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市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永康市免疫规划规范化培训及预防接种示教基地创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7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8年7月23日印发
永康市免疫规划规范化培训及预防接种
示教基地创建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免疫规划队伍专业水平,强化岗位培训、科学考核管理,促进免疫规划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实施,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以及金华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规范和完善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基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免疫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时更新知识,提升服务能力。
(二)构建免疫规划教学新平台,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员在基地实践中学习,强化实用技能培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软实力。
(三)充分发挥预防接种示教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均衡、全面发展。
(四)充实和稳定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人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免疫规划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指标
(一)各预防接种门诊年度新上岗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率达到100%;
(二)各预防接种门诊在岗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率90%以上。
三、主要内容
(一)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
1.新上岗人员培训和考核准入
已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拟计划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均需在上岗前接受系统、规范的岗位专业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实践,操作技能实践要求在理论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经考核合格后由市卫计局颁发《预防接种上岗证》,卫生管理人员颁发《预检登记人员培训合格证》。
(1)专业理论培训:参加由永康市疾控中心组织的理论培训班,内容包括免疫规划概述、疫苗与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规范实施、疫苗和冷链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免疫规划信息资料管理、免疫相关传染病、预防接种风险沟通和风险防范等。
(2)操作技能实践:经永康市疾控中心专业理论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在永康市卫计局命名确认的预防接种示教基地进行至少2周的带教见习,熟悉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掌握预检登记、接种操作、免疫信息系统应用、疫苗和冷链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等技能。对拟从事卡介苗接种的人员还须学习、掌握卡介苗相关知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和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置原则等。
2.已在岗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
已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的预防接种人员,应接受市疾控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每三年一次、本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每年一次,交流学习每年不少于4次。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特殊健康问题人群的预防接种、接种风险防范、不良反应处置、沟通技巧、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及礼仪等。
如仍需前往预防接种示教基地见习的,由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市卫计局提出书面申请,适时安排3-5天的见习。
(二)预防接种示教基地建设
1.根据我市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情况,认定1-2家作为我市预防接种示教基地(标准见附件),承担我市新上岗人员操作技能实践教学任务。
2.预防接种示教基地应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按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年度教学计划,加强硬件配置、师资建设等的投入,规范实施实践教学,严格考核管理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电子教材和教学案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