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秀洲区 > 正文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2021-05-30 秀洲区 收藏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秀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嘉兴市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届人大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

                          2021520

(此件公开发布)


嘉兴市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二、奋力打造“秀美新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导向

(三)发展目标

(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五)空间布局

三、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首位战略高水平践行地

(一)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二)一体化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三)全方位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四)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四、坚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现代版科技孵化之城

(一)构筑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二)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际人才蓄水池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四)营造最优创业创新生态

五、坚持数字赋能引领,打造高质量产业强区

(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

(二)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高水平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六、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

(一)积极提升循环畅通能力

(二)全面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三)大力拓展投资有效空间

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地

(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二)塑造乡村振兴示范典范

(三)深化城乡融合重点领域改革

(四)增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功能保障

八、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秀水泱泱生态大花园

(一)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环境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聚力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四)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九、优化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美好生活幸福城

(一)办好优质均衡的“美好教育”

(二)构筑现代高效的大健康体系

(三)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十、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

(一)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加快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三)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更高水平平安秀洲

(一)构筑现代化安全发展体系

(二)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三)争创营商环境最优区

十二、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建立现代规划治理体制

(三)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秀洲始终围绕“现代化田园新秀洲升级版”总体定位,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秀洲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胜期。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区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巩固深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努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

《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制定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关于制定秀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是指导秀洲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指导全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推进高质量全面发展,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96.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03.2亿元,年均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3万美元,超过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三次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4.9:50.2:44.9调整为2020年的2.8:50:47.2,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52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6.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7.5亿元,年均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8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4亿元,年均增长6.5%。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5年的52平方公里扩张至2019年的84平方公里,秀湖板块初具雏形、新增常住人口3万人。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平台建设高质高效,构建了秀洲国家高新区、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物流园,省级经济开发区、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第一梯队”光伏小镇引领的特色小镇集群。主导产业更大更强,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时尚纺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38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62亿元。招大育强走深走实,“十三五”时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阿特斯、隆基等百亿级项目纷纷投产。上市企业从1家增长到5家,台华成为全区首家主板上市公司,福莱特成为全市首家“A+H”上市公司,蓝特光学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改革创新显著深化。整合王江泾镇、油车港镇规划建设秀水新区,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天鹅湖未来科学城成为“以生态蝶变引领创新蝶变”的典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位列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第19。国企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嘉秀集团挂牌成立,成为全市首家市辖区AA+评级的国资营运公司。在全省率先打造“政务服务未来大厅”,获国务院督查组充分肯定。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签约落地,实现高校“零突破”。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56人,是“十二五”时期的4.6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5%提升至2020年的3.15%,省级光伏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得省级专项激励资金,智能装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晋级省级创建名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66家,中科院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嘉兴)纳米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纷纷落户。

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41.9%和48%,收入比多年来保持全市最优、全国领先。获评国家级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和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25个,增加学位1.5万个。启动区人民医院筹建工作,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全省第一,基层就诊率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面完成兜底保障工作任务,累计支出社会救助金1.7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家院融合?养医护智慧照料”模式试点,初步形成“1+5+N+X”养老服务布点格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市、区),省级样板镇获评比例列全省首位。荣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成功创建省级无信访积案县(市、区)。王店粮仓群列入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通过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评估,再度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秀洲农民画)”荣誉称号。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

生态底色显著擦亮。高标准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从合格跃升至优秀,两度捧回“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市首批省“清三河”达标区;市控及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从2015年的12.5%提升至2020年的100%,首次出现2个Ⅱ类水;全省首创省际边界水域联防联治机制,成效三次登上《新闻联播》;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7191家,实现散户喷水织机“清零”;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64%升至2020年的87.2%,PM2.5浓度从2015年的5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28微克/立方米,达到并维持国家二级标准,率先完成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和存量黄标车淘汰清零,全面推进热电超低排放改造,实现烟气达标排放。固废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全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

