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余姚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打造开放合作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余姚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打造开放合作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积极融入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全面实现我市打造“两区三城”的宏伟目标,促进开放型经济走上新台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根据《余姚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打造开放合作先行区行动纲要(2017-2020)》(余政办发〔2017〕109号)文件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服务优化、保障到位的原则,以政策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产品升级,打造区域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开放合作”三大目标,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余姚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打造开放合作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一、总体目标
我市已经基本形成高度发达的外向型经济,2017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出口483.9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口236.4亿元、同比增长31.3%。对外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方投资额达到8700万美元,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35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同时,我市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密不可分的外经贸合作关系,2017年我市同沿线国家的自营进出口金额达到244.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3.9%;其中出口134.7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7.8%,进口110 .1亿元、占进口总额的46.5%。新核准在沿线国家投资的境外企业达到6家,占总数的30%;中方投资额达到4800万美元,占当年度境外投资总额的31.8%,已经设立并投入运营的海外仓达到6座。
到2020年底,全市要初步建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国际产业融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保障,取得一批实际成果,落地一批重点项目,当好宁波大市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具体包括:
——对外贸易更加优质:到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确保突破75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自营出口达到600亿元,占全国出口份额达到32.4?。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确保突破200亿元,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31.25%,力争达到250亿元,其中出口140亿元、出口贡献率达到29 %,进口60亿元、进口贡献率达到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亿元;跨境电商规模达到1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元;出口信保规模达到10亿美元,出口渗透率达到35%。
——境外投资更具规模:到2020年,全市境外中方投资额达到1.1亿美元,年均增长8% ;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达到1.64亿美元,年均增长 6.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投资额提高到6000万美元,建成2个以上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达到4800万美元。设立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基金,总规模不小于50亿元。
——招商引资更显成效:招商引资规模逐年递增,今后五年累计实到外资12.5亿美元,实到内资25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5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的投资项目总额不少于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低于10%,努力达到50%。
——平台建设更上台阶:基本形成中意宁波生态园、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余姚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城、中国塑料城、生态农业园、市电商园、跨境电商集聚区等定位精准、分工明确的对外开放及产业承接平台,产业总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
——文化交流更有深度:打造余姚“友好城市”国际名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间交流互动更加频繁,新增国际友城不少于2个,举办“东盟民俗文化展”“余姚·东欧文化交流季”等文化盛会不少于2次,开发沿线境外旅游专线、自助游线路不少于4条,赴沿线地区境外旅游累计达到10000人次,接待境外游客累计达到5000人次,旅游经济总量达到2000万元。
——人才引进更具优势:高度重视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上的对接合作,鼓励我市户籍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不低于500人次,并且学成归国工作比例不低于90%,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业人数不低于50人。
二、重点任务及分工
(一)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提升我市国际贸易竞争力
1.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国际市场,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我市出口市场结构和布局从欧美市场为主向多元化市场发展,保持并提升我市在全国的出口贸易份额。密切关注出口企业与美国市场关联信息,主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组织企业利用好华交会、广交会、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传统国内外重要展会平台,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加中东迪拜国际美容美发展、德国柏林家电电子展、俄罗斯家庭用品展等新兴国际专业性展会,全方位深层次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参加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提高企业接单信心和能力,鼓励出口信保公司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的政治经济情况分析违约风险,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降低保险费率,同时逐步提高授信额度,开展保单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抢占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外事办、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市农林局、市金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贸促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余慈办事处)
