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区文广新局(体育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杭州市余杭区体育局
2015年3月4日
区文广新局(体育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区文广新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文化名区”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余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余杭区广济桥、上塘河、杭州塘三个遗产点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2013年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中,余杭区在全省(不含宁波地区)79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区文广新局被文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区体育彩票发行总量2.698亿余元,位居杭州市区县市第一。
一、坚持“示范与覆盖”并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复查申报。完成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杭州市示范乡镇(街道)文化站等各项文体创建工作。加强广播影视安全播出工作,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广电低保工程、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为我区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和依据,区体育局荣获“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2.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丰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机制研究》获文化部课题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工程”通过中期督查,该项目被推荐申报杭州市特色创新项目。制订发布余杭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公共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属国内首个地方标准,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站建设提供了样本,受到文化部和省市的高度肯定。崇贤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站”,乔司、闲林、中泰等镇街新建了综合文化站大楼。
3.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承办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余杭赛区比赛、“春华秋实--中国音乐学院实践音乐会余杭专场”等,较好地满足了群众观看高水平文艺演出和比赛的需求。成功举办元宵灯会系列活动、新年音乐会、“中国梦?群文美”和“相约”系列、“美丽洲”系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万人同跳一支舞,共创排舞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助力杭州市创下“最大规模排舞”吉尼斯世界纪录。举办余杭区第十届人民运动会,首次将区残运会纳入其中,全区1万余人参加比赛。
二、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1.文物保护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余杭区杭州塘、上塘河、广济桥三个遗产点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古城遗址“四有”档案通过省文物局验收。完成全区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总量50%的信息采集工作,完成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工作。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有序推进,中泰天井湾、仁和东塘老街、仓前张氏祠堂、塘栖白云桥等一批价值较高的古村落、老街和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继续进行玉架山遗址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2座,出土各类遗物约200件。茅山独木舟保护设备通过验收。区文广新局荣获“2013年度杭州市文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加强。继续实施非遗重点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成功举办第九个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活动,开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项目活态展演、美丽非遗乡村行、厉柏海铁艺画个人展等活动。召开“余杭非遗十年——城镇化推进中的非遗保护座谈会”。积极开展美丽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修订完善《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实施办法》。崇贤花篮等5个项目列入第五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全国遗产宣普试点县”工作扎实开展。举办“美丽余杭 魅力文物”摄影比赛,在径山镇双溪漂流景区、临平人民广场等地开展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活动,制作完成《秀美江南 文化余杭——璀璨的文化遗产》、《美丽余杭 文化之邦——余杭区文物保护单位掠影》宣传片。开展“让历史告诉我们”宣讲活动、“追寻文化的记忆”拓片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举办“考古余杭系列展——秦汉时期”、“余杭、嵊泗书法联展”等展览,强化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三、坚持“品牌与传播”并重,余杭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1.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曲艺杭摊《美丽的眼睛》夺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最高奖“节目奖”,越剧《陆羽问茶》荣获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参演剧目奖”,杭州市“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民间舞蹈《崇贤花篮》、男声独唱《为你歌唱》获得亚洲音乐舞蹈艺术节金奖。越剧小戏《暮夜却金》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优秀推荐剧目奖。对优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乔司莲湘》获浙江省广场舞蹈大赛银奖,仓前街道《喜洋洋》荣获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展演活动金奖、杭州市第七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银奖。与浙江京剧团合作创编的京剧大戏《滚灯王》成功首演。
2.竞技体育成绩喜人。我区运动员陈灵龙参加韩国仁川亚运会,荣获跆拳道男子87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余杭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潘婕获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银牌,金艳参加全国女排联赛2013-2014赛季总决赛获冠军;沈月获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亚军。在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比赛中,余杭区运动员代表杭州市代表团参赛,在省内90个县(市、区)中名列金牌榜前茅。
3.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受区政府委派,我局组织8名艺术家组成的余杭区文化艺术团赴荷兰韦尔特市开展为期8天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两地艺术家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创作,提升了余杭文化知名度,加深了两地友谊。先后赴海南海口、江苏吴江举办“韫玉良缘——良渚文化精品展”,赴陕西宝鸡、西安半坡举办“浙、海两派书画名家精品展”。与厦门、景宁、马鞍山、镇海等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和书画展,宣传余杭文化建设成果。
四、坚持“改革与服务”并重,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文化市场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开展文化市场权力清单目录清理工作,编制《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落实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与评估。实行审批案件商讨会议制度。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结合,对行政审批事项全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依法、高效审批。做好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审批全面放开后的许可工作和行政指导工作。
2.加强文化市场培育工作。完成全区文化市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进一步完善文化娱乐、艺术品、互联网文化服务、出版物发行、体育健身服务等行业的规划与布局,对文化市场规模与结构进行有效调控。加大对重大文化项目和新兴文化市场的扶持、服务力度,促进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3.加大监管与整治力度。以“夏安一号”专项行动、部门联合检查等为契机,加强文化经营场所安全检查。在春节、五一、国庆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点时段,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突出监管重点,确保市场平安有序。切实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检查,落实“清源2014”、“净网2014”、“秋风2014”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歌舞娱乐场所、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美术品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文化环境得到净化。
五、坚持“清廉与高效”并重,文体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三个环节各项工作,先后开展学习会、交流会、报告会等,夯实思想基础。扎实开展基层走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狠抓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政治定力,解决了突出问题、促进了改革发展,密切了党群关系。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普法教育工作。狠抓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规范文体干部行政执法行为,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上台阶,为我区营造更加良好的文化法治环境。加强我局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