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科(室)、各司法所:
现将《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的有关问题及时报告区司法局。
杭州市上城区司法局
二○一三九月二十七日
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
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是指为保障《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浙江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正确、有效地实施而建立的履行社区矫正执法职责、承担社区矫正执法责任的工作制度,是规范和监督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进一步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社区矫正执法体制,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立党为公、执法为民高度,充分认识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和健全社区矫正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领导
建立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局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法制科)、矫正科和各司法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法制科)。领导小组负责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方案的实施,研究处理社区矫正执法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指导司法行政系统推行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实施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
三、实施社区矫正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和要求
(一)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司法局具有社区矫正执法职能的机构,包括矫正科、办公室(法制科)及各司法所。
(二)实施要求。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诚实守信,依法追究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严格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四、依法行使的法定职能
(一)审前社会调查
(二)社区矫正人员接收
(三)日常监督管理
(四)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
(五)离开居住地审批
(六)变更居住地审批
(七)警告处罚决定
(八)提请治安处罚建议
(九)提前撤销缓刑建议
(十)提请撤销假释建议
(十一)提请收监执行建议
(十二)提请减刑建议
(十三)社区矫正解除
五、履行执法职能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一)履行审前社会调查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委托机关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方式,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面了解被告人、罪犯的情况,注重证据材料的收集和审查,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地向委托机关提交评估意见。
(二)履行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职能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和法律文书登记接收制度,依法落实矫正责任人,切实保障社区矫正人员的知情权,理顺衔接机制,提高接收效率。
(三)履行日常监管职能的要求和标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监管,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矫正方案合理,档案管理规范,检查制度严格;法制教育、社区服务、心理辅导、职业培训措施到位;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情形,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四)履行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对进入特定场所(区域)审批执行的监督。
(五)履行离开居住地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期间和审批执行的监督。
(六)履行变更居住地审批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和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的衔接。
(七)履行警告处罚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警告处罚;遵循公开、公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处罚合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八)履行提请治安管理处罚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治安管理处罚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九)履行提请撤销缓刑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呈报)撤销缓刑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履行提请撤销假释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呈报撤销假释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呈报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一)履行提请收监执行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提请收监执行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
(十二)履行提请减刑建议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提请减刑建议;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合法,建议合理;依法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陈述权、申辩权;及时审查异议人提出的异议。
(十三)履行接触社区矫正职能的要求和标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理解矫宣告;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做好与安置帮教机构的衔接。
六、执法职权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