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嵊州市审计局文件
嵊审发〔2007〕1号
嵊州市审计局
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嵊州市审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新《审计法》,全面落实省厅提出的十一个指导性意见和绍兴市局“五个落实”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较好地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共实施完成审计项目48个,查处违规金额180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7949万元,应上交财政250万元,投资审计送审造价5.9亿元,净核减5373万元,移送纪检部门处理案件1起,提出审计建议109条,审计信息被各级采用187篇,被市长批示8篇。获得的主要荣誉有:跟踪审计有关做法在全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并获得全国三等奖;被评为全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乡镇财政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和黄泽镇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实现省优项目“四连冠”;乡镇财政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应用经验被省厅发文在全省推广;越盛集团内审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内审项目,并获得一等奖;被评为全省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优秀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顺利通过绍兴市文明单位考核验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学习型机关和效能型机关;局领导班子在市级政绩考核中被评为“政绩突出”等次。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
一是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按照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要求,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大了对预算执行单位的审计力度。在做好省、绍兴市同步审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本市实际,重点对民政系统财务收支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基础教育经费、商用土地收储和出让情况、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营运情况、市职业技术学校、慈善总会等开展了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并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了审计结果报告,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审计工作报告。首次对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环节进行了涉及,查处发现了一些问题。审计建议引起地税部门高度重视,在全系统进行了专项治理,制订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二是坚持不懈,继续开展乡镇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为摸清乡镇财政家底,把乡镇财政运行质量、乡镇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审计调查的重点。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了要求关注乡镇财政“返赤”现象、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审计建议,并以《审计要情》的形式作了专报,引起领导关注,市长批示相关部门予以整改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嵊州市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采纳了有关审计意见和建议。
二、进一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全年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0个,被审计领导干部11人,查出违规金额430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 16394万元,损失浪费金额50万元,上缴财政112万元。一是突出重点,实施分类审计。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针,继续实行“总量控制,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积极与组织部门沟通协商,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控制在全年计划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内。对可能调整岗位的领导干部提前进行任期审计,对任期较长、资金总量较大的安排离任审计,对任期较短、规模较小的单位,不再安排经济责任审计,以离任交接方式代替,使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更加突出。二是积极探索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的乡镇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根据省厅统一部署,我局在崇仁镇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承担了金庭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试点工作,并积极探索实践乡镇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新模式,将自主开发的“乡镇财政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成功应用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健全和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制订出台了《嵊州市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办法》,有效提升了项目审计成果。三是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我局率先实施的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有关做法被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联合出台的文件吸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交接办法的执行情况作为必审内容列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并起草了有关完善交接办法的意见,与财政部门一起,共同促进交接制度的全面落实,全年办理离任交接手续的领导干部25人。此项工作已从被动变为主动,离任交接已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投资审计
