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现将《奉化市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奉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6年6月22日 奉化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始终坚持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实现全面好转。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2014〕23号)、《奉化市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实施办法》(奉政发〔2015〕49号)、《奉化市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奉政办发〔2013〕164号)、《奉化市安全生产实名曝光制度》(奉安委办〔2014〕11号)等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初步建立起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和34个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基本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监督管理、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设置,加大责任制落实过程的考核权重。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安全生产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了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工作,专业监察执法内容和力量进一步强化。加强镇(街道)基层安监队伍建设,全市11个镇、街道安监所均创建了规范化安监所达标单位。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居委会)均设立了安全生产网格协管员,并持证上岗。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持续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23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网上填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十二五期间,完成宁波市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整改18家,完成奉化市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76家。融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机制建设,出台实施企业诚信激励约束政策,全市累计创建二级标准化9家,三级标准化567家,四级标准化185家。17家矿山、7家危化生产、2家烟花经营、8家重大危险源单位,100%达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十二五”期间对26000余人次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安管员进行了培训教育,对8241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或年度复训,对16万余名一般员工进行了全员安全生产再培训,市政府各部门和镇(街道)的120余名安全生产主管人员和安全干部普遍进行了2次以上安全生产轮训,全面完成了全员安全培训任务指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大力普及安全生产常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有所提高。建立了奉化市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奉化市工矿商贸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奉化市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救援预案相继制定完善,应急演练层次不断深化。将专项安全生产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共投入安全资金2.1亿余元。 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相较于“十二五”开局之年,截至2015年,全市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下降32.3%,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下降15.2%,万车死亡率下降37.8%;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下降、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也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向好,规划任务基本完成,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当前,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和现实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生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量大面广,但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高。化工园区和部分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二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性条件依然薄弱。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有待提升。大量中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普遍不强,安全投入长期欠账,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涉及面广。三是安全生产责任缺失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安全发展理念树立不牢固,有的部门监管权责脱节,监管边界有待进一步厘清,部分行业领域监管责任存在盲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尚未全面落实,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四是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矛盾突出,安监系统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人均监管对象超过1千家,镇(街道)安全监管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平均仅3人,镇、街道基层安全监管人员流动频繁,职业卫生监管力量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基层安全监管队伍数量、能力与工作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五是应急救援能力短板突出,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处置能力、渔业船舶和水上交通事故海上搜救能力与实际风险水平不匹配,应急物资储备、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应急准备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重大事故风险,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短板凸显。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经营活动较为频繁,总体上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易发阶段。预计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保持下降趋势,但呈现总量较大、降幅趋缓特点,部分行业和地区可能出现波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挑战。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企业用工流动性加大,安全投入难以保证。二是工业化进入后期发展阶段,工业快速发展阶段积累的安全隐患逐渐显现,新的事故风险可能涌现,安全生产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交织并存。三是城镇化深入推进,老旧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隐患逐渐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等方面的事故风险日益突出。四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下,新的小微企业可能加速涌现,生产经营场所更加分散化、简易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五是奉化撤市设区融入“宁波主城区”,同城加速发展中,重大项目建设活动带来事故风险新变化,重大事故风险防控面临新挑战。六是政府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相关行政审批面临调整,从业人员自身安全健康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人民群众对安全发展有了更高期盼。 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调整客观上使全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强度有所降低,有利于缓解安全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二是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一打三整治”“四换三名”等工作不断推进,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安全源头治本。三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全社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提升,有利于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四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五是安全发展理念逐渐深入,全社会安全意识不断强化,公众安全素质逐步提升。六是市委市政府将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六个加快”和“双驱动四治理”战略决策,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创新和社会共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必须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厚植安全发展基础,依靠改革营造安全发展新环境,依靠创新激发安全发展新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生产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方法,构建安全生产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安全技术服务市场活力,引导社会参与安全生产治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适用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安全生产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安全生产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城乡间安全生产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安全生产协调发展。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安全规划,加快推动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强化油气管线规划建设,加强城市重点区域安全管理。调整高危产业城市布局,开展“低小散”产业专项整治,控制矿山开采,构建合理产业格局。避免生产安全事故次生衍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紧缺人才引进,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开放本地安全技术服务市场,构建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开放发展格局。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安全生产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开放使用,提高安全生产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改善劳动者作业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相关保险产品的覆盖面,让人民群众共享安全发展成果。推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安全生产信息和应急资源共享,促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强化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层工作。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安全发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基层保障能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依法治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市场力量发挥,推动社会共建共享,推动治理能力创新。坚持依法治安,完善法制体系,提升执法能力,严格规范监管执法。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基础能力。聚焦现实突出问题,找准管理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发展难题,精准发力补齐短板。统筹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市场主体本质安全水平,强化重点事故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 坚持关口前移,强化科技支撑。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事故隐患。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三项指标持续下降,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到2020年,我市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可控,职业病危害预防取得明显进展,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指标: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与2015年相比下降1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与2015年相比下降19%;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33;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与2015年相比下降15%;职业健康检查十万人新发职业病率与2015年相比下降5%。