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镇海政策 > 镇海区发改局 > 正文

关于宁波市镇海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朗读

2021年2月3日在宁波市镇海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宁波市镇海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行动和我区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开展争先创优行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3%;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8%;

——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

——实际利用外资1.80亿美元;

——出口预计同比增长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同比增长5.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2%;

——城镇登记失业率2.66%。

今年以来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我区积极应对、迎难而上,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受国内外疫情、炼化检修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商品销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目标按程序提交了调整建议。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抓精准抗疫,复工复产有序高效

常态抓好疫情防控。制定实施分类防控方案和疫情防控政策50余项,全域全年保持低风险。全区管控境内外人员集中医学观察3108人,居家医学观察4987人,医疗机构全周期闭环管理39656人,重点地区重点人员核酸和血清学检测6673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987例。处置输入性病例3例,全市率先实现确诊病例“清零”。2家单位和5名个人获评省抗疫先进集体和个人。完善区域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集中医学观察“三定三套三保障”模式和居家隔离观察“四统一”模式受到市级推广应用。鼓励企业节日连续生产,倡导员工留镇就地过节。

高效推动复工复产。在全市率先出台《企业复工管理办法》、《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十个必须”》等文件,推进分区分级有序复工。强化企业复工精准管理,全市率先公布8批2815家复工企业名单。创新提出人员“四个在工地”机制,复工复产率居全市前列。抽调450名机关干部充实复工一线,选派700名驻企联企服务员对60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工程实行“点对点”服务。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攻关科研,镇洋化工新型“84消毒液”、第元信息复工复产系统等成功列入宁波市应急攻关产品(服务)目录。

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全年累计拨付各类政策资金11.8亿元,惠及企业1.4万余家次、个人4万余人次。减免税费共计16.7亿元。减少企业用水电气成本2.1亿元。支持企业运用专项再贷款,为企业争取贷款15.2亿元,节约利息资金近5000万元。积极推进“微担通”政策落地,精准满足小微企业、“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累计放款5亿元。综合运用甬易办、企业码等技术手段,加快惠企资金拨付进度。

(二)抓优化升级,实体经济加速转型

制造业转型提升。拓展“122”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空间,编制《镇海区工业集聚区规划》。加快数字化转型进度,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技改项目41个、新培育企业数字化车间改造12家,建设5G基站699个。实施产业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谋划打造石化新材料标志性产业链,参与建设稀土磁性材料、智能家居等全市标志性产业链。完成规上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替代进口情况排摸,研发创新和替代进口技术(产品)15个。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年盘活闲置厂房9.8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新增国家绿色工厂3家。组织实施落后产能淘汰项目15个,腾出用能空间4.4万吨标煤。强化企业梯队建设,新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推动管理提升,完成31个企业管理提升项目验收。

服务业提档升级。深入开展“113”服务业发展行动,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排名全市前列。加快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1261.6亿元,同比增长7.2%。物流枢纽港获评省物流园区提质增效创新试点。积极培育企业梯队,石化物流上榜全国民营物流50强。着力培育新业态,“小6”买菜、“零担豹4.0”等新兴模式落地应用,4个项目成功申报全市“泛3315计划”。培育遨森电商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推动海外仓B2B2C及海外数据引流等新型跨境模式发展。组织“约惠镇海”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近4000万元。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新增晚稻种植面积3000亩,现代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动工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创建,永旺精品村一期项目建成。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悠游十七房、草木光明等“城郊十园”项目加快推进。大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编制。实施品牌振兴行动,基本形成以“镇蜜”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的品牌体系。实施“机器换人”和“设施还田”,成功创建“国家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9家、“农创客”15名。

(三)抓动能培育,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领跑,六大结构性指标全部保持两位数增长。省(市)集中开工项目、市重点新开工项目落地率100%,126个重点投资项目均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7个市重点前期项目提前落地。强化资金、用地(海)、规划等要素保障,英力士苯领树脂项目、中金石化年产300万吨PTA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开工,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0%。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四个一”制度,合力破解项目堵点60余个。抢抓政策和要素支持窗口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4693万元,申请各类项目专项债86亿元。

