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大委发〔2016〕5号
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大门镇委员会
关于做好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
各村居,镇属各支部:
为更好完成区委组织部布置的关于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排查时间
2月底至
二、排查对象
排查对象为正式组织关系在本党支部的党员,以及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未收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的党员,排查工作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
排查重点是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异地居住党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社区人户分离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纳入社区管理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高校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离职教职工党员;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解除劳动关系党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的流动人才党员;机关和事业单位异地居住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
三、主要任务
1.核查党员信息。以支部为单位,逐人开展“五核查”,即核查党员名册、核查党员交纳党费和参加党支部活动记录、核查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核查党员档案、核查党员现实表现情况,并同步排摸参教信教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掌握每名党员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党员台账,准确掌握相关数据。
2.开展排查登记工作。开展党员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各党组织要根据摸排查找情况,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基本信息库,完善党员名册、党员档案等基础资料,并分类建立工作台账。
3.做好失联党员的排查工作。对流出后不知去向、连续6 个月以上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各支部要采取召开会议、见面谈心、张贴告示、短信提醒、电话通知等方式,全力查找联系党员。对2007年实行组织关系回执制度以来,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尚未收到回执的党员,各支部要与党员本人和接收单位党组织联系,查明其组织关系落实情况,上报镇党委。同时要深入调查分析失联具体原因,核实党员有无不合格表现或违纪违法行为,并对联系查找和调查核实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4.做好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各支部要做好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通过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建立QQ群、微信群,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即一名党员联系一名或多名流动党员)等方式,动员他们主动亮明身份,统一登记造册、纳入管理,实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和行动动态,确保基层党员联系一个不少,参与组织生活一个不落。
5.做好村级事务官预备人选的推荐工作。各村居党支部以这次排查工作为契机,做好村级事务官预备人选的推荐工作,引导有志向农村工作的优秀青年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荐2-3名村级事务官预备人选,并做好上报工作。
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此次排查工作,认真填写《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联系查找情况记录表》(附件1)、《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附件2)和《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附件3),《中国共产党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4)、《生活困难党员登记表》(附件5)、《流动党员登记表》(附件6)、《口袋党员登记表》(附件7)和《参教信教党员登记表》(附件8),《大门镇村级事务官预备人选推荐登记表》(附件9)等各类表格,并请于3月20日前上报镇党委核查。
四、有关要求
这次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是以党支部为单位,面向全体党员的一项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关系到党员的政治生命和切身利益。排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村居、支部要本着对事业、对组织、对党员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指导,规范操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各驻村干部要加强指导、协助所驻村居党支部做好排查工作,对有关工作情况和数据进行核实把关。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请示,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防止简单粗糙、宽严失度。集中排查工作不作公开宣传报道,排查数据不向社会公布、不在网络发布。镇党委将适时开展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联系人:胡思思 联系电话:13676741577 (机关网646577)
附件:1.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联系查找情况记录表
2.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3.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4.《中国共产党基本情况登记表》
5.《生活困难党员登记表》
6.《流动党员登记表》
7.《口袋党员登记表》
8.《参教信教党员登记表》
9.《大门镇村级事务官预备人选推荐登记表》
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大门镇委员会
2016年2月25日
附件1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联系查找情况记录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出 生 年 月 | | 照片 | |||||
籍 贯 | | 民 族 | | 学 历 | | ||||||
职 业 | | 入 党 时 间 | | 联 系 方 式 | | ||||||
曾任党 内职务 | |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 | | 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时间 |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所在党组织名称 | | ||||||||||
户籍所在地 | | ||||||||||
现居住地 | | ||||||||||
失联原因 | | ||||||||||
第一次联系查找情况 | (主要记录3月查找情况,包括查找过程,查找方式,查找对象,联系电话等) 查找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第二次联系查找情况 | (主要记录4月查找情况,包括查找过程,查找方式,查找对象,联系电话等) 查找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第三次联系查找情况 | (主要记录5—6月查找情况,包括查找过程,查找方式,查找对象,联系电话等) 查找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第四次联系查找情况 | (包括查找过程,查找方式,查找对象,联系电话等) 查找人签名: 年 月 日 | ||||||||||
支委会意见 | 支部书记签名: 年 月 日 | ||||||||||
基层党委意见 | 党委书记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 ||||||||||
备注 | | ||||||||||
注:此表一式二份,其中一份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一份存入个人党员档案。
附件2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年龄 | 党龄 | 学历 | 职业 | 曾任党内职务 | 与党组织失去 | 失去联系情形 | 党组织类别 | 联系电话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报基层党委。
2.经查找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 个月以上,经联系查找后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党员。
3.职业: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4.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5.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6.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
附件3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年龄 | 党龄 | 学历 | 职 业 | 曾任党内职务 | 与党组织失去 | 失去联系情形 | 党组织类别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登记表》
填表要求和指标解释
1.本表由党支部填写,一式五份,逐级上报市委组织部组织处。
2.经查找仍然无法取得联系党员是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结束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 个月以上,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党员。
3.职业:①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②非公有制企业离职人员;③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④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⑤高校毕业生;⑥街道社区人户分离人员;⑦组织关系在人才中心人员;⑧其他。
4.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指党员最近一次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日期至联系查找结束时的时间。
5.失去联系情形:按以下代码填写。①外出务工经商;②单位改制或破产;③毕业后去向不明;④工作单位改变;⑤出国(境);⑥居住地改变;⑦其他(具体原因在备注栏中注明)。
6.党组织类别:按以下代码填写。①国有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③农村;④党政机关;⑤学校;⑥其他事业单位;⑦街道社区;⑧社会组织;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