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玉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
县林特局关于玉环柚优化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县林特局《玉环柚优化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三年八月十九日
玉环柚优化改造实施方案
县 林 特 局
(二○○三年七月)
玉环柚(楚门文旦)是玉环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栽培面积2.8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达1.5万吨,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0%以上。玉环柚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大枝修剪、配方施肥、综合防裂等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但是,玉环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低产园所占比重较大、采前裂果较严重、优质果率低、产品分级包装和深加工滞后、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切实解决玉环柚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玉环柚优化改造的步伐,切实提高玉环柚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玉环柚优化改造项目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整合品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要内容,以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创新机制为主要目标。从今年起,通过3年实施,落实并完成以下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建立14个优化改造综合示范点,270家优化改造示范户、1.5万亩优质高效示范基地。
(二)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使优质高效示范基地的优质果比例达到85%以上,商品化处理达到85%以上;优化改造果园的优质果比例达到75%,商品化处理达到60%以上;取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或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
(三)建立6家优化改造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经营、加工的联结,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市场份额,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整合规模过小的品牌,着力做大做强“楚门文旦”品牌。
二、实施地点和规模
(一)在全县主要玉环柚产区,建立示范基地2万亩,其中优化改造果园0.5万亩,优质高效示范基地1.5万亩(详见附件)。
(二)在全县玉环柚产区,分别建立14个优化改造综合示范点。以玉环柚无公害优质标准化和防裂果栽培技术为主,开展设施栽培、脱毒育苗等高新技术研究。组建文旦合作社和营销体系,申报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详见附件)。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组织
为保证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县里分别建立玉环柚优化改造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政策性问题,实施小组根据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思路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各镇乡、场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并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蹲点办方,加强培训
为使玉环柚优化改造项目的成效让农民看得见、学得到,以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技术部门要加强对果农的标准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指派科技人员到中心示范园蹲点办方,特别是对产业合作社社员、经营规模较大的玉环柚种植大户,要分期、分批地组织标准化技术的培训,要让广大果农学好、用好标准模式图。
(三)全面推广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1、推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项目实施区内全面普及推广已经成熟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大枝修剪。对树冠互相遮光郁蔽、结果部位严重上移或树冠间出现枝梢交叉重叠的,采取开天窗,剪大枝方法处理。通过修剪来控制树冠高度,主侧枝排列有序、分布均匀、光线通透。
(2)疏花疏果。通过剪花枝、疏单花,疏除大量多余花,减少养份消耗,提高着果率。每盛年树留150个左右花序,每一花序留1~2朵正常花。
(3)科学施肥。针对长期来氮肥过量而磷钾不足导致玉环柚品质不高的问题,提倡调整氮磷钾比例,使N:P205:K2O比例调整到1:0.8:0.8。分季使用比例:芽前肥以氮、磷为主,施用量占全年的15%;花蕾肥以钾、氮为主,配合施用磷,施用量占全年的20%;保果肥以磷、钾为主,配施氮肥,施用量占全年的15%;冬肥施用量占全年的50%。试验推广BB肥,改传统的一年施4~5次肥为2~3次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
(4)病虫害综合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从保护果园生态出发,以保健栽培为基础,创造不利于病虫孳生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作物对危害损失的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保持果园生态平衡,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优先协调运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合理组配农药,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残留量,确保优质安全丰产的目的。
(5)控水增糖。大力推广在采前1个月内开始套大棚或覆盖透气性地膜,进行避雨栽培,以控制水份增加糖份,提高品质和贮藏性能。
(6)适期采收。适期采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一环,生产上应杜绝早采。采收条件为:果面着色率1/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以上,要求在10月15日之后采。
(7)推广果实套袋技术。果实套袋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危害、日灼、机械损伤和农药污染,提高果品外观质量。各地可进行不同纸质、不同类型纸袋试验,选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加以推广。
2、加强黄龙病防控。黄龙病是柑桔的毁灭性病害,要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严格做好防控工作。划分玉环柚生产保护区,加强植物检疫和木虱防治,做好源头控制,嫁接、修剪过程中要严防病菌引入,并加快无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健康栽培的实施。
3、推广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玉环柚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是提高商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要改变长期以来随采随卖、统货散装、初级产品上市的状况,加大推广采后机械化处理力度,使项目实施区的玉环柚都能通过机械清洁、打蜡、分级包装后上市。
4、加快标准化技术的实施。继续修订完善标准,制订技术规程或模式图,并将具体操作规程发放到农户,建立标准化实施保障体系,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建点办方等方法加快标准化技术的实施。
5、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以组建品牌、技术链、资金链等有机结合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玉环柚生产经济组织为突破口,在全县组织6个优化改造合作社。把分散于农民手中的土地联结起来,逐步实现标准质量、品牌、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市场信息、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等方面的统一服务,共同抗衡变化莫测的市场,以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
6、整合品牌。整合我县玉环柚的品牌,解决牌子多、规模小、效益低、知名度难以提高的问题,着力打造著名商标,实现一县一品;加强产品质量和标识的管理,严厉打击冒牌、滥用品牌等侵权行为,保护玉环柚名牌的信誉。
7、开展技术研究。开展设施栽培、无毒化栽培、果实套袋、裂果防治等技术研究,为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装备。
(四)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不定期地召开现场会,把示范点的经验推广到面上,指导面上优化改造工作的开展。年底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并制订出下年度的工作计划。
附件:玉环柚优化改造任务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