党建保障显著增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设“秀水大讲堂”,强化理论武装,发挥中共嘉兴县委旧址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追梦奔跑的精气神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推进“四责协同”,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清廉秀洲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绝大部分指标顺利完成规划目标,具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但是,对标高水平现代化这一更高目标,我区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一是高质量经济发展有待提升,工业体量偏小,新旧动能转化偏慢,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高;二是高能级城市建设存在短板,城市首位度不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够优;三是高标准社会保障还需完善,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四是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依然艰巨,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不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五是高效率现代治理任重道远,各类风险防范机制仍不完善,平安建设还需深化。

1-1 秀洲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规划目标

实际完成

完成情况

十三五目标

年均增长

2020

年均

增长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96.4

400

7%

503.2

6.2

总量完成

2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44.9

45

47.2

完成

3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7.3

60以上

0.54个百分点

1.7

百分点

完成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8.25

40以上

0.36个百分点

45.7

1.5

百分点

完成

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93

310

10%

196.2

8.2%

完成

5

省定七大万亿级产业增加/值(亿元)

10%

创新驱动

6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47

3以上

0.08个百分点

3.15

0.14

百分点

完成

7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

129

270

15.9%

336

71.5%

完成

8

宽带家庭普及率(%

50

80

6个百分点

9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9.8

13.8

7.1%

8.5%

完成

1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比重(%

37.7

45

1.46个百分点

68

6

百分点

完成

民生福祉

11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

40823

58600

7.5%

57915

7.3%

基本完成

农村居民

25823

37900

8%

38215

8.1%

完成

12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5

14

0.1

14.1

0.15

完成

13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0.9

[2.7]

0.54

[2.9]

0.72

完成

14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套)

21

[3314]

663

[4003]

800.6

完成

15

人均预期寿命(岁)

81.35

82.4

0.21

83

0.41

完成

16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户籍人口)

1.76

2.03

0.054

2.78

0.21

完成

17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张)

31

40

1.8

55

4.8

完成

18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7

0.05

0.015

完成

资源环境

19

耕地保有量(万亩)

45.82

44.47

45.3

完成

20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预计

完成

预计

完成

21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0

13

22

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完成

完成

23

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平方米)

38.62

27.58

-6.50%

完成

2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5929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完成

完成

25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预计

完成

二氧化硫

氨氮

氮氧化物

26

空气质量

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53

43

28

完成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64.4

75以上

87.2

27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平原地区)

20.5

20以上

20以上

完成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26

30

40

28

河流Ⅰ—Ⅲ类水质市控断面比例(%

12.5

70

11.5个百分点

100

17.5个百分点

完成

注:由于2018年投资统计制度改变,下调了2017年投资完成数,故投资总量不具可比性。

(二)发展环境

世界动荡变革背景下,把握“双循环”新格局带来的畅通机遇,进入竞争优势重塑期。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期,全球治理将向多极化方向加快重构,世界主要经济体更趋“内顾化”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美之间全面竞合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甚至更长历史阶段的标志性大概率现象,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将发生深刻调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动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同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我区将秉持开放发展导向,把握“双循环”新格局带来的畅通机遇,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保持产业链本土化、集聚化稳定发展,通过营造更大的网络效应、平台效应、赋能效应,催生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内涵增长、量质齐升,加快重塑竞争新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把握新兴技术强势崛起带来的创新机遇,进入数字赋能加速期。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技术信息技术为引领的颠覆性创新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快促进动能转换,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以其强大的渗透力、融合力及变革的动力性,催生出数字社会新形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实现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及应用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引擎。我区应紧紧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交叉融合发展契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赋能,实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把握“重要窗口”新定位带来的改革机遇,进入秀水泱泱复兴期。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呈现出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引领强化、消费需求品质化等基本特征,并即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浙江也将勇担“重要窗口”新使命,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当好改革探路者和发展排头兵。新时代背景下,我区要着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扛起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的时代责任,用足用好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创新红利、共享红利,高水平建设新长征红船初心践行示范区,高质量全面发展模范新秀水。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把握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机遇,进入城市能级提升期。“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持续走深走实,大都市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促进要素快速流动和高效集聚,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速成型。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我区要顺应发展新趋势,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着力加强与省内外高能级平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空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优势,实现高端优质要素集约集聚,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市能级持续跃升。

