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政府办 > 正文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鄞州工业强区行动方案(2012-2016)的通知

朗读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鄞州工业强区行动方案(2012-2016)》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12年9月11日

鄞州工业强区行动方案(2012-2016)

  为深入落实省“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大力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加快提升我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新一轮的工业经济优质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目标,根据《鄞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工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此行动方案。

  一、行动基础和制约因素

  (一)行动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区围绕竞争力提升纲领,讲速度、求质量、谋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挑战,为建设质量新鄞州奠定了较好基础。一是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区工业经济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556.6亿元,同比增长13.9%,规模以上总产值1826.6亿元,增长12.2%,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规模。企业实力稳步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达161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企业371家,上十亿企业18家,上百亿企业3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有3家,上市公司14家。二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机械装备、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电子电气、交通设备、文具文教等六大百亿级产业基地。新型金属材料、国家级汽车电子及零部件成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新型计量仪表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高档纺织服装、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挂牌为市级产业基地。三是工业投入品质提升。2011年工业投资实现100.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技改投入完成79.7亿元。2011年以来我区零增土地技改项目比例达到60%,投入额占全部投入的85%四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鄞州工业园区、望春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和鄞州投创中心、滨海创业中心两个区级园区以及八个相对集中的镇级工业区块成为全区工业主阵地。南车产业基地正加紧建设,可逐步进入产出期。“二园区二中心一基地”及八个相对集中的镇级工业区块工业产出占全区的70%。五是运行质量有效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明显,2011年,全社会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4%,高新产业产值达到466亿元,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4%,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26.8%2011年当年新创专利12700件。“品牌、标准、专利、设计”战略全面实施,共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商标、商号)230个,品牌产品产值比重达到41%,主制修定国家标准36项,工业设计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推动产品附加值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

  (二)制约因素。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面临诸多制约和矛盾。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实体经济与企业家信心不足的矛盾。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家发展实业的心态发生变化,信心不足,直接影响我区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工业持续增长与要素保障不足的矛盾。包括土地制约在内,鄞州工业经济发展受到人才短缺、用工成本上升、用能限制、有效投入不足等诸多要素制约。尤其是当前我区固定资产投入中工业投入比例失衡,主要依靠技改投入支撑,而土地厂房这些基础性投入比重逐年锐减。三是工业提质增效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以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发明专利不多。由于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及投入的限制,导致大部分企业只能走引进模仿的路子,在产业链低端层次上维持经营。四是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集聚能力不强的矛盾。新型基础材料、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方面集聚效应虽逐渐显现,但产业链较短,以价值链为纽带的两端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不够,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强,四大发展平台支撑集聚能力不足,产业集群发展层次总体偏低。

  二、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全省工业竞赛为契机,认真贯彻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围绕打造“质量新鄞州”,深入实施品牌、标准、专利、设计“四大战略”,突破产业独立发展的传统模式,树立“强二、带三、扶一”发展的科学理念;冲破土地二维空间发展的瓶颈制约,树立多维空间综合利用的拓展理念;打破常规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措施,树立创新敢为的争先理念。切实加快建设战略性大产业、总部型大平台、集群式大基地、优质化大项目和龙头型大企业,打造都市工业示范之区、新兴产业集聚之区、科技创新引领之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在全省工业强区竞赛中争排头、创一流,做强实业、做大主业,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

  (二)行动目标:

  ——工业总量实现翻番。到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6%以上。其规模以上总产值达3600亿元,年均增长14.5%。工业增加值实现912亿元,年均增长10%将鄞州区建设成为浙江先进制造业强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16年,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以上。工业品牌产品销售额占规上工业销售额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2%以上。

  ——梯队层次显著提升。到2016年,实现年营业收入10-50亿元、50-100亿元、100-500亿元、500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到20家、5家、3家、2家。新增制造业上市公司9家。

  ——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6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00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00家。

  ——集约程度大幅上升。建成一批集聚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都市型工业园区,“二园区二中心一基地”产出达到100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

  ——节能减排实效明显。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力争新建工业项目能效和能耗指标考核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完成核定目标。

  三、重点扶持产业

  加快形成“5+5+5”产业体系,结合鄞州区域实际和产业现状,将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我区今后一段时期产业扶持重点,其中传统优势产业中突出纺织服装、汽车配件两个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突出新装备、新材料两个产业。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实生产性服务业。

  (一)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信息化、装备自动化、产品品牌化、企业集聚化、市场全球化、服务网络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16年,全区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6%

  (1)纺织服装

  以品牌提升为引领,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培育优势骨干企业为重点,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建成国内外一流的纺织服装基地。力争到2016年,全区纺织服装总产值达到600亿元。龙头与重点企业:雅戈尔、杉杉、培罗成、中哲集团、洛兹集团、凯信服饰等。

  重点任务:以高档面料为方向,重点发展服装面料及辅料、新型纤维化纤、服装服饰、家纺、特种纺织等,促进纺织行业向新材料领域发展。打造“大品牌效应、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一大二高”品牌,做大品牌经济,做强品牌基地,扩大服装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纺织服装装置、整机开发,提升纺织服装装备整体水平。

  (2)汽车配件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继续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力争到2016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450亿元。龙头与重点企业:博格华纳、圣龙集团、帅特龙、华瑞电器、高发汽车控制系统、明佳汽车内饰、吉江汽车、亚大汽配、明光集团等。