2006年投资审计工程款59895万元,净核减5373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344万元。一是总结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经验与做法。针对工程跟踪审计已实施数年,但一直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操作文件可供借鉴的实际情况,在总结跟踪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操作办法”。该办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为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我局跟踪审计有关论文代表全省在全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上作主题发言,并获全国三等奖,中国审计网、省厅理论专刊《调查与思考》第31期等作了推广介绍。按市领导要求,对104国道改建工程、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实施跟踪审计,为政府节约大量建设资金,并帮助建设单位完善有关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二是积极拓展投资审计新领域。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规范了拆迁行为和工程变更行为。同时,延长审计链,在对监理审核结果进行再监督、对工程勘察收费进行合理性审计等工程审计领域的死角和盲点上取得了新成果。三是认真做好投资审计典型案例总结工作。根据省厅布置的任务,我局编写了“嵊州市烟草局办公楼及门市部装修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受到省厅业务部门的肯定,该案例被入选省厅投资审计案例集,并作为全省三个审计诉讼案例之一上报国家审计署。四是完成2006年投资审计综合报告。对2006年投资审计的问题进行一些梳理,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该报告向市领导专题汇报后,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四、进一步抓好内部审计指导工作
一是加大内审宣传力度。利用内审专刊、内审调研、审计网站等途径,大力宣传内部审计工作。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内审质量管理。越盛集团内审项目在全省优秀内审项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优秀内审项目奖。有3个项目被绍兴市内部审计协会评为内部审计优秀项目。开展内审“双先”评比,评比产生了一批内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三是加强内审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内审工作考核制度、内审联系点制度、内审工作报告制度,并帮助各内审单位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四是加强内审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组织1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内审协会举办的内审培训班学习和后续教育培训,先后参观考察了宁波雅戈尔集团、山东荣成、宁波象山等全国全省内审先进单位,拓宽了审计视野。认真做好CIA考试的宣传、报名工作,全市共有10人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考试。聘请6名内审人员为特约审计员,并注重实践锻炼,有重点地让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促进了内审人员能力素质的提高。认真抓好内部审计岗位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全市共有89人取得了内部审计上岗资格证书。五是加强内审理论创新。跟踪审计论文代表全省在中国内审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并获全国三等奖。在省内部审计论文评比中,1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1篇获优秀奖;在绍兴市内审论文评比中,1篇获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1篇获三等奖,4篇获优秀奖;有20多篇理论文章和审计信息被国家、省、市各级刊物采用。我局连续六年被评为绍兴市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审计厅评为2006年度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优秀单位。
五、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管理
以争创省优秀审计项目为载体,狠抓审计业务质量,规范操作流程,注重审计创新,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得到省厅充分肯定。2006年有2只项目被评为省优项目,占县级审计机关被评为省优项目(全省只有9只)的五分之一强,连续四年获得6只省优秀审计项目,实现省优项目“四连冠”。为此,省厅邀请我局在全省审计业务骨干参加的“审计规范培训班”上专题介绍了优秀审计项目案例,绍兴市局专程来嵊州召开了一个创优主题会。为把各项创优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审计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我们在计划、实施和成果利用三个环节上作了调控:一是在计划安排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放弃一般性项目,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年审制”、“必审制”和“预警制”,实现了审计工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同时,加强项目分配管理,对审计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由过去按科室配置转变为按项目需要配置,打破科室各自从审的局限,大力推行项目交叉审计,统一调配力量。二是在具体实施中,创新审计组织形式。在主审的选配上予以重点关注,每个项目安排审计专业人员、行业专业人员、计算机审计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联合审计组,在挖掘每个人特长和优势的同时,发挥集体的创造力;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如预算执行审计和乡镇财政审计调查项目,全局业务人员全员参与,局领导担任审计组长,牵头协调有关工作。同时,分时段推进重点工作,对每个重点都进行专门准备、督促和总结。项目实施前,重点关注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编制工作,明确所审项目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项目实施中,专门召开审计实施情况汇报会,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项目完成后,召开项目讲评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完善。三是在成果利用上,注重对审计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疏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台审计信息考核奖励办法,强调人人撰写信息,每个项目都要有信息被采用。改变“就项目论项目,就查账而查账”的思维形式,对带有共性和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一些问题,注重从体制和机制上分析问题,进一步提炼、深化,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
六、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提出要痛下决心、下大决心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专门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攻关小组,设立计算机中心,并出台配套考核激励措施,局领导率先学习和使用有关软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注重硬件投入和软件运用,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提高软硬件装备水平。一是管理信息化力求完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与绍兴市局联网,安装了“1拖N”审计管理系统,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修改和配置,并组织专题培训,为顺利开通新的办公系统奠定了基础。设计开发了“日情报告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创新管理手段,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了工作效能。二是实施信息化全面推进。对自主开发的“乡镇财政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软件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着力于应用和推广,制作了针对审计署AO电子数据的“万能接口”,实现了数据采集的通用性。该软件获得全省“三小”审计软件评比二等奖,有关经验得到审计署信息办和省厅领导批示肯定,被省厅发文在全省推广,获得省市科研经费15万元,并被评为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政务电子化逐步规范。建立电子触摸屏,将有关政务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布,并随时接受群众的访问和监督。同时,筹建“嵊州审计”网站,增加了审计公告以及工作进展情况等内容,加大审计宣传力度。
