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苍政发〔2009〕108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

  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精神和省、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建设法治政府,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随着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同时,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些都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郑重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县级政府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加强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㈠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一是完善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要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通过举行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开展决策评估。二是推行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要规范听证程序,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并在听证举行10日前,告知听证代表拟作出行政决策的事项和背景资料。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通过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三是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制度。乡镇政府、各部门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应由法制机构或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同时,对重大决策,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决定,杜绝擅权专断、滥用权力。四是建立决策后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对决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对依法应当听证而未举行听证的、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未经集体讨论做出重大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九条第㈠项的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对依法应当做出决策而不做出决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应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力度,规范行政机关审批行为。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对新增的审批项目,严格审核把关,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探索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审批,不断扩大网上审批的范围,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群众。三是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大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使行政管理更趋人性化和服务化。四是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监管。坚决克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严格落实“谁许可、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责任制度,坚决改变以批代管、只批不管、重审批轻服务的现象。

  ㈢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一是各乡镇、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国家方针政策,不得违法设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事项,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广泛听取意见,并经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后向社会公布。二是乡镇政府和县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规范性文件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送县政府备案,备案机关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要严格审查,发现与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相抵触或者超越法定权限的,应予以纠正。三是定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每2年要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或与上位法、上级文件相悖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清理后要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列入继续有效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在规范执法主体、梳理执法依据、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基础上,认真抓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细化、规范工作,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预防和减少滥用执法权行为,以保证行政执法公平、公正。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规范行政执法环节和步骤,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各部门每年应组织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三是建立行政执法的财政保障机制。要切实解决因经费不足、设施短缺、手段落后导致执法难问题,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使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四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应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㈤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一是在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法院司法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认真调查、核实人民群众检举、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依法及时做出处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二是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畅通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投诉监督渠道,完善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投诉监督工作制度。依法受理和承办行政复议案件,对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要依法予以撤销或变更,对违法违纪的行政执法单位或人员,要依法查处,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执法监督在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的编制、修订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加快政府网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㈥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依法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不得要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当由政府及其部门履行的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规范和管理,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依法行政

  ㈠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专题法制讲座制度、集中培训制度,大力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并将考查和测试结果作为任职的重要依据。加大对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公务员的法律培训和执法考试力度,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㈡加强领导,强化督查。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强化督查,结合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建立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把是否依法履职、是否依法决策、是否依法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是否严格行政执法、是否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是否积极参与行政应诉等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畴,并将考评结果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挂钩。完善依法行政报告制度,乡镇政府每年要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大主席团)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本地区推进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㈢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未设立法制机构的,必须配备1名以上法制员,并为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加大对政府法制干部的培养、教育、使用和交流力度, 在干部提拔任用时必须优先把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政府法制干部充实到基层行政机关领导岗位,充分调动政府法制干部的积极性。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府法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素质,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担负起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的职责,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府法制工作需要。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领导,制定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各项要求,切实推进本乡镇、本部门的依法行政进程。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  依法行政  实施意见

  主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6月26日印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915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