二、奋力打造“秀美新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秀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一体化、品质化、数字化战略导向,加快建设新长征红船初心践行示范区、高质量全面发展模范新秀水,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均衡富庶发展的最佳典范奋力在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二)战略导向

坚持一体化战略。全面实施一体化首位战略,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全省“四大建设”,积极融入上海、杭州、苏州三大“都市圈”;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区建设,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切实提升城镇化率;着力推进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坚持品质化战略。全力推进高质量制造强区建设,加强产业强链补链建链工作,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品质化发展;始终坚持服务于城乡居民品质化的美好生活追求,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全域美丽大花园和乡村振兴,增进人民福祉,兜住民生底线,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聚焦“天蓝地绿水清无废”全要素美丽,持续提升生态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持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发挥数字经济推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的倍增作用,深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加快形成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牵引的“整体智治”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从“事”向“制”“治”“智”转变,探索建立丰富的数字社会图景,以数字赋能未来产业、未来城乡、未来生活,加快形成人人共享的数字社会。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大创新、大改革、大开放推动大产业、大平台、大发展,全面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形成一批具有秀洲显示度的“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当模范。

争当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模范。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力争突破800亿元,冲刺“千亿俱乐部”,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3万元,力争15万元。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时尚纺织等现代化产业链和集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不断壮大。

争当高质量创新引领的模范。建成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秀洲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到10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人才资源总量力争突破14万人,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秀洲。

争当高质量改革开放的模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初具雏形,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基本建成。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快迭代升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便利度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区。

争当高质量城乡融合的模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果,城市规模能级和功能品质实现大跃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人口集聚度显著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75%左右。未来社区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振兴持续深化,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与历史文化保留村落共存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争当高质量文化文明的模范。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大运河文化带(秀洲段)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建成新时代文化高地文明高地。

争当高质量生态文明的模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持续优化,全域美丽大花园基本建成,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以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绿色成为秀洲高质量全面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争当高质量区域治理的模范。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清廉秀洲向纵深推进,“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深入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基本建成。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形成有力有为有效的高水平区域治理新格局。

争当高质量民生幸福的模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较快增长,收入比控制在1.5左右,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5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1 秀洲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0年完成

2025年

目标

指标

属性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03.2

700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

7以上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7.5

40

预期性

4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5左右

预期性

5

生产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预期性

科技创新

6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15

3.75

预期性

7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1.42

13.94

预期性

8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8.9

18

预期性

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1.6

16

预期性

改革开放

10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亿元

218

300

预期性

11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2.62

4

预期性

文化发展

12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亿元

4

10

预期性

13

居民综合阅读率

%

87.5

92.5

预期性

生态环境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约束性

1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约束性

16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约束性

1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87.2

93以上

约束性

18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28

27以下

约束性

19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市控及以上断面)

%

100

100

约束性

20

森林覆盖率

%

10以上

约束性

区域治理

21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

%

88.3

92

约束性

22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19

21

约束性

社会民生

23

城乡收入比

1.52

1.5左右

预期性

24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0.15

4.5以上

预期性

25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2.2

12.8

约束性

2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1.73

3.5

预期性

2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城镇4.2、农村6.8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28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1.91

4.3

预期性

29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常住人口)

2.81

7.5

预期性

3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9.3

28.5

预期性

31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户籍人口)

15

27

预期性

32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5(累计)

约束性

33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平方米

2.22

2.8

预期性

34

人均预期寿命

83

83.5

预期性

安全保障

35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亿元

0.015

0.009

约束性

36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万吨标煤

2.52

2.57

预期性

37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25.3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约束性

