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区文广新局(体育局)2013年总结和2014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杭州市余杭区体育局
2014年2月28日
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区文广新局(体育局)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文化惠民”、“软实力提升”、“精神家园守护”、“事业发展保障”等四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与管理创新”项目、三人舞《芙蓉镇印象》分别荣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越剧《陆羽问茶》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木兰拳协会舞蹈《扇韵》赴奥地利参加“‘文化中国’中奥星光盛典”。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2013年良渚论坛,发表《余杭倡议——非遗让美丽中国更加美丽》。余杭区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工程”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在2012年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余杭区在90个县(市、区)中名列第4,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余杭区、区少体校获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余杭区代表团在18届市运会上获得金牌第一、奖牌第一、总分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蝉联市运会金牌榜第一。王水佳获12届全运会帆板比赛冠军。裘晓君成功卫冕WBC亚洲区洲际次羽量级金腰带,获世界青年金腰带。
(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浙江省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旨在打造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样板,我区成功入选创建名单,通过两年来“加大投入、打造品牌、提升队伍、健全机制”四个方面建设,2013年我区作为杭州地区唯一代表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配合做好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对区少体校、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大楼进行维修。浙江省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社区),体育先进街道、先进社区、小康村,杭州市示范综合文化站、文化示范村(社区)、星级体育社区等一批文体设施创建完成。全区首批30家农村文化礼堂设施建设有效推进,文化活动与礼仪活动走进文化礼堂。组织开展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美术品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文化环境得到有效净化。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广电低保数字化提升工程。加强体彩的宣传发行和销售管理,2013年我区体彩销售额2.4586亿元(其中电脑彩票2.1778亿元,即开型彩票28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88万元,增幅为28.74%,为区体育事业发展筹措资金900余万元。
2.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丰硕。“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与管理创新”荣获全国第十六届项目类“群星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专题片作为全国项目类“群星奖”唯一代表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播放。“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工程”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机制研究”入选2013—2014年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在全省第五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我区获评特级文化站11个,一级文化站8个,是杭州地区等级最高的县(市)区。
3.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承办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WBC洲际拳王争霸赛、中国戏剧家协会戏曲“名人名家”走基层余杭巡演、浙江省外来建设者才艺大赛等,满足群众观看高水平文艺演出和比赛的需求。成功举办元宵灯会系列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先后举办浙江省书画名家“写余杭、画余杭”邀请展、杭州市第22届“三江”歌手大赛余杭选拔赛、2013美丽杭州群众文化节“舞出精彩”排舞大赛、“与您相约?周末剧场”、“相约你我他、文化进万家”、“相约周末”文化夜市、“美丽洲”大舞台、“美丽洲”故事会、百村(社区)千场健身排舞大赛等,指导镇(街道)、村(社区)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群众广泛参与,反响良好。
(二)实施“软实力提升”工程,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
1.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三人舞《芙蓉镇印象》成功摘得全国“群星奖”,填补了我区舞蹈类全国“群星奖”的空白。越剧《陆羽问茶》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杭摊《最美的眼睛》荣获浙江省第七届曲艺新作大赛表演金奖、创作银奖,小品《碑》荣获浙江省第二十四届戏剧小品大赛表演金奖、创作银奖。2013年我区群文系列各门类作品共荣获国家级奖项9件、省级奖项76件、市级奖项92件。举办“余杭小百花”建团60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再现了小百花60周年风雨历程。
2.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在第十八届市运会中,余杭代表团在14个区(县、市)中勇夺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成功蝉联市运会金牌榜第一,全面展现了余杭人民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徐立毅予以批示肯定。余杭运动员裘晓君成功卫冕WBC洲际拳王金腰带,并获世界青年金腰带,成为中国又一位洲际拳王,也是我区第一个亚洲拳王。余杭姑娘王水佳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帆板比赛中获得女子米氏特拉级冠军,实现了余杭运动员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3.对外文化交流活跃。加强余杭滚灯、曲艺杭摊等品牌文化项目的传承、创新与展示。赴甘肃天水、陕西宝鸡、浙江永康等地举办良渚文化展。与三门、桐乡、海宁、鄞州等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和书画展,宣传余杭文化建设成果。区文广新局荣获2012年度浙江省“文化走亲”先进单位。
(三)实施“精神家园守护”工程,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
1.文物保护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小古城遗址、南山造像、仓前粮仓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我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积极助推大运河申遗工作,编制《余杭区大运河申遗整治(运河边三化)工作实施方案》,余杭区大运河申遗点段保护工作得到国际专家充分肯定。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优化项目管理,截至目前完成150余个项目。继续开展区内大型基建项目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实施茅山遗址出土文物科技保护项目。完成良渚东明寺遗址、径山法华寺遗址考古调查发掘。
2.“全国遗产宣普试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制定《余杭区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实施方案》。成功举办杭州市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暨余杭区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结合“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主题,开展文化遗产宣传普及与咨询活动、“保护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万人签名活动等。成功举办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十周年特展,承办博物馆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推进文博事业发展。成功举办“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征文、“旷世风华——余杭区三大文化巡展”、文化遗产法律知识进(村)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强化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良渚论坛,发表了《余杭倡议——非遗让美丽中国更加美丽》,实现了“文化搭平台,服务全方位;全国看余杭,余杭再造势”的预期目标。文化部简报、《中国文化报》专文介绍我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做法。成功举办第八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活动,包括余杭区优秀非遗项目活态展示、余杭区“美丽非遗”摄影作品展、殿堂壁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开展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个一”保护工作。召开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探讨引导民间力量保护非遗的方法与途径。开展“服务非遗传承人月”活动,走访慰问传承人,推进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区文广新局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蚕桑丝织、径山茶、中泰竹笛、殿堂壁画等项目探索生产性保护模式,余杭殿堂壁画和中泰竹笛两家单位被认定为第一批杭州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编撰完成《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四)实施“事业发展保障”工程,事业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1.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出台《余杭区地方文献征集办法》、《18届市运会余杭区代表团参赛奖励办法》、《余杭区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余杭区农家书屋志愿者管理办法》等,修订完善《余杭区业余文体团队等级评定办法》《余杭区乡镇图书馆分馆考核办法》等,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推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优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就地招募“农家书屋”志愿者,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行“阳光政务”,全面公开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执法中队工作机制,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水平。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