河湖健康活力,构建高品质幸福河湖网。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级。形成行洪通畅、生态良好、功能综合、文化彰显的幸福河湖主要脉络,打造安全流畅、水清景美、生态健康、富民惠民的次级网络,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85%;河湖管控制度完善,基本水面率保持在5.66%以上。河湖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全面打通,全民爱水护水氛围浓厚。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高效能智慧水利网。水利智能感知体系与一体化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精准协同高效的智慧水网初步形成,水库和有重点防洪任务的河流水文监测、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监测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洪水实时预报、工程实时调度、风险及时预警、涉水行为实时监控。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水库、数字河湖等在全国示范引领。

二是基本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涉水事务监管能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有所突破,“党建引领、业务为本、数字赋能”的工作体系全面形成。水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水利监督管理机制基本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与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落地见效,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等环节得到有效监管;河(湖)长制提档升级,河湖空间及涉水行为有效监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管水护水;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三化”改革取得实效。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水利投融资机制更加完善,水利资产资源价值转化和反哺路径不断完善,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浙江水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水利队伍能力与建设管理要求相适应。

三是全面推进水利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理念和思维深入人心,数字化手段成为工作主要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一数一源”的数据管理机制有效运转,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基本实现,水利数字化决策、服务、执行、监督、协同治理体系基本构建,水事务应用场景全面实现数字化重塑。

四是形成“重要窗口”的水利标志性成果,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着力点,体系完备、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建设先行示范,奋力打造海塘安澜、小型水库系统治理、水旱灾害精准防控体系等浙江样板;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普惠共享、群众有感的全域幸福河湖和城乡同质饮水建设走在前列;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精密智控、高效服务的智慧水利和行业监管工作引领全国;坚持“节水优先”,打造生态绿色、节约集约的南方丰水地区节水标杆省份。

表2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主要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完成

“十四五”目标

指标类型

节约用水

1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163.9

<196

约束性

2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

[37.1]

[16]

约束性

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50.1]

[16]

约束性

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02

0.615

预期性

防洪保安

4

海塘工程病险消除率(%)

75

95

约束性

5

城市防洪达标率(%)

80

95

约束性

6

小型水库系统治理达标率(%)

/

95

预期性

7

水旱灾害损失率(%)

(0.34)

(<0.32)

预期性

水资源配置

8

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达标率(%)

75

95

预期性

9

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

78

85

预期性

幸福河湖

10

基本水面率(%)

5.66

≥5.66

约束性

11

水土保持率(%)

92.4

93.2

预期性

12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95

预期性

13

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

/

>90

约束性

14

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

/

>85

预期性

智慧水利

15

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

/

60

预期性

16

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覆盖率(%)

/

98

预期性

注:1)带()指标为5年平均值,带[ ]为5年累计数,其余为期末达到数。

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是指2025年较2020年下降率。

3)水旱灾害损失率指水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例。

4)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达标率是指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达标的县(市、区)数量占全省的比例。城乡供水水源保障能力达标从水量、水质和应急备用等方面综合评价。

5)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达到生态基流考核要求的重点河湖控制断面数量占重点河流控制断面总数量的比例。重点河湖是指纳入生态流量管控的河流。

6)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是指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明确了岸线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的重要河湖数量占重要河湖总数量比例。重要河湖是指设立了省级河湖长的河流和湖泊。

7)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指水利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中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占所有应用场景的比例。

三、补短板锻长板,构建完善“浙江水网”

“十四五”期间,开展八大工程建设,逐步完善“浙江水网”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推进海塘安澜千亿、水库增能保安、平原高速水路、主要江河堤防等工程,筑牢防洪保安网坚实屏障;扎实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网供给韧性;全域实施幸福河湖工程,厚植幸福河湖网生态底色;迭代升级数字水利工程,增强智慧水利网感知能力;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水利工程,织密“浙江水网”。

(一)海塘安澜千亿工程

以防范重大风险为出发点,系统运用区域连通、塘顶贯通、内外互通、功能融通、政策打通举措,协同推进海塘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管护提效,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功能综合、运行高效的海塘工程体系,实现海塘安澜。到2025年,开工建设1000公里海塘,全面消除485公里问题海塘的安全隐患,“安全+”交通、文旅、生态示范成效初步显现,海塘管理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全面推行。因地制宜采取拼宽增稳、打桩固基、抛石抗冲、固坡防浪、塘河排水等措施,提高海塘安全度;统筹自然岸线和海塘人工岸线,因地制宜采取打造生态廊道、生态化改造塘身结构、改善海塘内外互通性等措施,提升海塘岸线生态品质;打造开放共享的车行、骑行、步行贯通走廊,建设一批有历史、有内涵、有故事、各美其美的文化长廊,提高海塘与深水岸线利用、渔港建设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协同发挥海塘综合功能。

