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余姚市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余姚市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深入实施国家、省、宁波市及我市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的通知、《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浙江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宁波市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精神,加快形成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残疾儿童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满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内涵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段衔接、内涵丰富、质量优良、队伍专业、保障有力的特殊教育体系,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年限明显延长,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服务残疾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1.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立足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至2020年,残疾幼儿学前入园率达9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残疾少年高中段入学率争取达到85%,其中视障、听障少年高中段入学率争取达到95%。
2.强化特殊教育保障。进一步推进市特殊教育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确保余姚市特殊教育中心达到国家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和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的选配配置要求。加大对随班就读、卫星班、医教结合等特殊教育领域重点支出事项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三年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3.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实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强化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普及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发挥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特殊教育工作环境。到2020年,100%的特殊教育教师按照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完成专业发展培训。
4.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特教课程开发建设;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加快特殊教育智能化建设,提高课堂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融合教育常态化,促进残疾儿童少年人际交往、劳动就业等能力的培养。
5.健全特殊教育机制体制。加强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规范经费投入,推进项目建设,改善教育质量,保障教师权益,促进特殊教育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立足义务教育,推进特殊教育两头延伸
1.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依托市内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办好市特殊教育中心职业高中部,满足区域内轻度和中度智障学生接受高中段教育的需求。市特教中心职业高中部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达到宁波市内一流水平。通过随班就读、开设卫星班、接收轻度残疾少年入学等方式,拓展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服务残疾少年的途径。探索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对特殊少年给予照顾的政策。探索开展适龄残疾少年成人高中教育,拓展特殊少年高中教育新途径。
2.积极开展学前教育。进一步办好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教育部,鼓励支持区域内残疾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机构开办学前教育。推进普通幼儿园接纳残疾儿童入园,进一步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示范点建设,加强教学和康复设施、设备、专业人员的保障。接纳残疾儿童的普通幼儿园通过与其他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合作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就近原则下,公办幼儿园招生录取对特殊儿童给予照顾,从公办幼儿园开始,逐步在普通幼儿园配备残疾儿童康复设施、设备。到2020年,我市建成一个学前融合教育示范点。
3.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学龄前儿童残疾筛查和残疾人统计等信息,做好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入学前登记,全面掌握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残疾情况。市教育局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由教育、卫生、心理、康复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少年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和教育的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安置建议。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就近或者到指定的具备条件的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市特殊教育中心进一步做好招收自闭症、脑瘫儿童少年入学工作。
4.完善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市教育局牵头,教育、残联协同落实的区域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机制。修改完善送教上门管理办法,明确送教上门责任主体、受教对象的认定、送教师资职责、教学和康复工作要求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提供义务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到2020年,我市至少建成1个省级送教上门示范点。
(二)着力内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1.开展示范性资源教室建设。在全市每个乡镇(街道)小学和初中各建成1个标准资源教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资源教师资质条件,落实随班就读工作指南,严格资源教室工作规范,提高资源教室的运作质量。建立余姚市资源教室建设运行情况巡查考评机制,到2020年,争创10个以上省级示范性资源教室。
2.构建融合教育新模式。建立卫星班工作机制,按照“1+1”或“1+n”等多种“特校+卫星班”的形式,推进特教与普教融合,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成长的融合。以培智教育为重点,完善特殊教育社区融合教学理念,突破传统课堂,试点推进社区融合教学模式。到2020年,我市建立2个以上卫星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在年级或班级中积极开展社区融合教育。
3.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职业教育资源,根据社会需要和残疾学生的身心特性,合理设置专业,强化残疾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努力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至2020年,建立1-2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4.推进智慧特教建设。加强市特教中心信息化建设,推进特殊教育数字资源库建设和运用,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个别化教育网络平台,为每个残疾学生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涵盖诊断、评估、教育、康复等多个领域,为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特殊教育服务奠定基础。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余姚政策 > 余姚市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uyaoshizhengfubangongshi/20181214/2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