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现将《余姚市四明山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3日
余姚市四明山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区域概况
二、规划目标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2.规划统领,谋划长远。
3.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五、生态环境
1.严格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2. 全面实施区域生态修复。
3. 加强区域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六、旅游开发
1. 精心打造梁弄旅游门户区。
2. 改造提升景区景观品质。
3. 积极培育慢生活休闲旅游业态。
七、特色产业
1. 提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2. 集聚发展生态工业。
3. 积极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
八、下山移民
1. 加大财政对移民搬迁的支持力度。
2. 积极探索农户下山和旧宅利用发展模式。
九、基础设施
1. 进一步完善区域内路网建设。
2. 统筹区域内水、电、邮等设施。
3. 污水、垃圾收管有序。
十、民生福祉
1.整合基础教育资源。
2. 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
3.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4.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十一、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 强化要素保障。
3. 凝聚社会合力。
4. 强化考核激励。
一、区域概况
余姚市四明山区域位于南部山区,境内山峦起伏,分别与鄞州、奉化、嵊县、上虞等区市(县)接壤,区域范围包括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以及姚江以南以西的梨洲街道茭湖、黄明、燕窝片的8个行政村,陆埠镇洪山、兰山片的12个行政村,大隐镇的芝林、云旱和章山3个行政村,河姆渡镇车厩片河姆渡、车厩、东澄、五联4个行政村,共82个行政村。区域面积546.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8万人。
近年来,余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发展工作放在四明山区域发展的首位,围绕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的目标,着眼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四明山区域人口转移,加大村庄整治,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走出了一条政策助贫、开发扶贫和移民脱贫相结合的山区发展路子,通过积极探索和扎实工作,四明山区域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四明山区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5亿元,人均收入15033元。
但与我市发达地区相比,四明山区域农民收入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明山区域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依然是制约四明山区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区域内农业水平相对落后,商业网络覆盖面小,产业经济实力不强,重要的林地和自然风光等资源没能得到综合开发和深度利用。南北区域差异较大,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多数村的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设施条件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由于四明山区域基础差、底子薄,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仍有待加强。
二、规划目标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突出规划指导性,同时力求规划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规划指标前瞻性、战略性、先进性、可行性,实现四明山区域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本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四明山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目标。
——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南北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居民收入水平按15%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达到25700元以上,居民收入与其他地区居民的差距明显缩小。
——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山区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完成内聚外迁移民2000户5400人。
——山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形成旅游休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村庄整治提升全覆盖。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山区居民在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方面与余姚市其他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完善,机制体制创新稳步推进。
三、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省委“两美浙江”和宁波市委“两个基本”战略目标,强化全市“一盘棋”理念,把握好四明山区域社会、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多因素关系,更加注重生态发展、科学发展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对事关四明山区域长远发展的施政目标、关键改革、重要布局和重点项目等作出科学安排,力求发展规划更加顺应新常态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意愿。努力把四明山区域打造成为宁波乃至全省领先的生态保护示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绿色经济先行区、美丽乡村展示区和老区小康样板区。
四、基本原则
根据四明山区域自身特点,结合内外部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规划编制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使四明山区域人民在发展中受益,在发展中提高。
2.规划统领,谋划长远。四明山区域全面发展必须与省、宁波和我市系列重要战略决策部署有机衔接,综合考虑城乡布局和产业提升,既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考虑各种风险挑战和长远健康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又紧紧围绕四明山区域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战略性重大问题作出安排。
3.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在四明山区域发展机制上,既重视政府支持的作用,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向要素配置、新型城市化、社会治理等领域要红利,向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要动力。
五、生态环境
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保生态、保水源、保民生为基点,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净”工程,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治理修复,农业面源、生活点源污染治理。
主要发展目标:四明山区水库及溪道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73%,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达到56.1万亩,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1.严格执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根据生态功能定位,科学划定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区域毁林开垦整治和水源地治理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挖偷采、毁林种植和违规排放污水、破坏水源地等违法违规行为。
2.全面实施区域生态修复。采取林木套种、退花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切实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继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以推广红豆杉、银杏、香榧等珍贵树种、果品树为重点,加快人工造林和低质低效植被的生态复绿工程,生态修复与花木转型升级调整种植结构相结合,既保护生态,同时确保农民收入不减。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加强溪道综合治理、山塘水库整治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提高保障供水,防御洪水和预防地质灾害的能力。
3.加强区域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科学防控农业生产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实施畜禽养殖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逐步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洁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洁工作。
六、旅游开发
四明山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山水生态环境优势。全面启动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按照“一心一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使旅游业成为拉动四明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主要发展目标:到2020年,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亿元,旅游者在四明山区的平均停留天数增长1—2天。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余姚政策 > 余姚市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uyaoshizhengfubangongshi/20181119/1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