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镇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中共新昌县委办公室,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办等部门关于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镇开展“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现提出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按照洁化净化美化绿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要求,集中实施以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镇80%以上的行政村通过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畜禽粪便污染基本得到整治,生活污水实现处理排放,垃圾固废实施统一收集,化肥农药污染明显下降,河沟池塘全面清淤,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整治畜禽粪便污染。2007年6月底前制定畜牧业发展区划,合理划定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控制养殖总量,200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搬迁任务;限养区内原则上不新建鬼目畜禽养殖场,新建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2010年全镇完成年存栏猪200头(牛2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治理任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生态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建设。
2、整治生活污水污染。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方式,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小将中学污水处理站的作用,临近集镇的行政村,要加快截污管网建设;其他行政村采用生物技术,沼气工程等适宜技术治理生活污水,使全镇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
3、整治垃圾固废污染。2007年8月底前镇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根据村庄规模在固定地点放置垃圾箱(桶),定期清运,建立“户集、村收、镇运”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到2010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建立长效卫生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村庄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到2010年,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所有行政村普遍建立起较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4、整治化肥农药污染。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氨、磷)流失,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到2010年,全镇水稻、蔬菜、茶叶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积极鼓励开展使用有机肥,通过发展绿肥种植,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改进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到2010年,全镇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应用新药械,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建立一批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5、整治河沟池塘污染。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保护村庄现有水面,清除水面漂浮物,障碍物,做好河沟池塘清淤和河岸绿化工作,建立农村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到2010年,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所有行政村的主要河沟池塘全部得到整治。
6、提高农村绿化水平。按照“易种好管投入低,生态增色有效益”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实现村庄周边和住宅四旁的绿化美化。通过整治,村庄周围宜林荒山和迹地更新绿化率达到20%,其中乔木松种绿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70%以上。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镇建设的重要内容,镇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和谐调,要求各村两委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资金投入。本级财政拿出相应资金投入到“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并逐年有所增加,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大胆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路子,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
3、加强工作考核。镇党委、镇政府把“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纳入各村、各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不定期对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村、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小将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