2.大力发展进口贸易。紧抓省委省政府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战略定位,发挥紧临宁波深水大港的区位优势,以及塑料城网上市场的规模优势和客户资源,引导和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利用国外优质资源,不断优化进口结构,改造提升我市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紧缺资源,稳定大宗原材料及能源资源进口,支持相关企业开展先进进口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主动对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合理增加优质消费品进口,鼓励外贸企业经营代理国外高端品牌,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促进进口贸易便利化,充分发挥宁波保税区和“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强化余姚延伸口岸功能,有效实施进口产品属地化备案管理和检验检疫。利用宁波进口肉类、水果等产品指定口岸优势,有效提升通关、通检效率,鼓励企业进口中东欧等国家的食品、农产品和动植物产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外事办、市经济和信息化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农林局、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提升外贸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余姚行动”,继续坚持“四换三名”战略部署,巩固我市智能装备、新材料、机器人、家电灯具等战略新兴产业根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余姚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契机,实施《余姚市政府—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研究出台国字号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深化“质优余姚”建设;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打造新的出口主导产品,建设国家级小家电出口基地。引导中小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加快我市外贸龙头企业上市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双创”格局,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在全市形成企业争先创新的良好氛围,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桥梁,实现出口产品的联合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出口商品品牌建设,打造自主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我市由“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跃升。(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培育外贸发展新业态。促进“互联网+外贸”发展,科学指导我市外贸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营销模式,优化外贸相关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在线服务,建设国际贸易云服务平台、国际保理第三方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融入宁波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通出口企业与境外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鼓励企业开设海外仓和发展国际物流,构筑与跨境电商发展相适应的海关监管科学化、外汇结算快捷化、可信交易便利化、外贸基金互认化、国际物流协同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拓展服务贸易新领域。结合我市“退二进三”的政策要求,不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补强服务外包产业短板。巩固运输、展览、旅游、工程等传统服务贸易优势,培育信息技术、文化、教育、金融、医疗等新兴服务贸易业态;同时加强对我市科创中心、文山创意园、阳明188文化产业园等三个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的定位和规划工作,明确各园区重点发展业态,促进服务外包差异化发展,围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金融保险、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领域积极争创宁波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承接欧美国家服务外包的产业转移,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外包市场渠道,纵横深耕打造服务贸易新高地。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联动的服务贸易促进和数据统计体系,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流平台,完善服务贸易统筹协调机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市国土资源局)
(二)积极推动境外投资,提升我市经贸合作国际影响力
6.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鼓励企业承包境外工程。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东风,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投资推介活动以及浙江省、宁波市组织的境外投资促进机构来甬推介会,同时对有境外投资意向的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实务培训,向企业全面介绍相关政策服务措施及当前境外投资环境,组织投资意向性强的重点企业到东南亚、中东欧、北非、中南美洲等地区开展业务考察,努力为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搭建平台。向企业宣传推广APEC商务旅行卡,为企业人员出入境进行境外经贸活动提供便利。引导我市企业主动与央企对接,通过分包境外工程,化整为零、抱团作战,深度参与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提升我市企业的国际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外事办)
7.指导优质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并购。鼓励我市资本参与全球化运作,把对外投资作为主动布局全球价值链的关键举措,在姚商基金中设立企业海外并购子级基金,每年提供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全力支持我市“走出去”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跨国并购、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等跨国合作,盘活民间资本,积极跟投省级或宁波级海外合作项目。推动我市条件成熟的企业主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境外工业园、产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开设海外仓或开办代工厂,把生产线和销售线前移到“一带一路”前沿阵地,通过雇佣当地员工、购买当地原材料,既降低生产成本,又降低流通成本,真正实现“向全世界采购、向全世界销售”的目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
8.防范金融风险,强化政经联系。推进对外投资贸易风险指导名录和数据库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摸底投资贸易情况。一方面,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变化情况和趋势,做到知己知彼;同时提高投资风险金、赔付准备金,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减少“两链风险”。另一方面,严格审核对外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和海外资产转移,向投资者充分预警海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借鉴上海监管创新经验,大力宣传绩优海外投资项目。加强与海外使领馆、国际贸易行业协会沟通协作,邀请欧美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家等社会名流组团与我市各界加强接触,积极主办塑博会、机器人峰会、农博会等我市国际性展会,鼓励企业组团去境外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展会、学术会议、投资沙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与海外大型集团公司合作开设跨国企业。(责任单位:市金融办、银监余姚办事处、人行余姚支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外事办、市财政局、市会展办、市机器人峰会办公室、市农林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贸促会)
(三)更加高效利用外资,全方位、多渠道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引进优质资源
9.提高外资利用规模与质量。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制造业利用外资领域,重点引进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外资企业;抓住国家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契机,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在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新的外商投资热点。鼓励境外投资者或本地企业以并购、增资、集团资金集中运营、境外借款、境外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投资我市重点项目,帮助我市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民营企业引入欧美发达国家资本,鼓励外商以技术、人才、专利等多种形式出资,不断提高我市外资整体效益。(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办、市外事办)
10.不断优化招商选资的具体政策。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外商的投资习惯、特点和偏好,不仅在审批流程和具体操作上更加便利,而且在产业选择上更加全面和完善。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结合我市智能经济发展规划,鼓励外商重点投资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与节能四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小镇等热点项目。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机器人制造、军工装备、创意设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承接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平台,试点营运我市中东欧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以点带面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和项目,配套相应的土地和资金,促进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外事办、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