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法治体系,规范监管执法 1.完善地方法制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及时做好政府规章和相关制度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安全生产绩效考核、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卫生监管、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地方标准。 2.强化执法保障能力。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安全生产与职业病防治一体化监管执法。建立完善“四不两直”和暗查暗访工作机制。推进各镇(街道)、各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加强镇(街道)、开发区等地方政府派出机关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专业培训,提升监管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推进执法机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以及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的标准化建设。 3.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制定完善分级分类的事中和事后监管执法办法,科学制定年度监管执法计划,推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执法行为约束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内部权力制约,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强制权、事故调查权等权力事项的监督工作。 (二)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落实 1.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进一步明确各类市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中小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为重点,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公告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对危险作业场所的现场管理和应急管理。 2.完善安全监管责任。 围绕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目标,贯彻落实《奉化市党政机关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推动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整体工作布局,推动各镇(街道)全面制订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五覆盖”。严格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建立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厘清和细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管责任、管理范围和执法边界,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明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监管责任,明确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综合协调、监督职能,完善“1+X”安委会组织体系,形成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合力。 3.严格实施责任考核。 加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对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制度、“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查处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责任,通过事故问责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 (三)完善事故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科学制定化工、非煤矿山等行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选址,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严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高风险项目安全准入关。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许可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可研、设计、规划等前期环节相关部门间协调联动,推动项目相关安全信息共享,防止源头上产生安全隐患。 2.完善事故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区域安全生产风险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区域性风险防控预警体系,研究制定高危行业、重点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区域的风险评估办法。加大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重点区域等的安全监管。建立基于企业风险的分级监管机制,深化事故防范体系创新建设,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安全监控与预警分析,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管理。针对重点时段、重大活动制定区域性安全生产保障方案,全力抓好G20峰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市安全风险防控。2017年底,完成奉化市安全生产主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3.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企业落实自查、自报和治理隐患各环节责任,逐级建立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和一线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跟进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隐患排查治理的全方位跟踪,努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机制。制定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深入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深化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油气管道、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领域,以及海洋渔业、水上交通、港口设施、城市生命线、老旧住宅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综合整治,综合运用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暗查暗访、事故查处、群众举报等各种监管执法检查手段和社会监督加强全方位监管。 (四)创新社会参与,完善共治体系 1.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和动态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扩大标准化覆盖范围,提高标准化工作质量,加强达标企业复评工作的监管,严格实施达标企业复评退出机制,促进达标企业的优化升级。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诚信建设融合,实行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和“黑名单”制度,强化安全生产信用信息的运用。2017年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定,并公布信用信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建立社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监管、保险参与、企业自律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深入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推动安全生产网格纳入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拓展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的覆盖面和服务空间。创新监管人员激励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的人才选拔、晋升交流、奖励培训等工作机制,激发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创新动力,稳定安全监管基层队伍。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增加安全监管工作透明度,适时公布全市安全生产白皮书。 2.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应用统一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服务需求和市场资源的共享对接。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化安全技术管理服务,引导企业寻求第三方专业安全服务,鼓励中介机构参与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放开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加快发展第三方专业安全服务、“互联网+安全”创业服务等新业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委托服务、安全生产协作互助、行业协会自治、保险金融业参与管理等模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安全生产领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培育发展一批化工、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或专业性行业协会,建立政府、协会、企业等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和发挥市场主导、行业自律作用。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法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服务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信用体系管理,探索建立专业安全服务机构考核评价和惩戒淘汰机制,引导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完善全面化参与机制。 支持人大、政协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民主监督,推动纪检、组织、宣传等相关部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对安全生产工作建言献策。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库,制定完善专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家参与决策支持、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应急救援、事故调查等相关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拓展群众参与安全生产治理的有效途径。完善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公众举报渠道,接受人民群众公开监督。健全新闻媒体参与机制,畅通监督途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突出重点领域,保障安全大局 1.危险化学品领域。科学规划化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与城乡规划有机衔接,杜绝新增布局隐患。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的源头治理,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审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三同时”管理。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加快推进高危化工企业周边居民搬迁,规范化工企业和园区安全距离。科学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沿海油气化工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统筹化工管线、城市燃气管线管理。推动化工企业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推进化工园区一体化安全管理,整体降低区域风险。加强化工行业自动联锁、自动喷淋、屏蔽隔离等本质安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重大危险源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工作,提高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持续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流向登记管理,探索烟花爆竹零售管理新模式。开展油气管道安全隐患专项治理,重点治理油气管道占压、安全间距不足和第三方施工影响等隐患,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和督办单位。加强和创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2.非煤矿山领域。严格非煤矿山安全准入,促进矿山最低生产规模、最少服务年限等准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推进重点地区和挂牌督办矿区资源整合重组,提升非煤矿山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专家“会诊”监管,确保“一矿一策”落实到位,科学制定分级监管办法,实施矿山风险分级监管。继续推广落实中深孔爆破、机械液压破碎、非电起爆等技术及露天边坡监测技术、数字化矿山等先进设备与工艺。加强矿山安全技术培训,督促企业按要求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强规范执法,从严惩处问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活动。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