注:1.标★的为省、市对应指标;标▲的为市对应指标。

(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新长征红船初心践行示范区、高质量全面发展模范新秀水,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5年基础上力争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秀洲,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区域治理现代化,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秀洲建设达到更高水平,预警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高水平建成长三角最具安全感主城区。

——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更大力度弘扬,建成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产、生活模式全面推广,能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美丽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清廉秀洲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彰显。  

(五)空间布局

“一核两翼”建设打下的坚实发展基础上,坚持区域一体、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的布局导向,统筹人口、城镇、产业、资源要素和生态保护,借势而上、乘势而进,迭代升级为“三区三城三组团”空间新格局。

秀水新区:以秀水新城为核心,包括油车港镇和王江泾镇组团,依托优越的湖荡湿地自然环境,突出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三大平台,推进科创融合、城乡融合,以“生态城、科学城、融合城”为建设目标,激活嘉兴北部,建设秀水EOD,打造浙北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力争“一年打基础、两年拉框架、三年出形象”,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特色节点。

国家高新区:以秀湖新城为核心,包括秀洲国家高新区、新城街道、高照街道、新塍镇组团,突出国家级高新区、新塍古镇等平台,推进产城融合,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和空间链“四链融合”,以“智造城、孵化城、国际城”为建设目标,建设秀湖CBD,打造先进制造业增长极。

空港新区:以空港新城为核心,包括洪合镇和王店镇组团,突出嘉兴机场、国家级物流园、跨境电商基地等重大平台,推进产城融合,加快嘉兴现代物流园转型升级,支持洪合镇与濮院镇、王店镇与百步镇统筹联动发展;推进“东方天地港”项目建设,打造国际级空港;规划空港型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纳入嘉兴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物流口岸;推动跨境电商基地建设,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谋划建设嘉兴机场高铁站,构建“一园、一港、一口岸、一集散地、一站”大枢纽,以“枢纽地、商贸集散地、现代化新城镇”为建设目标,打造立足长三角、辐射全球的航空联运中心和临空商贸集散中心。

1 “十四五”时期秀洲区空间布局图

 

三、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首位战略高水平践行地

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为引领,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枢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和山海协作,打开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一)高水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高起点建设秀水新区。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以应用创新为主线、运河湿地为底色的秀水新区,积极推动与一体化示范区的联动开发、协同发展,率先复制推广一体化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北部湖荡群湿地保护和开发,构筑“北湖生态、中园文旅、南城创新”三生融合空间格局,建设生态、创新、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联动片区,打造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大平台。高标准建设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借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生态湖漾优势链接全球科创资源,打造长三角应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服务基地和集聚平台。高水平打造运河文化绿心,做好天鹅湖、莲泗荡等重点湖区的建设和风貌管控,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面向长三角的高品质生态休闲湖区。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加强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汽车、大飞机等重点领域和高新区等重点平台合作,全面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共建双向“飞地”等合作平台,积极承接上海等地产业和科创资源溢出。加大长三角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引进力度,深化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进长三角城市医保、社保“一卡通”,率先推动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共建共享长三角优质生活圈。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管”,协同做好京杭大运河等重点跨界水体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环境联合监测与环境风险应急一体化合作机制,探索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打造江南水乡湖荡群湿地典范。

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合作样板。落实《江浙毗邻地区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深化与江苏吴江区“1+5+X”一体化战略合作,以跨省联合治水为发端,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平台、社会民生、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跨区域合作,共同探索一体化合作新模式、新机制。

(二)一体化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航空物流网。紧抓国家航空物流创新示范区创建契机,全力支持保障嘉兴机场改扩建,联动嘉兴综合物流园、秀洲经济开发区,发展航空国际货运,规划航空物流多式联运中心,构建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链接全球联动世界,带动智慧物流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

织密轨道交通网。积极争取多层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秀洲区并设站,引导支撑秀水新区、秀湖新区、空港新城等重点板块发展。配合做好嘉兴市域(郊)铁路、有轨电车等规划,进一步优化线位和站点布局,加快推进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效益。  

