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82号),全面提升我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建设任务,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农民为主体,坚持“扩面、增效、规范、提升”并举,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发展机制,规范经营管理,完善产业配套,丰富经营内容,加快农村特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乡村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
(二)工作目标:通过提升发展,力争到2015年,接待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农家乐床位数达1.8万张、餐位数达13万个,从业人员达1.8万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分别达到100个;三星级以上经营点(户)数量翻两番,达到1000家以上,其中四星、五星级100家;开心农场、休闲观光农业园150家;乡村文化特色进一步凸显,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中,主题特色农家乐达30%以上;区域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建成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乡镇15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以上特色精品示范区5个,其中省级2个;推出9条农家乐精品线路;经营收入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000万人次,经营总收入达到10亿元,其中农产品及创意加工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大产业。
二、提升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主要途径
(一)规划引领,明确重点。组织实施好《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各地要根据自然条件、人文资源、特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土地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划,制定和完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重点区域,找准市场定位,突出经营主题和特色,推进区域内不同农家乐业态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分工协作,形成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块状经济。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依托大景区项目的整体策划和包装,带动周边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总体接待水平和档次的有效提升。各县(市、区)及丽水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农家乐规划报市农办备案。
(二)丰富内涵,凸显特色。在依法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视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乡村休闲文化和乡土民俗文化,不断丰富农家乐的文化内涵。立足村庄特色、农村产业特色和民间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基于乡村民宿的农家乐特色村,并引导农民经营与农家乐相关的农副产品、休闲食品、手工艺产品、创意产品等,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一品一业”发展格局。重视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古村落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使古村落的文化再现与文化旅游互促共进。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养生健身、修身养性等为特色的高端农家乐,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消费需求。鼓励农业、林业和渔业经营者延伸产业链,建设一批以休闲农庄、开心农场、林家铺子、休闲渔庄为基本形态,以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和教育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
(三)统一标识,打造品牌。积极推进农家乐品牌经营,全面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和挂牌经营,实施农家乐特色乡(镇、街道)和村(点)创建工程和精品培育项目,全市打响“生态丽水,快乐农家”品牌。各地也要形成主题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品牌。经过认定的农家乐特色乡(镇、街道)、特色村和特色点要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要求的农家乐等级标志。经过评定的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必须在醒目位置悬挂统一制作的农家乐服务质量星级标志。品牌农家乐要注重建设统一的形象标识。
(四)强化培训,优化服务。将农家乐经营业主培训全面纳入“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逐步将农家乐经营业主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村创业人才;加强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成为熟练掌握服务技能、熟悉风土民情的实用人才。重视农家乐乡土导游的培养。研究制定适合传承农家特色菜肴的农家乐厨师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评定标准,稳定和提升农家乐厨师队伍。积极探索农家乐集中村、乡镇建立农家乐工作(服务)站(组)等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
(五)建立平台,加强营销。借助旅行社等专业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广泛引导城乡居民到农家乐休闲度假消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营销活动,在重点城市举办农家乐公共推介活动,市、县联合在重点客源城市建立统一的丽水农家乐营销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发布信息,促进农家乐供需对接。对符合政府会议要求的规范化农家乐特色村(点),经公开招标等方式可列入政府采购会议培训定点饭店名单,鼓励将小型会议、合适的公务接待安排在农家乐特色村(点)。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的改革和实施,鼓励干部职工到农家乐休闲度假。鼓励幼儿园、中小学、高等院校与农家乐特色村(点)联建教育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农事体验场所和运动拓展场地。
(六)规范管理,有序发展。贯彻落实《丽水市农家乐管理办法》,加强行业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引导农家乐业主依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完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加强对农家乐经营场地、接待设施、活动项目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的安全规范管理,推进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标准化建设。对水上以休闲渔船为载体的农家乐,要明确管理主体,严格审批制度,落实业主的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器材,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渔船从事农家乐经营活动。推进名牌申报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升农家乐的品牌知名度,加强规范化经营。
三、提升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政策措施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lishuishi/2021/0603/24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