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嵊州市 > 正文

2008年市环保局纪检监察工作意见

2021-06-03 嵊州市 收藏
朗读

嵊州市环保局文件

嵊环保〔2008〕18号

 


 

2008年市环保局纪检监察工作意见

 

 

科室、大队、站: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创业实干强基础,创新发展求突破”和市纪委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切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责,认真做好全市环保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

一、指导思想

200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生态市创建、“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污染减排这一工作中心,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学习教育,注重制度建设,加强行政监督,深化作风建设,全面推进环保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为全市环保系统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二、工作重点

()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廉政意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以“学党章强党性,守党纪树形象”为主题,开展廉洁从政教育,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党纪国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继续深化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强拒腐防变和廉洁自律意识;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公务员法》,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增强“为发展出力、为环保尽责、为社会服务”的“三为”意识。

2、重视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制度规范,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并形成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诺廉评廉制度以及信访、办案、廉政检查等工作制度;二是完善规范环境监管行为、罚款处罚工作、行政审批工作、排污收费工作等的规章制度,健全审议小组集体审议等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完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度,形成符合科、室实际的廉政制度体系。

3、丰富监督手段,增强监督实效。要正确对待监督,把监督看成是组织的保护,看成是群众的关心。一是强化党风监督。认真执行环保局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把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重大支出和重大资金的使用,以及本部门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职称聘任、人员调整和奖惩,纳入局党组会议研究决策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党风情况报告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通过发扬党风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二是强化行政监督。深化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诺廉、践廉、述廉、评廉制度,并填写《诺廉述廉评议表》,公开廉洁从政承诺,年底进行述廉、评议工作,以促进中层以上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把廉政建设纳入各科室、大队、站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与年终评比考核结合起来;加强对大额物品政府采购、招投标、基建工程、公车管理、公务接待和公款考察等的监督,检查财务收支情况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三是强化效能监督。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扎实推进“机关病”治理,加大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等影响机关行政效能的不作为、乱作为、作为不当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影响机关行政效能的违规违纪行为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当事人进行相应的政纪处理。努力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四是强化群众监督。运用群众信访举报监督,接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纪检投诉和干部职工的效能监督;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树立文明形象;继续巩固行风监督员队伍,以加强对我局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

4、严肃查办案件,发挥治本功效。利用环境信访举报和纪检监察信访中的线索,严肃查办案件。一要注重在环保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腐败问题,如执行不力、有令不行、顶风违纪等问题;二要注重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尤其是发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的案件,严肃查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背后的腐败问题;三要严肃查处在环保业务工作中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干预、插手环保工作项目招投标工作,指定环保施工单位和环保产品等违法违纪行为。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1、进一步加大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监察力度。积极参与并配合业务部门加强对损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挂牌督办案件的查处力度;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对那些明知故犯、顶着不办、久拖未决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2、加强对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察力度。今年是“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也是嵊州市“十一五”期间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关键一年,要围绕减排措施是否落实、任务是否完成等情况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力度,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保证减排任务顺利完成。

3、认真做好《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强化环境执法,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严肃查处环境保护行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认真解决和查处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切实提升嵊州市环境质量,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4、进一步健全环保问责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建立健全环保问责制,加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解决有关干预环境执法问题。

5、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防止以权谋私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加强作风建设和行风效能监察,促进环保部门高效履职

在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作风建设,从而提升行风效能建设水平。突出以下重点工作:

1、继续加强行风效能建设。针对2007年行风评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期限,落实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抓好落实。并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2、以“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改善和提高全市环境质量。扎实开展全市环境污染问题整治,配合市局开展“清风行动促减排、飞行监测查超标”等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监管、严格执法,通过环境质量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3、以环境信访为线索,妥善化解环境隐患。不断完善环境隐患排查、化解和环境信访投诉调处机制,强化对环境不稳定因素定期和不定期摸排,妥善有效化解各类环境纠纷,使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化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4、以“环保服务进企业”活动为载体,深化行风效能提升活动。巩固和扎实推进以“帮助企业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帮助企业用好环保适用技术、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服务进企业”活动这一载体,努力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行风建设的多赢。

5、以示范窗口建设为目标,提升环保服务的良好形象。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完善环保审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和环保验收等行政行为的阳光运行机制,推进权力的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强化依法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和文明服务,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机制体系,强化自身建设。

1、着力完善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各科室、大队、站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整体工作格局之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纪检监察机构及分管领导既要给党组当好参谋,又要加强组织协调,切实负起责任。各科室(单位)要根据分工,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要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积极发挥纪检、监督、检查职能,维护党的章程,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建立“围绕中心,服务全局;营造氛围,履行职能”的工作理念,在参与中监督,在参与中服务,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局中心工作。

2、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要按照省纪委提出的“党性强、品行端、胸怀宽、业务精、守规矩”的总体要求,强化“忠诚敬业、刚正清廉、开拓务实、高效和谐”的核心理念,切实承担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职责,特别是在作风建设、惩防体系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办案工作和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树立纪检监察干部新形象。

 

 

 

二○○八年五月十七日     

 

 

 

 

 

主题词:环保  纪检监察  工作意见                       

抄送:市纪委办、绍兴市局纪检组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嵊州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engzhoushi/20210603/23684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