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总体思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和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全省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体育现代化”总目标,持续聚焦“质量、安全”两大要务,扎实开展“五个年”行动,奋力增创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开创教体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重点举措
(一)开展与杭同城推进年行动
1.与杭对标,补齐城乡均衡发展短板。科学编制《诸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2020—2025年)》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动态核定教师编制,拟订教师平均工作量意见。深入推进集团办学、镇域一体化建设,发挥城乡教育集团作用,做优“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推进线上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2.与杭对接,构建内外联动发展格局。全面实施教育体育“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利用在杭乡贤资源优势成立诸暨教体发展咨询委员会,深化与杭州拱墅区教育全面合作机制,促进杭诸两地学校共建、管理互通、资源共享,牵头开展“百家中小学”走进诸暨研学活动。以全力备战十七届省运会为抓手,加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与管理,优化基础设施、教练员队伍等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全方位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3.与杭同行,加快教体现代发展速度。借力5G,加快新一轮智慧校园环境构建,推进教体治理数字化,实施智慧教室改造提升和智慧安防体系建设。争取“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创建指标达标,完成东和乡的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确保创成绍兴市现代化学校13所以上、省二级以上幼儿园3所。加强与国家、省体育部门赛事对接,争取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落户诸暨。全力办好环法挑战赛、西施马拉松、CBA联赛等精品赛事,积极谋划标准篮球场馆、足球场馆,进一步打响“篮球城市”“运动休闲城市”品牌,做足“体育+”文章,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开展教体质量提升年行动
4.突出重点抓质量。完善普高学校分类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高中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推行普通高中质量管理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深化师生激励制度改革,设立诸暨中学教育发展基金。统筹全市高中段资源,不断深化适应新高考及“强基计划”招生的对策研究,全面推进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联合高校开展“教-学-研-评”教研新模式探索与实践,加强教师命题能力与命题团队建设,确保高中教育核心指标继续保持领先。
5.立足课堂抓质量。落实“狠抓教学、提高质量”各项措施。持之以恒聚焦课堂教学,加大教研员、校长蹲点课堂力度和校本研修力度,依托“品质课堂”研究行动、“校本作业”优化行动、“学习评价”改进行动和“教学常规”建设行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推进精准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课堂教学、题库建设、作业推送、选课指导、学业监测等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撑,驱动教学与管理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效能。
6.坚持系统抓质量。健全学前—高中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幼儿园“品质生活”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内涵。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同招”政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段学生学业水平和体艺等综合素养全市域、常态化监测,整体提升农村初中办学质量。鼓励普通高中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加快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协同落实五育并举,优化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深化“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红色文化研学”等素质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改进学校体艺卫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全市学生体质抽测成绩进位提升。继续严格控制各类面向中小学校的“进校园”和检查验收、评比达标活动,减轻学校和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三)开展队伍建设深化年行动
7.全面加强师德师风。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标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一年一主题的全员师德教育,讲好“我的师德故事”,选树一批“四有好教师”先进典型。全面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严肃查处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行为,不断纯洁教师队伍。
8.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崇尚实干、质量说话”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与实绩考核相结合,不断强化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组织好名校长工作室研修,实施干部队伍业务、德育、后勤“三线”业务轮训,讲好“我的管理故事”;实施学校干部“学习共同体”建设,开展课题式研训;实施教体系统“源头工程”,采用“下校蹲苗+上挂锻炼”方式,助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