拓展公路干道网。强化“两横一纵一连七互通”高速公路网,实施常台高速观音桥出入口,推进常台高速(乍嘉苏高速)改扩建前期研究。构建“七横七纵”干线公路网,实施嘉善至余杭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等对接示范区的省道建设,预留320国道南迁空间,推进302省道线位前期工作,开展远期207省道谋划。加快“一环四射”快速通道体系建设,推进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区域内07省道、油黎公路(东方路)、东升西路、桐乡大道四条快速路射线,推动524国道、212省道等主干公路提标、提质、提速。积极推进茶园路跨北郊河大桥、城南路大桥、秀新路大桥、新塍大道大桥等一系列强化与主城联系的节点项目工程,实现秀洲交通的外联内畅。

 

图2 秀洲区“十四五”末骨干路网布局图

拓宽内河航道网。构建“三横三纵”航道体系,完善水乡碧道(水上巴士)网,为接轨上海、辐射杭州都市圈提供优质通航条件。加快京杭运河、湖嘉申线航道二期建设进度,推进杭申线“四改三”工程建设及乍嘉苏线航道“五改三”工程前期工作。发挥水运资源优势,依托高等级航道布局,发展千吨级航道沿河产业,规划高新作业区、桃园作业区、秀水作业区、王店作业区等内河公共作业区布局。

锻造多式枢纽网。建双芯一带的货运格局,以“联运大脑”为引领,智慧航空港、现代物流园为“双芯”,依托公铁中转物流基地、货运码头枢纽、物流园等城市货运设施,推进空港、水运、公路、铁路融合发展。建设高效通达的客运体系,全力打造“103060”交通圈,10分钟枢纽圈:接入轨道主节点、高速互通枢纽;30分钟通勤圈:互达区内各组团,市内各县市,沪苏杭等毗邻大城市;60分钟协同圈:融入周边中心城市公路圈、长三角核心区高铁圈、长三角全域航空圈,加快建设成为交通强市样板地。

专栏1:秀洲区综合交通规划布局

 共建共享6个外部枢纽

嘉兴市域内3个,苏州3个。市域内3个枢纽为嘉兴南站、嘉兴站、嘉兴北站;苏州3个枢纽为苏州南站、盛泽西站、平望站。

“七横七纵”骨干通道网络

七横:大坝连接线、212、207、嘉湖公路、320国道、老320国道、302省道;

七纵:茶园路、油黎公路、07 省道、G524国道、嘉铜公路、嘉海公路、嘉海二通道。

“三横三纵”高等级航道网

三横:湖嘉申航道、杭申线航道、杭平申线航道;

三纵:京杭运河、乍嘉苏线航道、长水塘线航道。

“一环四射”快速通道体系

一环:524国道、212省道;

四射:东方路、207省道、东升西路、桐乡大道。

(三)全方位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打造空港开放大平台。推动嘉兴机场开放口岸,积极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强化对外开放门户功能。规划建设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纳入嘉兴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打造区域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国别合作。深化对欧合作,推进浙江中英(秀洲)创新合作园、中法(嘉兴)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争创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打造对欧合作样板。围绕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深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参与境外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提升国际友城合作质量,增进与海外侨团联系,畅通交流渠道,深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等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

(四)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主动对接重大区域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推进太湖流域生态大保护。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高水平利用港澳开放窗口。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

谱写新时代山海协作曲。提升秀洲—龙泉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水平,共建共享“消薄飞地”“科创飞地”等飞地经济,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完善协作平台、深化协作机制。加强山海消费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地。

加大东西部对口支援。继续做好援疆、援藏、援青和对口合作吉林工作,深化产业合作、人才对接、医疗教育对口等多领域协作交流。加快推进若尔盖—秀洲飞地园、屏山—秀洲飞地园建设,加强招商选资,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四、坚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现代版科技孵化之城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全面落实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优质资源,完善全域创新体系。

