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绍兴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绍兴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紧扣“勇立潮头谋新篇,勇当标杆创新业”目标要求,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选好一个“领头羊”、撒下一把“黄金米”、牵起一份“真感情”“三个一”为方向,通过统筹布局、统配资源、统一载体,全面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推动“富裕、美丽、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为谷来绿色生态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坚持“党建+”工作理念,全面开展基层党建星及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等五星达标争创,实施农村工作全域提升工程,通过3年时间努力,全镇20个村全部实现五星达标,其中2个村达到国家3A级景区的创建标准,实现全镇域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变化,乡土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全力打造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谷来样板。具体目标:
——到2017年底,全镇35%的村实现五星达标。
——到2018年底,全镇60%的村实现五星达标,其中勤勇村、吕岙村争取达到3A级景区的创建标准。
——到2019年底,全镇20个村实现五星达标,其中勤勇村、吕岙村等2个村达到3A级景区的创建标准。
三、工作举措
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规划、标准、项目、保障”四个驱动,持续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推进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实现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一)坚持党建引领。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全过程,加快形成推进党领导的多元主体参与、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
1.全面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突出村党组织政治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按照党章和相关要求,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深化评星晋级制,完善“堡垒指数”星级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村党组织战斗力。每年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软弱落后村党组织,加快整转提升。继续落实好村干部“五零承诺”、上班值班、民情分析会等制度。深化党员“亮旗”行动,继续抓好党员“五个一”工程、年中点验年末审验等载体,推动农村党员在抓好“拆治归”、打好“八大战役”及劣V类水剿灭战等各项工作中带头攻坚、带头示范。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实行党建阵地标准化管理。
2.积极健全村级自治机制。认真落实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全面实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及村干部廉洁履职等监督。广泛开展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民主恳谈会、决策听证会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探索村民小组协商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修订村规民约,落实村规民约乡镇备案制度。开展“勇立潮头创新业、争创一流当标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党员要带头执行村规民约。
3.培育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加强村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完善规范村级配套组织,支持和保证村级其他组织依法依规行使职权。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基层各类社会组织,以放宽准入限制、完善扶持政策、改进监管方式、提升效能作用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培育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平安协会以及公益慈善、农村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增强基层治理活力。
4.构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一张网”。以加强镇“四个平台”建设为契机,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科学划分网格,统筹网格资源,统一人员配备,打造“全科网格”,实现全网覆盖。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加快网格软硬件建设,推广应用民情脚印APP,实现民情信息统一采集、民情需求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现场调处、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创设“民情通”微信千群等载体,健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急事难事见干部、家家户户见干部。
5.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大融合。构建“互联网+”基层治理新模式,完善基础信息库,加强社会保障、食品药品、教育文化、交通水务、国土房屋等专业数据库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共享与交换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坚持规划驱动。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创建目标,编制“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规划和村镇发展、建设规划。
1.突出重点制定创建计划。各村要根据三年创建规划及年度创建计划安排,突出重点,加快“美丽村部+精致党建”示范村、“双示范一体化”创建村、两路两侧、河道两侧等建设。
2. 加强指导编制规划。编制创建村的村域景观提升专项设计、产业提升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挖掘个性特色,加强分类指导,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并抓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动乡村成线成片成景。
3. 挖掘提炼文化标志。要围绕村庄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饮食等个性和特色,按照一村一主题,打造各具韵味的特色村庄,要注重发掘文化底蕴,从历史中激发灵感,体现出纵深感、厚重感和成就感,要注重发掘人文情怀,在党建LOGO、党建公园、党建百宝箱、党建文化长廊等载体上彰显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