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新昌县 > 正文

关于印发《新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1-06-03 新昌县 收藏
朗读

 

各镇乡政府,县府各部门:

《新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实施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年十月九日   

 

 

新昌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实施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全社会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和《绍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重大化学毒物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情况可确定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一周内在县内发生甲、乙、丙类急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发病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5倍以上;发生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肺鼠疫等)继发病例;1周内出现1130例临床症状相同,传播迅速,病情凶险,但原因不明的新发传染病病例;发生包括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植物疫情。

第三条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预防、控制、处理突发事件(以下统称防治突发事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防治突发事件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群防群控的防治机制。

第五条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政府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统一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其它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建立防治突发事件有关的物资、设施、设备、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储备,保障防治突发事件的需要。

第七条 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并按国家和省的规定落实相关优惠待遇。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立功、补助和抚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其他人员及其家属;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家属。对在突发事件中被隔离或者医学观察的人员,经确认不是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其在隔离或者接受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在单位按出勤照发。

第八条  县、镇(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在防治突发事件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   

第九条  根据绍兴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新昌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备案。有关部门根据县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防治突发事件实施方案,报县政府备案。

第十条  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突发事件预防、监测与预警,监测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发布制度;

()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突发事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资源的储备与调度;

()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突发事件处理的督查与责任追究。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按制定程序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一条  县、镇(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纳入学校的相关教学课程;县行政学院应当对各级领导进行防治突发事件组织领导等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各企事业单位应当将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纳入职工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教育。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和咨询服务。

第十二条  县、镇(乡)政府应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应当加强协调工作,发动群众,开展讲卫生、除四害、防治疾病的各类活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城乡公共卫生面貌。

第十三条  县、镇(乡)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城市应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和污水、雨水排放处理系统等公共卫生设施。农村应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城市和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应当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加强城乡水源保护,严格消毒措施,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县政府应建立医疗废物和其它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场所,配备专用设施、设备。   

第十四条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预防保健网络,充实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力量,切实履行公共卫生管理职责。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规范工作制度和程序,加强突发事件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预防保健工作,配备相应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落实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监测、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  县、镇(乡)政府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县、镇乡、社区、村的信息报告网络,实现全县监测与预警资源共享。

第十六条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防治突发事件工作的需要指定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应当分类分级设立相应的监测点,履行监测职责,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监测信息。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开展突发事件监测工作。

各有关政府部门应当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信息。发现突发事件隐患,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时限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承担高危监测任务的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设备、用品,切实保障监测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选址应当避开自然疫源地和可能自然疫源地,确需在该区域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申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建设单位应当有专人负责工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定期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演练。

第十九条  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设置医疗急救中心,医疗急救中心应当完善急救设施设备,配备相应专业急救人员,使用统一的急救呼救号码,确保院前急救畅通。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各类具有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院内急救体系的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建立和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急救通畅、快捷、安全。

 

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二十条  根据国家、省、市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的要求,建立全县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县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的要求,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一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按规定程序和时限报告突发事件。初次报告必须包括突发事件类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受害人数、事件的地区分布及已采取的相关措施等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进展和新发生的情况随时进行后续报告,包括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

第二十二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政府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报告。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或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蔓延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情况通报并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

各镇乡、各部门发现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或者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第四章  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理

第二十四条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范围、危害程度、事件的特性、变化情况,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将本县突发事件分为:特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一般突发事件。

第二十五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并及时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突发事件的级别由相应的政府决定,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第二十六条 县政府及其设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有权依法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指挥有关部门及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调配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有关救治工作;

()紧急调用人员、药品、医疗器械、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以及其它物资;   

()限制或者禁止举办大型活动;

()临时关闭公共场所,对特定场所进行强制消毒;

()临时停工、停业、停课;

()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实施交通卫生检疫或者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对水源、供水设施和食物采取卫生安全控制措施;

()对危险物品进行强制封存销毁;

()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刊登或者播放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知识。

(十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十二)其他必须采取的紧急措施。

第二十七条  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重大化学毒物污染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立即采取保护现场、撤离疏散有关人员、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组织泄险和清洗污染等相应措施,并配合专业技术机构调查,如实提供情况、有关原()料、设备、工具和样品,落实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专业机构,应当对需要隔离治疗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措施。对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所在单位、相关组织或者其家属,应当配合实施各项控制措施。

第二十九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重大化学毒物污染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政府可以依法设置隔离控制区,并设立隔离标志、决定隔离控制期限。

第三十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学校、幼托、旅游、建筑工地、羁押监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要求,严格落实紧急应对措施。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用人单位招用流动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采取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卫生措施。公安、劳动保障、建设、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流动人员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时,交通部门应当依法对出入突发事件发生区域的交通工具及其乘运人员、物资实施交通卫生检疫或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乘运人员应当接受检疫、服从控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当配合协助。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交通等部门采取的卫生检疫等控制措施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交通工具上发现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其负责人应当立即通知前方停靠站以及停靠站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应当在前方停靠站落站,接受医学检查;交通工具必须进行卫生处理。

第三十三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专用车辆,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核发的特别通行证,在本行政区域内免缴一切道路通行费,不受行驶路线限制,公安、交通部门应当确保其畅通。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急处理指挥部应当及时收缴特别通行证。

第三十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安、工商、卫生、技术监督、药品监督、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对制假售假、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及时查处。

第三十五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组织指导有关机构和人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疫区、疫点进行预防性、终末性消毒。

第三十六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做好现场监测、医学检查、医疗救治、采样、调查、控制、隔离、评价等工作,并接受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督察和指导。

来自疫情流行区域的人员(含外来和返回的)及其所在单位和家属必须服从县应急处理指挥部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急救机构接到医疗呼救或者救援指令时,应当迅速到达现场,提供现场医疗救护,并及时分流转送。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对突发事件致病、致伤的人员,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接诊,不得推诿、拒绝;接诊医生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诊的病人,书写转诊记录,并将病历复印件随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收治突发事件致病、致伤人员,应当实行先收治、 后结算的办法,不得以医疗费用为由拒绝收治或者拖延治疗。

第三十八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除定点医疗机构承担救治任务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指定有条件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符合消毒隔离要求的专科门诊。

第三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个人和专业技术机构应当依法做好医疗废物和其它危险废弃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工作。隔离控制区内的生活垃圾和受污染的土壤、物品等应当作为危险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

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医疗废物和其它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鼠疫、霍乱、炭疽病人及其它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人死亡后,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由民政部门负责就地火化。其他传染病病人死亡后,对其尸体的处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依法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第四十一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其他人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配备必需的防护设施设备、用品。

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穿戴有效的防护衣具,携带相关安全警示仪器设备。

第四十二条  县政府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伤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因突发事件致病、致伤人员确实无力支付医疗机构救治费用而导致欠费的,县政府要对医疗机构按实补助。

第四十三条  违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有关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县政府发出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抄送:县委各部门,人大、政协办,人武部,法院,检察院,各群团。

─────────────────────────────────────────────────

新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10月9印发

─────────────────────────────────────────────────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新昌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xinchangxian/20210603/24238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