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余姚政策 > 余姚市政府办 > 正文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余姚市智能制造工程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余姚市智能制造工程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余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4日       

余姚市智能制造工程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余姚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县市建设,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促进工业经济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立足余姚特色优势和现实基础,紧盯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坚持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相互促进,坚持智能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协同推进,分步骤持续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制造体系。力争到2020年,智能经济成为余姚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成为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平台、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的重要集聚地。

二、主要目标

以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千百十个”工程(千即三年组织1000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覆盖、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百即开工建设300个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十即优选建成30家左右“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个即推动1-2个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智能装备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培育形成2~3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集团;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培育20家左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维修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样本企业,基本实现与制造强市建设进程相适应的制造服务化格局。

三、推动实施五大行动工程

重点围绕智能技术和装备创新、智能制造模式培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服务体系构建、智能制造基础建设等领域,培育骨干企业,实施重点项目,开展试点示范,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余姚工业智能化水平,带动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一)实施智能技术和装备创新研发提升工程

1.做大工业机器人产业。

行动目标:到2020年,培育领军企业1-2家,重点企业3家,苗子企业10家。

重点发展市场容量大、经济型的上下料、焊接、冲压、搬运、组装拆卸等功能性机器人,积极引进机器人本体及核心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培育一批配套协作企业,积极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加快推进集机器人研发设计、孵化放大、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展示展览、会议论坛、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机器人特色小镇建设。

2.做强高档数控专用机床产业。

行动目标:新增2-3家宁波级行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参与1-2个智能制造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订和试验验证。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外数控机床整机技术,积极开展整机动态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功能复合、可靠性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高档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冲压成形设备等。

3.做精文体创意装备产业。

行动目标:新增2项以上智能装备国家级首台套产品,进一步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重点发展舞台机械设备、可伸缩活动看台、公共座椅设备等舞台大型设备;加快推动声光科技在舞台设备中的应用,发展节能型、智能化的影视舞台灯光及音响设备;突破发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声光影像设备。

 4.做细智能专用装备产业。

行动目标: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环境,构建高效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新增3家以上智能制造领域的省级重点研究院和企业联合实验室。

以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宁波云联冲压研究院等企业为重点,突破发展汽车、机械、电子等专用智能装配生产线,研发静态高精度视觉检测装置、产品缺陷高速分选系统、机器人视觉检测平台。重点发展以用户、装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重点研究院协作模式,在机械加工、冲压成型、汽车零部件、家电、文具、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推进专用装备应用推广,推动向高端化、差别化发展,力争成为省内重点特色智能专用装备生产基地。

5.做深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产业。

行动目标:重点培育15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企业。

面向汽车及零部件、轴承、塑料件、五金机械、新能源电池等制造过程数字化、柔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与下游应用企业合作,加快研发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智能柔性生产系统等智能工厂软硬件设施,力争总装、机械加工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打入高端市场。

6.做活现代医疗器械装备产业。

行动目标:培育3家以上市级龙头企业、大集团。

重点发展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全数字化彩色三维超声影像诊断系统等医学影像设备以及康复治疗设备、先进肿瘤治疗设备等先进治疗设备;加快发展微创介入器械、医疗机器人、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等新兴医疗设备;突破发展生化检测仪器、分子检测仪器、基因检测仪器、重大慢病筛查诊断设备等。

7.做优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产业。

行动目标:推动3个以上行业实施智能物流改造及智能立体仓库建设。

以宁波舜宇贝尔自动化有限公司、宁波健华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突破发展AGV物流机器人、智能堆垛机、码垛系统、高速转运装备和智能立体仓库。为汽车及零部件、电池模组、塑料件组装等制造过程数字化、柔性化的需求,提供可行性研究,设计,制造,组装到最终系统提升的整厂物流规划。

(二)实施智能制造模式培育工程

1.提升生产制造自动化

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机器换人,重点面向家电、五金、灯具、汽车零部件、消防器材、纺织、塑料制品等产业领域,引导企业通过整条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部分环节机器换人、自动化生产结合人工作业改造、机器设备联网改造、整厂全过程互联互通改造等形式,实现“机器换人”,分类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D打印、数控机床、成套智能化生产线,不断提高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实现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耗增效、减污染排放增效和提高优质产品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四减两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市形成一批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超过55%。

