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2月21日
宁波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71号)精神和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7〕35号)要求,结合宁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开放协同、机制创新”原则,打造以宁波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6家以上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为主体,支撑N个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1+6+N”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建设“名城名都”和知识产权强市夯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要素完备、体系健全、运行顺畅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实现区域间知识资源合理流转配置、高效转化运用,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有效融合,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质量和运用效益明显提升。
(一)形成高效运转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制。培育6家以上专业化、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持有的可运营专利数量达到12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和知识产权交易量年均增幅20%以上。
(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形成20个以上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不低于50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申请量不低于10件。
(三)形成严格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建成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和社会调解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知识产权执法案件年结案率保持95%以上,行政执法办案量年均增幅20%以上,结案时间缩短20%以上,维权援助服务的企业每年不低于100家,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案件量累计达到2000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
(四)形成规范的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体系。累计建成企业专利特色库1900个,行业专利特色库100个。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企事业单位累计达到500家以上,专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覆盖小微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体系
1.实施专利导航工程
(1)推进专利导航与产业发展决策联动。重点围绕我市“3511”新型产业体系中新材料、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八大千亿级产业,鼓励产业园区和功能区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建立专利导航支撑产业发展决策机制,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产业专利技术预见等专利导航成果运用到区域产业规划制定实施、招商引资、人才和技术引进等工作。创建以专利为核心的产业创新资源数据库,绘制新材料、高端装备、海洋高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专利布局地图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以专利信息为基础的产业创新资源布局机制。[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
(2)推进专利导航与优势企业培育联动。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规划工作,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鼓励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将专利战略分析和重点产品专利技术分析融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环节,为企业专利收储、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运营活动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经信委,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
2.实施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计划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组合培育机制,引导企业探索构建高价值专利创造与专利组合新模式。在磁性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鼓励企业以跨国并购、技术合作、协同创新等模式,引进、培育一批关键技术领域的高价值专利组合。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构建一批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重点专利池,组建若干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立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政策保障机制,对产业带动力强或示范意义大的高价值专利组合,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经信委,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
3.提高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标准的贯彻实施,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管理规范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风险管控和资本运作能力。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计划,引导企业根据管理需求,将知识产权申请、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维权保护等业务集中托管于专业机构。鼓励企业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综合管理制度,运用知识产权运营策略,提升知识产权战略价值,推进知识产权高效利用。[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办、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
(二)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1.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我市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专利技术(宁波)展示交易中心、天一生水网等资源,打造以产业为导向、数据为基础、精准服务为支撑、公益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的数据连通和共享。平台设立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分析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形成政府部门、运营机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协同运作机制。平台对接国内外数据资源,建立专利信息、专利交易、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等数据库。鼓励平台联合市场化机构开展数据加工与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专利金融服务等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为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拓展知识产权运营业务链条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2.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机构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