(一)构筑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高标准打造创新创业主体平台。统筹推进以秀洲国家高新区和天鹅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秀洲国家高新区综合性创新源平台作用,集聚科创资源驱动“智造”发展,全力打响秀洲区“红船旁的国家高新区”品牌,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争跻身国家级高新区前50强,保持全省前三;依托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光伏科创园等科技创新载体,面向国际国内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提供原始和集成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浓度”。强化天鹅湖未来科学城研发设计定位,加快建设“麟湖智谷”,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国际创新组织分支机构、国际合作实验室等,加强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科技型园区对接合作,力争引进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长三角总部1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集聚本科以上学历人才50000名,成为新型生态未来城市社区,打造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引领地、两岸合作台湾科创示范地、长三角总部经济集聚地。

专栏2:依托“两核”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

高标准规划秀洲国家高新区连通乌镇的互联网科创大道。加快推进秀洲国家高新区沿着东升西路创新带继续向西拓展延伸,积极探索“一园多节点”拓区战略,以秀洲国家高新区为核心,探索沿东升西路布局创新研发型节点、创新制造型节点和创新服务型节点,通过中外合建大学城、科技城、特色小镇、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支撑,高质量打造G60科创走廊秀洲节点,加速高新区连通乌镇的科创大道布局。

高水平支持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产业园区。鼓励外资企业、国际知名大学在天鹅湖科技城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与合作办公室,全力将天鹅湖未来科学城打造成嘉兴深度参与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谋篇布局及秀洲区建设秀水新区南城核心板块的重要标志。

集成力量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两院一园”、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上海交大浙江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建设,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实施“深根计划”,全方位构建协同创新、联动发展平台体系,推进“院、校、地、企”创新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提升全区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与城西科创大走廊、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研创新载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打造承接杭州、上海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择优做精科技孵化载体。加快跨区域人才飞地建设,构建异地孵化、本地结果的项目孵化联动机制,扩大创新资源跳板式导入。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推进中电科嘉兴智慧产业园、中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等已挂牌孵化器提档升级。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机制,建立党政领导与孵化代表定期沟通机制。探索“专业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的孵化模式,加快建设现代版科技孵化之城,实现各镇、各类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大力支持“生物医药海创园”建设,大幅提升以才引智、集群发展效率。

(二)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际人才蓄水池

做大做强城市人才品牌。全面深化构建招才引智人才品牌建设体系,打响“秀水泱泱·智汇秀洲”城市人才品牌,按照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超常规打造新时代新秀水人才高地。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抢抓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聚焦产业发展方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我区人才紧缺和开发目录,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精准适配,全面提升人才助力产业创新水平。大力引育高端创新人才,实施“鲲鹏行动”计划、“秀湖双百计划2.0版”“天鹅湖未来科学城菁英计划”,持续做好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大力推进域外人才飞地建设,全力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实施青年英才集聚工程,积极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和青年企业家,打造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企业家队伍。大力培育“秀洲工匠”,开展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专栏3:人才集聚五大行动

1.十名顶尖人才集聚行动。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技术创新,前瞻性引领性创新,定向攻关、精准引才,引进一批在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灵魂人物,聚焦顶尖人才10名以上。

2.百名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大力实施“秀湖双百计划2.0版”,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领军型团队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人才计划,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名以上。

3.百名博士集聚行动。组织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博士研究生到我区开展社会实践,新引进博士500名以上。

4.万名工匠培育行动。大力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0名以上。

5.万名大学生集聚行动。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两院一园”、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上海交大浙江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大学生见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建设,打造大学生实习应聘、就业创业全链条支持体系,新增大学生50000名以上。