专栏一  海塘安澜千亿工程

环杭州湾区海塘。实施杭州南北大塘、萧围西线、萧山区浦阳江治理、海宁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海盐秦山至敕海庙段、宁波杭州湾新区段等海塘提标加固工程。

浙东沿海海塘。实施舟山海洋集聚区、舟山千岛中央商务区、台州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临海市南洋涂、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等海塘提标加固工程。

(二)水库增能保安工程

统筹考虑洪水出路和资源化利用,增蓄、提能、分滞并举,系统提升江河源头洪水调蓄能力。到2025年,新增水库总库容5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水库防洪库容2亿立方米。在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等流域新建一批控制性工程,进一步增强上游蓄洪能力。根据新形势新需求,完善已建大中型水库功能,提升改造一批水库规模,挖掘水库效用潜力。谋划布局一批流域分洪滞洪工程,推动椒江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创新思路解决安华水库等一批长期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三通八有”为目标全面实施小型水库系统治理。

专栏二  水库增能保安工程

大中型水库工程。建成衢州开化、宁波葛岙、临安双溪口、义乌双江、三门东屏、遂昌清水源、磐安流岸等10座水库;力争丽水莲湖、绍兴镜岭、台州椒江河口水利枢纽、衢州寺桥、嵊州三溪等水库开工建设。

水库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杭州青山、诸暨陈蔡、庆元兰溪桥、临安里畈等10座大中型水库提升改造;力争衢州湖南镇、诸暨安华等水库提升改造开工建设。

蓄洪分洪工程。实施平阳南湖分洪、余姚小泾浦蓄滞等工程;开展杭州南湖分洪通道、东苕溪应急东分通道、宁波海曙调蓄湖等前期研究。

大中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开展黄岩佛岭、金华金兰、象山平潭、鹿城仰义等9座中型水库和衢州长风等大中型闸站除险加固。

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开展核查评估,实行分类处置,强化责任落实,深化标准化管理,完成4000座小型水库系统治理。

(三)平原高速水路工程

以拓浚通道、加高堤防、河隧结合、泵闸联运、多级强排等工程手段,建设平原高速水路,加大排水通道源头和排水口门之间的水位落差,实现涝水快排,以适应我省土地资源紧缺、沿海平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条件。到2025年,建设高速水路3条以上,新增强排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在杭嘉湖、萧绍、宁波、温黄、温瑞等沿海平原布局高速水路,建立骨干河道、联通河道、毛细河网等三级平原河网体系,逐步建成功能清晰、分级管控的平原高速水路网,进一步增强平原排涝能力,并为实现平原清水打好基础。与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加强衔接,重点协调流域防洪排涝与城市排涝需求,明确平原城市的地面控制高程和外江控制水位,为破解城市“看海”难题提供水利条件。先行推进嘉兴、湖州南太湖新区等平原地区河网水系重构,整体打造具备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的水系格局。

专栏三  平原高速水路工程

杭嘉湖平原。实施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杭嘉湖北排通道、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骨干排涝等21项工程。

萧绍平原。实施杭州大江东片外排、绍兴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等7项工程。开展浙东运河综合整治等工程前期研究并争取开工。

宁波平原。实施余姚扩大北排、慈溪北排等10项工程。开展海曙沿山导流河、大嵩江综合整治等工程前期研究并争取开工。

台州沿海平原。实施路桥青龙浦、温岭南排、玉环漩门湾拓浚排涝、临海大田平原排涝二期等10项工程。

温州沿海平原。实施温瑞平原排涝、乐柳虹平原排涝、江西垟平原排涝、苍南县江南垟平原骨干排涝、平阳瑞平平原排涝、龙港新城排涝调蓄等12项工程。

(四)主要江河堤防工程

根据发展需求,复核确定主要江河、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增强服务城市的功能,统筹固堤保安、筑堰护滩、通径造景等综合措施,实施江河干堤提标加固及生态化改造。到2025年,提升加固干流堤防300公里,确保城市防洪保护圈闭合。重点实施钱塘江、椒江、飞云江等流域干堤加固,开展杭州、临海等城市防洪提标加固建设,补强城市扩展区防洪薄弱环节,预留应对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

专栏四  主要江河堤防工程

环太湖及东苕溪治理工程。实施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东苕溪防洪后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等工程。

钱塘江治理工程。实施富阳富春江治理、北支江综合整治、建德三江治理提升改造、永康城市防洪、诸暨浦阳江治理三期等19项工程。

瓯江治理工程。实施鹿城戍浦江河道整治、丽水大溪治理提升改造等4项工程。

甬江治理工程。实施奉化东江剡江堤防整治二期、海曙鄞江堤防整治、余姚下姚江堤防整治、奉化江干流堤防整治等4项工程。

椒江治理工程。实施台州椒江治理、仙居永安溪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二期、临海城市防洪二期等4项工程。

飞云江治理工程。实施瑞安飞云江治理二期、文成县城防洪提升等3项工程。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zhejiangshengfazhangai/2021/0617/313742.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