七、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推进审计管理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推进管理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找准定位,创新审计工作思路。审计机关实行上级审计机关与当地政府双重领导的体制,我们始终注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做到与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中心相同步、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相协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相吻合。为此,我们在工作思路上提出了“三个着眼”:一是要着眼于党委政府的需要,做好服务文章,强调担当意识和贡献力;二是要着眼于上级机关的要求,做好结合文章,强调创新意识和执行力;三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好维护文章,强调法治意识和公信力。为把工作思路落到实处,强化审计工作理念,我们又提出了“四个一”的工作目标:每位干部撰写一篇审计信息和一个审计案例,争取被领导批示或市级以上报刊采用;每个科室争取一只市级以上优秀项目;每条线争取有一项被省厅肯定的亮点工作和一只省级优秀项目;全局争取地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系统工作争取有一只省优项目和几项全省亮点工作。要求每条线将目标层层分解到联系科室和干部个人,力争全局各方面争创目标的实现。
2.建立规范,提高审计工作效能。我们在内部建立健全了五方面工作机制:一是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审计干部,按服务中心、履行职务和基本素养三方面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业务干部对业务水平要进行排位,后勤人员服务好坏要由全局干部进行投票,所有人员涉及廉政纪律实行一票否决,强调干部对自已所处岗位的理解和责任。同时,注重抓好工作的设计、实施、总结三个环节,设立了以“金点子奖”、“亮点工作奖”和“成果利用奖”。通过量化考核、奖金挂钩,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拉开干部收入差距,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二是审计权力约束机制。健全和完善了审计日记、三级复核、审计回访等制度,使审计计划编制、审计项目实施和审计结果处理等审计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互相制约,形成权力制衡的运行“链条”。严格落实审计“八不准”纪律规定和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实行审计外勤经费自理,保持了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三是审计质量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规科职能作用,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推进了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在业务办公平台中设置了8个业务质量控制点,对审计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审计项目评优制度,把项目评优与质量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评优结果与年终考核奖励挂钩,对检查情况进行位次排名,末位的要予以通报。四是政务公开运行机制。建立了重大事项即时报告、业务专题分析会、月度工作总结会、每周领导碰头会制度,规范事权、财权、人权,坚持民主决策。积极实施“阳光审计”,实行审计项目计划公告、审前公告和结果公告制度,并完善特约审计监督员制度。五是干部廉政责任机制。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审计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抓到哪里,各司其责,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在全局上下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败的整体合力。
3.倡导和谐,打造审计文化内涵。我们坚持人本管理理念,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为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我们特别强调审计必须“谨慎”、“正直”和“有作为”,强调工作的推动更大程度还要靠干部内心深处对职业的理解和热爱。开展“五比五争创”活动,积极推进创强争优工作,顺利通过绍兴市文明单位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达标考核验收。非常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育,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通过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塑造人。提出了“五个化”,即学习时间经常化、学习内容系统化、学习形式灵活化、学习平台多元化、学习保障制度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审计干部业务素质大为提高。加强业务培训,先后邀请省厅、市局领导及专家来局作新审计法、审计署6号令、审计质量、计算机审计、审计统计、PPT课件制作等专题讲座,并组织干部赴外地参加审计署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开阔了审计人员的思维和眼界,增进了业务本领。同时,注重提升审计成果,切实加强信息理论调研,全局撰写的理论性文章、审计信息被各级采用的达200余篇次。三是通过高雅健康的文体活动陶冶人。组织开展“审计文化周”系列活动,在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审计机关有关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了“审计职业操守”、“服务创造价值”、“审计文明礼仪规范”辅导讲座,交流了学习培训考察情况,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理念。同时,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过党日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季度组织干部进行登山、乒乓球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审计人员自觉陶冶情操,培育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树立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局团支部还与检察院团支部一起组织开展了联谊活动。四是通过帮贫扶困结对行动感染人。在为民办实事上,认真落实“四个一”联系制度,开展奉献爱心、帮贫扶困结对行动,通过感受老百姓的疾苦,使干部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使做工作、做好工作成为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了健康向上、敬业爱岗的良好氛围。