释放人才集聚裂变效应。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建立完善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全链条工作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健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奖励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才领域容错纠错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探索建立人才工作局、人才招商局和人才安居集团等人才服务专门机构,提供人才计划申报、待遇落实等业务办理和咨询服务。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进科技企业提质创强。积极实施国家高新技术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高技术产业倍增计划,深入推进“雏鹰”“凤凰”“雄鹰”行动,完善创新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标,建设市区联动的培育库,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入库企业作好统计分析、异常监测和在线调研,加快推动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龙头高新技术企业角逐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省高新技术百强企业。充分发挥我区孵化器品牌资源,实施创新链贯通工程,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加快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培育一批行业“小巨人”及细分行业“单打冠军”。

促进企业研发实力提升。对接省“尖峰”“尖兵”“领雁”“领航”等计划,围绕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光电等重点行业,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积极承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基金,鼓励企业抱团攻克关键技术障碍,促进技术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大力支持行业领军或头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健康智能家居产业研究院和光电科技园建设,打造“中国睡谷”“秀水光谷”。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升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四)营造最优创业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和人才体制改革。推进“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优化科技管理服务,探索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机制,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国际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导入,引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完善中介引才、以才引才、活动引才多位一体引才体系,推动人才资源市场化高效配置。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建设人才大数据中心,全面推广应用“一卡通”“人才码”。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包容审慎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管理机制,保障高层次人才潜心创新创业、充分施展才华。

加强金融资本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发挥秀湖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密切加强与省金控、市基金中心及央企、银行系等股权投资基金的合作,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加大科技、人才项目金融支持力度,根据企业“初创期、孵化器、加速期、上市期”不同发展阶段,健全分类精准的金融支持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科技、人才项目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成立“秀洲人才银行”联盟,深入开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险”,为人才创业创新量身打造专业化金融服务。

加快推进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以秀湖、天鹅湖两大湖区为重点,加快布局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国际服务中心等,营造兼具“秀洲味”和“国际范”的最优创新湖区和人才生态。打造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生活配套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湖区创新文化。推动人才公寓优化升级,建设“院士之家”,有力保障院士服务工作开展。

五、坚持数字赋能引领,打造高质量产业强区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做优做强“1+3+X”现代产业体系,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赋能、引领制造业,壮大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时尚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争创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

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建设数字经济强区,构建数字社会新生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做大做强光伏新能源、物联网等产业,研发智能家居家装、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等融合型智能化新产品,积极探索量子信息等前沿产业。积极挖掘优势企业潜力,加强精准招商,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落户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探索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引领性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园区、数字化社区等,深化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聚焦制造业集群,组建行业数字化供应商联合体,定制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共享制造、产业链金融等新模式,建设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无缝对接全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高效打造“互联网+实体市场”的现代化智慧市场。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建立完善企业“上云用云”的标准体系,推动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私有云、行业云或区域公共云服务平台。打造标杆性“未来工厂”,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等综合集成,创建一批“无人车间”“智能工厂”。

(二)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1+3+X”现代产业链。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壮大光伏新能源、智能家居、时尚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化、数字化时尚化提升,打造千亿级标志性产业集群,构建集“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究院+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健康医疗、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推动智联健康智慧能源产业生态园成为高能级战略平台和高能级产业生态园。超前布局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推进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加快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动秀洲光伏小镇省级特色小镇、秀洲智能家居小镇等市级特色小镇迭代升级,聚力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产业生态系统,奋力打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力打造特色小镇2.0版。

专栏4:“十四五”时期秀洲区“3+X”现代产业链发展导向

1.三大主导产业链

光伏新能源产业:重点布局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及组件、储能和光伏控制设备等核心领域,围绕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消纳、电网管理等能源管理环节,积极开发新光源节能照明产品等,大力发展LED芯片、发光组件、新型显示器等光电应用产品,前瞻布局氢能产业等新能源未来领域,打造全国光伏产业技术新高地、新能源技术应用开发领先地。