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积极打造科创平台,谋划建设甬江实验室,加快推进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中国宁波高端新材料创新平台(暂名)、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人才集聚力度,柔性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4名,引进博士(后)75名,新建市级院士工作站2家,新增高技能人才5702名,引进培育市3315计划及以上人才23名,国家级、省级引才计划入选数居全市第一梯队。引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高新技术企业达277家,新增宁波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53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磁性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开展研发经费清零活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62%。

招商引资聚力推进。全区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8家,增资扩股企业12家。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项目(含增资)77个,引进市外内资151.8亿元,同比增长16.9%。引进500万元以上“浙商回归”项目65个,引进省外资金137.3亿元,同比增长34.5%。全区重点在谈招商项目62个,法国法能投资入股森诺投资项目、创维产业基金项目、聚嘉科技LCP膜(5G)材料项目等22个项目落户注册。组织参加第22届(网上)浙洽会、“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37亿元。

(四)抓品质提升,城乡统筹更趋协调

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推进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形成“十四五”规划成果体系。谋划建设宁波主城区北部中心,推进镇海新城、甬江北岸、泥螺山围垦区、岚山水库等重点区块开发。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等等八大领域,谋划推进甬江实验室、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等“十四五”支撑性重大项目。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初步划定“三区三线”。印发《镇海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行动计划》,申报国家“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项目9项。

推动城乡一体提升。三官堂大桥、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首通段、北环东路(世纪大道-东外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投入使用。杭甬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威海互通连接线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合计开工住宅8873套,超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年度完成改造50万平方米。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2条,启用智能公交候车亭50座。年度完成新建、改建提升农村公路29.6公里,新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31.7公里。完成征迁清零项目31个,征迁面积64.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七村搬迁。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全力践行“两山”理念,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2%,同比上升6.3%。PM2.5平均浓度为21μg/m3,下降7μg/m3。市控断面浓度均值功能区达标率100%。完成11家石化化工企业VOCs深度治理、11台工业窑炉整治和52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入选浙江省生态水环境示范试点名单,推进41项水生态治理示范试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镇海区入海排口专项排查。印发《镇海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投用格林兰公司污泥处置等项目,提升固废、危废处置能力。

(五)抓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扩面提质,实现41项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线上线下可办。建立健全“两库两机制”大招商工作格局,加大项目招引全周期保障力度。深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形成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五大国有集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大联动”体系改革,强化镇(街道)统筹协调、统一指挥、督办考核等职能。推进省级社区治理“码上参与”试点,推动实现社区事、居民事掌上参与。深化“移动微法院”建设,在远程快速场景化诉讼、移动办案办公等方面开展应用。资本市场实现新突破,博汇石油上市成功。开展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完成初步方案编制。加快农业农村改革,优化提升宅基地审批、农合联等改革事项。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政务服务e窗通,推动改革向公共领域延伸。加快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100%实现“最多80天”。“不见面”立项、“云开标”等在线办事获央媒点赞,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强制评估、“掌上中介”等特色改革落地。推进“无证明(证件)办事之城”改革,大力推广“电子证照”。实施标准地+承诺制度,将投资、亩产等关键指标纳入工业项目土地招拍挂,11个工业地块100%按照“标准地”出让。实施低效用地(企业)再开发专项行动,完成45家低效企业精准出清。推广“人才梧桐码”,上线10大类67项“一件事”服务清单。

对外开放稳中有进。全年出口预计同比增长5.1%,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出台《镇海区支持外贸企业渡难关促信心稳订单若干意见》,合力稳住外经外贸局势。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力度,272家外贸企业获批金融授信46.0亿元,267家外贸企业获得贷款35.7亿元。组织指导企业参加出口商品网上展等活动,帮助企业保份额、稳订单。有序实施“外贸转内销”行动。

(六)抓普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完成民生事务支出6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0%。就业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全区就业总量超29万人,较上年增长近4万人。积极做好养老、工伤等各类保险参保工作,本地户籍人口各类保险(障)参保率达到99.55%,居全市前列。扎实做好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发放残疾人补贴金额1628万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普安县按期退出贫困县序列。推动镇海—龙游消薄飞地项目,覆盖龙游县集体经济薄弱村113个。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镇海政策 > 镇海区发改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haiqufagaiju/20210218/3097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