克服任务重、人手紧的困难,落实人员认真做好驻村指导员工作。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到联系村和联系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资助联系村5万元以上,争取其他建设资金10万元左右,帮助联系企业解决房屋产权纠纷、落实优惠政策等问题。组织开展“爱心助困大行动”,每位干部结对帮助一户贫困户,全额全程资助贫困大学生,人人捐款捐衣捐书献爱心。组织审计干部到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慰问,利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同时,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上街开展“为民服务实践日”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五是通过热情细致的后勤服务温暖人。坚持突出一线、服务一线的原则,积极倡导“尊重人、关爱人、体贴人、服务人”的人本精神,全方位践行“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方式,切实为审计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 “温馨一日,情系一家”活动,为审计干部和家属送上一份生日祝福。年底组织干部体检,每人订阅报刊杂志,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和福利待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审计干部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安心审计工作。
此外,我局及时做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认真完成社保基金专项审计调查、政府采购法执行情况检查等配合、协调任务,还联合监察局、财政局开展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通报,促进和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管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几点比较深刻的体会,也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加以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围绕中心,顾全大局。自觉置身于市委、市政府工作盘子之中,紧紧围绕中心去寻找审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从更高、更专业和更有效上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是必须廉洁团结,齐心协力。一个单位,一项事业,如果班子不协调、团队如同散沙一盘,工作要出成果也是一句空话。一切要以审计事业为重,责任重于泰山。
三是必须坚韧坚持,一抓到底。对于认准的事情,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像样一件,并以此来坚定和激发大家的信心。
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审计署新的五年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市实际,2007年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厅“加快审计转型年”和绍兴市局“素质提升年”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工作主线,着眼于党委政府的需要,做好服务文章,强调担当意识和贡献力;着眼于上级机关的要求,做好结合文章,强调创新意识和执行力;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好维护文章,强调法治意识和公信力,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总的目标是:地方工作争取得到党委、政府和群众认可并被评为先进集体;系统工作争取有一只省优项目和一项全省亮点工作。
为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要采取以下几方面工作措施:
(一)明确工作要求。对全年工作,要明确“三个一”工作目标,分平常要求和任务要求两个方面。
1.平常要求:一日一日情;二月一信息(其中一篇为理论调研文章);一年一总结(包括年度工作结报)。
2.任务要求:一是对个人:一个AO应用实例和一个计算机项目;一个审计案例和一条专家经验;帮助被审计单位出台一个规范性制度并被市领导批示。二是对科室:一个“三小”软件;一个绍兴市优项目;一个专线报告。三是对每条线:一个省优项目;一项被推广的亮点工作(或被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加分);通过审计和审计建议促使市委市政府形成一个规范性制度。
(二)完善相关制度。主要完善三方面制度:
1.岗位考核办法。采取年度考核与月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日情报告、信息采用、处理收缴等情况单独切出,每二个月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并与月度奖金挂钩。要加大审计成果利用的奖励力度,外围审计报告如果被局综合报告引用,作为一个问题专门列出,并有典型事例和数据支撑的,不仅可以作为信息,还要在考核中加分。
2.错案追究制度。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把审计质量关,加大错案追究力度,避免和减少审计风险。
3.日情报告操作规则。总结日情报告系统使用一年来的做法和经验,结合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报告内容、报告时间等细节问题,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和规范。
(三)改革审计方法。加快审计转型,必须改革审计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要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审计视角。在审计对象上,要积极推进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把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总量、结构等家底情况作为今年财政审计的主要任务,同时,分析全部政府性资金的主要支出方向。在摸清总量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变动趋势、各种资金之间的关联度、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收支的平衡性、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要以绩效审计为审计方向。在审计发展方向上,要积极推进效益审计,以促进资源节约和减少损失浪费、促进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评价公共政策的有效性的宏观服务型效益审计为目标,以审计评价政府管理绩效、投资绩效、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经济责任及绩效、基金安全有效管理、政策执行绩效等为主要内容,合理安排绩效审计项目。
3.要以计算机审计为审计手段。在审计手段上,要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积极探索审计管理和现场审计实施两大应用系统,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坚持加快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的融合,既要通过审计软件等技术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又要结合各种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被审计单位的个性问题;既要利用AO实施现场审计,又要通过AO和OA的交互,强化过程控制。
实现审计工作整体转型,提高干部素质是关键。因此,要始终把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实抓好。全体干部要在每个项目、各项工作中自觉转变审计理念,致力审计创新,在转型上有新突破。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