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政策 > 正文

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实施意见

2018-03-21 企业政策 收藏
朗读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动员全市上下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劲,大力推进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践行“八八战略”的宁波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对宁波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建设“名城名都”的实践路径,也是应对城市竞争的迫切需要。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是要突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掣肘;服务争效,是要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党建争强,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根本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提出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的要求,强化“争”的意识,焕发“争”的斗志,咬定“争”的目标,拿出“争”的行动,提高“争”的本领,壮大“争”的声势,快马加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努力推动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为加快建设“名城名都”提供有力保障。


  二、项目争速


  聚焦重大优质产业投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等重点领域,按照前期攻坚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推进在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抢时争速上马建设一批好项目、有质量的大项目,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确保实现“四个环节加速、六个关键领域加快”的目标,为优化供给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位寻求国内重点城市乃至全球合作项目,重点跟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国企、实力民企以及在外浙商甬商,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迅速形成一批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的联系,主动沟通汇报,积极寻求支持,争取更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生产力项目布局落地宁波。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完善信息联通、资源配置、利益保障机制,把项目布局安排到最合适的地方。


  (二)营造良好建设环境。认真贯彻省委改革强省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广“标准地”制度,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公开审批过程、缩短审批时限,确保重大项目审批顺利顺畅,确保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100天内完成。切实增强用地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健全推进腾笼换鸟、空间换地和扶优汰劣的新机制。


  (三)加快项目落地见效。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打好攻坚战,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间倒逼进度,用督查倒逼落实,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按时序进度计划顺利推进。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深入项目一线抓协调、抓督查、抓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实施好4个百亿级、60个十亿级工业大项目,下大力气推动工业投资回升向好。


  (四)谋深做实重大项目。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竞争态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谋划一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领域的好项目、大项目,并组建专门班子攻坚突破,确保尽快落地建设,产生牵动全局的作用。严格基础设施项目审批,严格控制投资概算,严格按照中央要求管控好债务风险。转变思想观念,遵循市场规律,鼓励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


  三、产业争先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产业高新化、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总抓手,实施好“三强三先”产业争先三年行动计划,稳住基本、优化存量,扩大增量、优化结构,扬长补短、争创优势,在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力争未来三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总量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50%以上和3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8.5万元/人?年,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3511”产业体系和八大细分领域,加快培育50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00个“专精特新”名产品,打造一批千亿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主动对接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以及软件、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五大智能支撑产业,使智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大力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引进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渗透到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力争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诊断“两个全覆盖”,使传统产业有更强的活力、更高的质量、更大的规模。


  (三)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扎实推进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依托制造业优势、港口优势、开放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港航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把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拉力、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转变为发展的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和规模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村康养、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四)推动开放型经济新发展。主动服务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认真贯彻省委开放强省的决策部署,高水平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实施新一轮“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培育一批优质优价的自主品牌产品,进一步巩固欧美日主要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开展跨国并购,兼并收购一批有品牌、有技术、有营销渠道、有研发团队的国际知名企业,实现有质量的大发展。


  (五)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争取有更多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业百强。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的优秀企业。落实扶强扶优的措施,争取到2020年培育10家千亿级龙头企业、100家行业骨干企业、100家高成长企业、100家“高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进一步拉长壮大产业链,引进建设一批扩链、补链、强链的企业和项目,提高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改革要素资源的供给、支持和评价机制,鼓励企业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


  四、科技争投


  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真贯彻省委创新强省、人才强省的决策部署,实施好推进“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交易额、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高能级大院大所数量“八个倍增”,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整优化涉企政策,对建设创新研发机构、实施技术改造、引进培养人才的企业,按研发投入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鼓励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带动新兴产业集群的崛起。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宁波落地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完善上市服务、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和创新机构开展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血液”。


  (二)发挥平台带动作用。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千人计划”产业园、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等建设,加快引进集聚一批创新机构、创新企业、创新团队,使创新大平台真正成为科技要素的汇流池、科技投入的引力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人”引进工程,扎实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全力支持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发展壮大,加快提升宁波高等教育与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企业政策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zhengcedaquan/2018/1025/1122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