2.推进研发设计数字化

重点面向光电信息、家电、塑料、模具、灯具等行业,针对制造业企业缩短产品设计研发周期、开展开放式研发设计的需求,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协同设计制造模式,建立企业间智能设计网络平台,推进异地设计资源的网络共享、协同,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众包设计;推广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与虚拟仿真、快速成型等智能化设计软件,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推动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协同,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研发设计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

3.培育管理运作云端化

重点面向家电、灯具、模具、机械五金等行业,加快推进“电商换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独立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企业联合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深入推进浙江省家电产业集聚区跨境电商试点县(市)建设。以开展国家和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为抓手,针对企业从生产驱动的传统工业模式向消费需求驱动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转变需求,推广应用基于消费者需求驱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推广供应链相关企业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系统协同、数据共享,促进企业间开展协同制造,实现智能管控。

(三)实施重点领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

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强化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和管理的集成应用,着力在有条件、有基础、有需求的企业建设一批“工厂物联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进智能制造集成应用,转变制造业企业生产制造模式。

1.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面向机械、五金、家电、电子、塑料、模具、精细化工等制造领域,分步骤组织实施智能化改造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安全可控的基础上,集成应用精密智能仪表及传感设备、射频识别、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成套智能化生产线等智能设备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推行制造执行系统,积极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的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30家左右“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2.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带

结合余姚制造业优势领域和生态资源优势,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高质量建设智能制造特色小镇,打造智能光电小镇、智能机器人小镇、模客小镇、运河美妆小镇、智能消防小镇、塑料家电O2O小镇,提升产业档次、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大智能制造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智能制造特色小镇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监管,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智能制造特色小镇建设档次。力争到2020年,建成1~2个省级智能制造特色小镇,3个宁波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特色小镇。

智能制造特色小镇重点培育名单

特色小镇名称

发展定位

模客小镇

规划面积3.32平方公里,总投资74.2亿元,打造成为全国模具产业智造高地、国内模具商贸与文化博览中心,长三角一流的模具产业创客乐园。

智能机器人小镇

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集智能装备业研发、设计、制造、应用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塑料家电O2O小镇

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总投资63.64亿元,规划建设成为国内塑料、家电产品经营规模、经营水平领先的集贸易、研发、制造、检测、信息服务、展示、文化、商务特色旅游于一体的具备完善产业链的特色小镇。

智能光电小镇

依托舜宇集团智能光电产业化基地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运河美妆小镇

依托马渚镇化妆品包装特色产业基础与运河古镇条件,全面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聚特色发展的“运河美妆小镇”。

(四)实施应用服务体系构建协同发展工程

1.加快智能制造载体培育

依托全省首个千人计划产业园,坚持“招才引智”,力争到2020年引育“国千”专家突破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突破百个,引育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同时加快推进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中科院创新协同体、英国诺丁汉大学余姚国际研究院、健峰智能创新实践研究院等人才辅育机构建设。搭建电器检验检测技术平台、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塑料材料研发技术平台和高端创业孵化平台等高端科创平台,发展一批认证认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评估、教育培训、设备租赁、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机构。

2.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面向机器人、光电信息、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等主攻行业,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性技术的突破,以产业链为依托,试点支持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成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推动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舜宇光电研究院、江丰新材料研究院等建设相关行业创新中心。

3.加快工程服务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发展

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一批为智能制造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安装维护、工程总包的工程服务公司;引导有条件的工业设计机构向智能装备、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装备、软件、在线服务为一体的集成设计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优秀的智能制造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五)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建设引领工程

 1.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引导企业和标准化组织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标准在实施智能制造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产学研用联合协作,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开展技术规范、标准全过程的试验验证,在同行业中推广应用。

 2.提升核心软件支撑能力

针对核心技术装备的开发、成套装备的集成,大力开展相关设计、工艺、仿真、管理、控制类软件的研发和集成应用。围绕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以软件开发应用为核心,鼓励软件企业开展信息物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培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建设软件测试验证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牵头实施,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和落实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各地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实施智能制造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余姚政策 > 余姚市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uyaoshizhengfubangongshi/20181119/1791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