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文件
嵊甘政[2008 ] 37号
甘霖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甘霖镇抗旱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片、办(中心、局),各行政村,镇属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现将甘霖镇抗旱领导小组编制的《甘霖镇抗旱应急供水预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
2008年5月22日
主题词:抗旱 应急预案 通知
甘霖镇抗旱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地减轻因旱灾带来的损失,及时化解因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引发的矛盾纠纷,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并结合我镇目前干旱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抗旱应急供水预案。
一、抗旱能力分析
我镇地处嵊州市西侧,虽然上游有南山水库、辽湾水库和丰潭水库等大中型蓄水控制工程,但连续几年来,由于雨量偏少,上述大中型蓄水工程的蓄水量严重不足,加上南山水库承担着原城关镇及有关乡镇的饮用水供应任务,因此,可供水量更显紧张。连续几年来,南山水库灌溉用水都实行供三停三的灌溉制度,南山水库灌区本来可以解决连续50天干旱的灌溉用水,但实际上已远远不能满足灌区的灌溉要求。另外,象第二工作片、第三工作片这些非南库灌区的灌溉用水更加困难,如遇连续干旱20天以上,就会发生粮田干旱,饮用水发生困难,对农业生产 带来严重影响。
㈠ 正常需水量分析
根据多年实际,全镇7—11月份的用水量为:
1、工业用水:5个月的需水量为200万立方米;
2、居民生活用水:农村人口用水定额每人每天100公斤计算,全镇8万人每天需水量为0.8万立方米,5个月需水量120万立方米;
3、农业灌溉用水量(包括花木、经济作物等)按每亩200立方米计算,全镇5.5万亩农田,需要灌溉用水1100万立方米;
4、其他用水:(消防、渔业、林业、生态、畜牧业等)预计需水量为100万立方米,合计全镇需水量为1520万立方米。
㈡ 甘霖镇蓄水量分析
1、全镇有小㈠ 型水库二座,正常蓄水量为285万立方米,小㈡型水库9座,正常库容为266万立方米,小㈢型水库和以下山塘共计500座,正常蓄水量为550万立方米,全镇合计蓄水量1101万立方米。根据历年资料分析,到7月份,全镇各水库蓄水量约占正常可蓄水量的50%左右,实际可供水量为550万立方米。
2、南山水库可供水量:南山水库近几年来供水制度实行供三停三的原则(则供水三天,停供三天)而且供水的三天也只有15个小时,按供给甘霖镇1立方米/秒计算,5个月可供水量为400万立方米。
3、其他水库及中干、北干渠可供水量约为300万立方米。
4、降雨可利用水量120万立方米,全镇可供水量为1370万立方米。
供水平衡计算:
㈢ 受旱情况分析
根据近三年来情况的分析,如果连续干旱10天以上,全镇有近6%的农田灌溉紧张,受旱水田为3300亩,主要分布在第二工作片边远山区和第三工作片义家桥、查村等地。
如果连续干旱20天,全镇预计干旱农田达到15%,约8200亩左右,旱地受灾5000亩,主要分布在第二工作片、第三工作片、第四工作片及第五工作片,旱情出现在山区和灌区下游地区。
如果连续干旱30天,全镇预计干旱农田达到30%,约16500亩,旱地、园地受旱面积8000亩,靠山塘水库灌溉的大部分地区,南山灌区中下游地区第二工作片大部分地区都将出现干旱情况。
如果连续高温干旱达到40天以上,全镇60%的地区将受到干旱的威胁,受旱水田面积将达到33000多亩,旱地、园地受旱面积将达到10000以上,全镇除南山水库中上游地区外,都将出现旱情。届时,全镇有40多个村近1万人口将发生饮用水困难。
二、主要抗旱对策和措施
如果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旱情露头,全镇各级各单位都应立即行动起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旱工作中去,把抗旱工作摆到头顶重要的位置,认真加以分析,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使因旱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总的原则是:
1、千方百计抓好现有水量的科学调度,正确处理好上下游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农户之间的用水关系。
2、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水源,通过筑渠引水,机械提水,挖井取水等措施,努力缓解旱情。
3、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水量余缺调剂,特别要防止水事纠纷的发生。
具体措施是:
1、要坚持把抗旱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抗旱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决不麻痹大意,特别是镇干部,要下村指导抗旱工作,帮助各村落实专职管水员。不但要了解旱情,指导抗旱,而且要尽可能帮助村寻找水源,解决困难,指导 和发动群众开展自救,保证人民群众有放心水可喝。
2、用水调度原则,应本着“先生活、后生产,先活水、后库水,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在水量不足地区首先保证群众生活用水和人畜饮用水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小㈡型以上水库按照统一调度原则与分级管理相结合。每个水库必须确定一名专职放水员,负责水量分配和调度,在水库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当地群众生活用水需要为前提,不得擅自开闸放水,必须由专职放水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放水,把有限的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千方百计延长抗旱时间。
3、对不同受旱地区,采取不同的抗旱措施,水量相对充足的地区,如南库灌区要做到节约用水,尽量兼顾下游灌区的用水需要,把供水范围尽量扩大。对有水可抗地区,要利用一切抗旱工具,提水抗旱保证沿江、沿渠二岸不受损失。要充分利用堰、砩进行引水,把灾害减低到最小程度。对有水难抗地区,要不惜代价,发动群众全力抗旱,着重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对无水不能抗旱地区,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寻找冷水源;另一方面要组织群众用车拖、用肩挑,确实有困难的,要请示镇政府帮助解决运水车送水,保证人畜饮用水的供应,不使群众发生无水喝的状况。
4、要防止水事纠纷的发生,把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由于 长期持续干旱,群众因用水而引发的各类矛盾将会出现,在处理水事纠纷时,首先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按照用水原则进行合理协调,对需跨流域调水的,需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对无理取闹的人要进行批评教育,确保抗旱工作有序进行。顺利度过难关,力争将旱灾带来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