智能家居产业:以智能化家电、家具、家居和健康、护理、安防产品等为重点,积极开发智能电动床、智能电动沙发、智能家装等多功能智能产品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推进智能传感、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形成覆盖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硬件和智能家居软件和云平台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时尚纺织产业:引导产业向定制化和高附加值延伸,服装围绕B2C定制模式提高价值链,重点发展个性定制、众包设计、协同生产;打通设计、制造、物流、仓储全产业链模式;鼓励功能性纺织品研发生产;转型发展卫生材料、高铁汽车轻量材料、膜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增强复合材料等产业用功能型纺织品。

2.若干新兴产业链

医疗健康产业:把握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契机,以秀洲生物医药国千园为抓手,加快完善秀洲健康医疗产业链条,加速关键技术攻关,扶持本地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发展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医用机器人、医疗辅材。

航空航天产业:以中国商飞项目和嘉兴机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挥秀洲区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优势,鼓励引导制造优势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链,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零部件、电子设备、新材料,联动发展航空物流、维修保养、金融科技等服务业态。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持续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升级为优势产业集群。深化“亩均论英雄”,深化“低产田”企业(作坊)和印染行业整治,加大“五未”土地整治力度,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完善小微企业园布局,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升级传统产业,通过“标准化+”“机器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推进经典食品、小家电、纺织业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与国际国内供应链的有机融合,构筑龙头企业引领的企业共同体,提升区域品牌建设,打造全省乃至长三角重要产业集群。

专栏5:主导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工程

目标:按照“一产业—一综合体—一研究院”的发展思路,实现主导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

举措:坚持政府搭建、企业主导、市场运营的方式,吸引更多科技服务机构在综合体集聚,充分发挥综合体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能力。支持综合体配套引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研究院,加快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效率,支持有条件的综合体争创省、市标杆,推动综合体赋能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理构建企业梯队。做强龙头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提升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等开展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准)独角兽种子企业储备库,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加快独角兽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引导支持优质企业股改、挂牌和上市,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资本运作、跨境投资和企业并购。健全中小企业发展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加强多形式高质量企业家培训,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深度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强秀洲国家高新区全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服务利用好嘉兴军民融合机场,深化与军工集团、军工院所的合作交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的智慧化、移动化、个性化发展,定期组织“军转民”“民参军”精准对接,引进和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项目,培育一批军民融合骨干龙头企业,重点促进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和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高水平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大力培育临空经济产业,以航空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为核心,依托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和现代物流园区等核心平台,打造国家级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创建国家航空物流创新示范区。加快商贸服务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和电商新业态,打造集成装饰(顶墙)嘉兴产业带直播基地,加快市场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专业市场的直播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市场转型与区域产业升级融合互促。着力培育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加快引育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主体,构建产业链科技服务体系。做精专业化商务服务,加强人力资源服务,积极培育会展经济、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努力培育资产评估、会计审计、认证、鉴证、投资论证、检测检验等专业分析咨询、评测鉴证中介服务业。

专栏6:“十四五”时期秀洲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

临空经济产业:临空服务业依托长三角核心航空枢纽配套功能机场和区域性航空货运基地建设,探索构建以航空物流为核心,航空维修服务、航空商务业、航空培训及科技服务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物流产业以嘉兴现代物流园区为依托,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农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业等融合,重点发展供应链物流、快递物流、科技物流、冷链物流、区域配送五大产业,着力培育物流总部经济、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产业。加强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引导物流企业以较小的社会资源消耗,实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和电商新业态,加快电商企业聚集,做大做强网络零售,实现“电商换市”从产品销售向品牌经营转型,加速传统商贸专业市场向具有标准制定、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功能的现代产业服务市场转型。

软件信息和科技服务业:以“5G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支撑、移动互联应用、智慧城市建设等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以光伏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家居、光电科技、健康医疗、节能环保等主导和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大力引育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主体,加大创新项目的培育孵化支持力度和产业应用推广力度,构建产业链科技服务体系。

商务服务:坚持多品牌经营、多业态发展、多元化服务的发展战略,集聚优质人力资源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会展经济、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秀洲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xiuzhouqu/20210530/14150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