11.全力推动“姚商回归”。利用遍布全球的海外姚商资源,推进“浙商姚商”回归战略,鼓励企业在余姚设立国际化功能性总部,引导企业将高端产业关键环节回归余姚本部。充分整合我市国家级“侨梦苑”的侨商资源,办好定期召开的“世界姚商大会”,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渠道扩大充实姚商产业基金,将“姚商姚企”作为姚城对外开放的新动能。(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外事办、市侨办、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四)建设高层级开放平台,打造重点项目工程“余姚模式”
12.以中意宁波生态园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中意宁波生态园生产制造、商贸服务、教育培训、生态休闲等四大核心功能,坚持“政府引导、平台服务、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思路,立足意大利、面向全欧美,建设中央复合岛意大利风情街,承接欧洲地中海沿岸游客以及外商接待任务。以“五基地一城”(新能源汽车及新材料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综合产业基地和中意启迪科技创新城)为载体,探索创建“余姚国检试验区”,打造国家级中东欧特色产业园,探索实践“金融+科技+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瞄准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全链条、集成制地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努力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智能经济和高素质人才集聚的国内外一流生态型园区。全力支持中泰农业园项目建设,立足产业高新化、三产融合化的发展定位,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养殖-种植-加工-休闲-服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成为长三角农业发展新高地。(责任单位:中意宁波生态园管委会、市农林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
13.以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纽带。加快推进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引进各类院士、集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接“姚江英才计划”,申报国家“千人计划”、“特支计划”和省“千人计划”及宁波“3315计划”,成为沿线国家高端人才落户余姚的首选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余姚范本。(责任单位: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管理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侨办、市人才办、市招商局、市民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局)
14.以余姚经济开发区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大力发挥经济开发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积极作用,以“机器换人”为重点,开展部门协同、政企联动的政策解读会、项目对接会和技术咨询会等推进行动,落实“机器换人”重点专项实施计划。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河姆渡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模式为范本,借助保险资金、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简化融资程序,积极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办)
15.以各类专业市场、电商园区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高度整合中国塑料城、裘皮城产业园、有色金属材料城、慧聪家电城、国际模具城等专业市场,分类指导、精准对接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的重大技术投资新需求,不断提升我市规上工业企业规模、限上商贸流通企业总量。转型升级余姚市电商园、阳明电商园、兰江众创园、梨洲电商园、泗门电商园等现有电商园区,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与慧聪网、敦煌网等运营服务商的沟通协作,共建余姚数字贸易馆,不断提高规(限)上企业电商应用率,推广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相关培训,吸引境外电商企业入驻园区,成为我市外贸新增长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局、中国塑料城管委会)
(五)扩大国际人文交流,提升我市国际知名度
16.促进民间交流。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发挥好对外友协、非政府组织、经济团体、中介机构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以多种形式传播弘扬我市的阳明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借助宁波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机,弘扬和传播余姚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举办中欧音乐会、姚剧对外交流演出,适时开展“东盟民俗文化展”、“余姚·东欧文化交流季”等文化盛会,提升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市侨办、余姚日报社、余姚广播电视台、市外事办)
17.发展跨境旅游。结合我市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区域特点发展现代旅游业,打造一批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大力推广田园综合体,制作旅游宣传微电影和宣传动画,吸引境外游客来我市各大景区旅游消费。指导各大旅行社新增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旅游路线,鼓励出境游和海淘,提升我市国际旅游的人数和消费规模,同时注重提升我市出境游客的整体文明素质。(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市侨办、余姚日报社、余姚广播电视台、市商务局、宁波海关余姚办事处、市公安局)
18.拓展国际友城。积极巩固、扩大余姚国际“朋友圈”,加强与国际友城在文化、商务、旅游、教育、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波兰凯尔采市、韩国罗州市、日本常陆太田市、美国沃尔纳特市、捷克拉贝河畔利萨市、斯洛文尼亚多姆扎莱市等现有国际友城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突破口加大力度新增国际友城数量,打造余姚对外交流新名片。(责任单位:市外事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余姚日报社、余姚广播电视台)
(六)汇聚国际化高端人才,对有意定居我市的有识之士“扶上马”“送一程”
19.优化出国留学和移民我市的政策环境。营造更加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拓宽本市户籍学生、企事业单位技术性人才出国留学的渠道,提高学成归国就业的比例。充分发挥侨梦苑、留创园的政策和平台优势,通过税收优惠、住房和社保补贴、注册登记、经营许可等“一站式”绿色通道,为我市海归回乡创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侨办、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外事办)
20. 完善人才配套服务。发展现代物联网、打造“智慧城市”,完善交通、通信、养老、医疗等配套设施,对接宁波-余姚城际列车、杭甬高速、高铁线路的区位优势,利用好海外人才资源在宁波主城区的“溢出效应”。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对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待遇水平。在我市人才基金中配设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份额,专款专用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人才技术项目的启动资金。围绕四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推进“姚江英才计划”和“一镇一千人”行动,重点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性人才定居我市,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申办永久居留证的程序,共建机器人学院、众创空间等实践项目基地。(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外事办、市金融办)
三、主要目标及具体措施责任分解(附表)
表1:主要发展指标及年度目标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余姚政策 > 余姚市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uyaoshizhengfubangongshi/20181214/2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