  重点任务:实现零部件向模块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汽车发动传动制动系统、汽车电子、重要部件锻压成型、汽车维修检测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汽车模具等领域产品。支持开发汽车精密成型、数控、质量保证等技术,提升鄞州汽车配件加工技术及工艺装备水平。

  (3)家用电器

  积极推动家电产业整合重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有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16年,家用电器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成为家电行业重要的品牌配套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智能家电产业发展高地。龙头与重点企业:奥克斯、欧琳厨具、华彩电器、音王集团、乐士实业等。

  重点任务:发展“智能、环保、节能”家电制造和服务,全面提高行业技术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家电零配件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家电企业融合与集聚,依托制造业基础积极拓展系统集成、方案解决等生产性服务领域。

  (4)金属制品

  依托现有产业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实现金属制品业向技术型、品牌型增长转变。力争到2016年,全区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400亿元。龙头与重点企业:浙东精密、锡青铜带、太平货柜、精铸五金、华晟金属等。

  重点任务:突破金属制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推进金属制品行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出”的绿色低碳型转变。大力引进先进工艺和流水线,加快企业装备自动化进程。

  (5)文教文具

  实施以质取胜和产品差异化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品牌建设和产业链整合提升,建设精品文具产业基地。力争到2016年,文教文具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0亿元。龙头与重点企业:广博集团、中华纸业、华茂集团、牡牛集团等。

  重点任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延伸完善产业链。以研发、设计、品牌为支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做精文教文具产品,重点发展新型高档文化及办公用品、多功能、智能型文化及办公用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为方向,重点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6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2%

  (1)新装备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专用设备、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大型成套铸造机械制造、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器制造、高效升降输送设备、新型高技术纺织服装机械及关键零部件、成套印刷设备制造等。力争到2016年,实现产值4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龙头与重点企业:南车装备、欣达集团、日月重工、凹凸重工、力达物流设备、千普机械、星箭航天等。

  (2)新材料

  重点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纳米及功能性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密封新材料、稀土深加工材料、工程塑料及新型塑料合金等。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力争到2016年,实现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龙头与重点企业:博威集团、东睦新材、阿克苏、同创磁材、华缘集团、先锋新材等。

  (3)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重点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照明产品开发制造、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技术开发、高技术绿色储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用低成本多晶硅、单晶硅生产,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制造等,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到2016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龙头与重点企业:埃美圣龙、尤利卡、科论太阳能、乐德士、泰来环保等。

  (4)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发展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数据通信网设备、新一代绘图机以及打印设备、专用集成电路制造、先进电子仪表、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超级电容、高端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强化自主研发和标准专利建设,抢占制高点,打造产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实现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龙头与重点企业:康强电子、东海集团、一舟集团、碧彩实业、汇港电器等。

  (5)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和新型医药、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新药、运动健身器械、诊断医疗仪器、医疗急救及康复装置、生物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高效微生物、医疗信息技术产品等。力争到2016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龙头与重点企业:三生公司、立华制药、美康生物等。

  (三)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按照“壮大总量、拉开空间、提升层次、增强能级”的要求,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形成附加值高、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辐射长三角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6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1)工业设计

  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包装展示工业设计产业,支持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备较强竞争能力的专业化设计研发服务机构。

  主要任务:培育和引进10位产业领军人物和200名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工业设计产品评选和奖励制度,推动建立工业设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引导企业加大设计创新投入,重点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骨干企业,创建一批国家、省、市级企业设计中心,努力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示范区。

  (2)软件和信息服务

  加快软件信息产业向智能电子产品、基础系统软件开发、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产业转型,整合内外资源,提升信息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实施信息化企业示范工程,全面推行传统企业信息化应用和管理,发挥信息化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主要任务:到2016年,全区软件、信息服务企业超千家,产业人才从业人员超过万人,软件收入突破百亿。争取有1-2家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在云计算、应用软件等高端技术领域上有所突破,打造区域性和全国性细分行业内的云计算基地、动漫游戏原创基地。

  (3)电子商务

  鼓励发展面向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自主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活动,引导中小企业积极融入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购销体系。

  主要任务:到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两番,达到100亿元,企业网上采购比重超30%。大型企业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能力基本建立,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60%以上,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资源配置能力。

  (4)金融服务

  健全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构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互为补充、综合信贷与个性信贷服务创新发展、资金供给与信用担保及资信评估等机构协调配合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工业企业的金融服务。

  主要任务:发展壮大银行业,扶持发展扎根本地、面向中小企业的银行法人机构,引进发展科技支行等特色银行分支机构,争取区级以上银行分支机构总数超过40家,银行贷款余额年均增10%以上。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公司风险补偿机制,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优化区创业投资资金,引导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各类股权投资机构总数突破50家。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小额贷款、担保及典当等各类新兴融资服务业,实现金融产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进。

  (5)生产性中介服务

  按照服务全区支柱产业、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要求,重点选择发展潜力大、智力要素密集、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的生产性中介服务行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发展、专业高效的生产性中介服务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间的深入结合。

  主要任务:重点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信用担保、信用评定、财务咨询、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保险代理、人才猎头、人才市场、产权交易等经济服务类中介。大力发展科技咨询、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分析测试、检验检测类科技中介,做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研发、技术平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培育壮大商贸流通领域中介,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

  四、行动举措

  (一)产业平台集聚行动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鄞州政策 > 鄞州区政府办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yinzhouqurenminzhengfubangongshi/20181107/15739.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