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构筑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再创义乌发展新优势,依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建设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三中心、两高地”战略目标,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制度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在开放创新上求突破,在优先发展上创佳绩,加快发展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会展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创意研发产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建起立足本地、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义乌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比去年增长13%,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55%,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59%,基本实现服务业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构筑与“国际商贸名城”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与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为建设国际商贸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调整优化结构,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按照服务业发展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市将重点发展以下十大服务产业:
(一)商贸流通业。进一步提升国际商贸城影响力,壮大我市进口、转口贸易,形成新贸易增长点,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加快建设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国际电子商务城,不断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强化网上交易和信息化管理功能,鼓励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借助电子商务创新交易模式,推进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运用,培育壮大网商队伍,培育新型市场业态,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规划中高端商贸零售业,加快开发绣湖、宾王商圈等城市商业核心区,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合理发展商务休闲街区、夜间休闲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完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商业网点综合服务能力。
(二)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以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义乌内陆口岸场站为基础,完善内陆港功能,加强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的合作,把港口功能延伸到义乌。发展全球小商品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服务,建设保税物流平台。强化国内物流功能,加快国内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等场站建设,充分发挥公、铁、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势,加强与国内大中城市物流联系,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加快物流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快递、速递企业,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先进技术、人才和设备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三)会展服务业。深化“以贸兴展、以展促贸”联动发展机制,继续做强做优义博会,大力加强与香港、上海等地会展业的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展览集团,将义博会打造成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国外企业走进中国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做大专业会展平台,完善现代会展业发展机制,发挥义博会、文博会、森博会、旅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带动作用,加强与国家部委、国家级行业协会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代理机构,争取更多知名专业展会落户义乌,加快打造国家级会展平台。
(四)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点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特色金融服务,搭建民间资本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总量,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引进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进一步丰富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推动股权融资、产权融资、收益凭证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加快发展投资管理、金融顾问、信用担保、业务咨询、资信评级及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发展多元保险市场主体,形成专业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保险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五)总部经济。充分发挥义乌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以金融商务区和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区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商务楼宇,积极吸引国际组织办事处、产业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设计总部等机构进驻,加快构筑集产品营销展示、研发增值加工、采购供应、管理结算、信息交流、实体交易、休闲度假和培训于一体的企业集聚基地和发展平台,集聚发展企业总部、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研发四大总部经济主体和贸易代理、企业办公、教育培训、创意设计、文化休闲五类总部经济类型,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力争到2015年,入驻义乌的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达30家以上,总部经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六)创意研发产业。构建集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创意设计、中试孵化、虚拟研究院等为一体的研发设计创意平台,提高研发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注入持续活力。设立国家级小商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新建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行业研究开发中心,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建立适应市场商品周期短、款式多、更新快等特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集聚、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创意研发产业集群。
(七)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快国际文化中心区块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改革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持义乌工商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推进成人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和教育科研,重视发展国际教育,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机构统筹发展机制,加快浙大附属医院、中医院、镇街中心卫生院扩建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表演、体育培训咨询和体育彩票等产业,繁荣体育事业。
(八)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引入国际中介服务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的水平。培育发展咨询服务、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市场调查、评估服务等知识型、科技型中介服务企业(机构),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向综合型、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加强中介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完善中介服务业的制度体系,规范中介服务企业执业行为,提高中介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
(九)旅游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旅游及配套服务体系,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加快大型零售购物休闲商贸综合体和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拓展休闲服务领域,推进以购物、文化、娱乐、体育、观光旅游等为龙头的旅游服务业发展。着力构建“一心一群,两带五区”的城市旅游发展格局和“四大片区,一条廊带”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城市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把国际商贸城打造成全国首个5A级购物旅游区,推进佛堂古镇、双林景区、异国风情街、华溪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和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设施,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商贸型旅游目的地城市。
(十)房地产业。注重房地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发展高品质的住宅地产,重视抓好商业地产、创意地产、商务地产等预留地储备和开发,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住房消费环境及优化房地产业投资发展环境,合理引导房产消费和开发建设,积极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与住房开发建设,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形成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的房地产业格局。加快建立房地产诚信体系,打造房地产品牌企业,扶持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强化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加大物业品牌扶持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升住宅品质。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三、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