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小学上学时间,保证小学生睡眠时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18年上半年起在城区小学低段一、二年级实施弹性上学改革。具体事项如下:
一、实施弹性上学改革学校
实验小学、青年路小学、南明小学、城西小学、城东小学、南岩小学、七星小学、礼泉小学,南瑞实验学校与育蕾学校可参照实施。
二、实施弹性上学改革相关要求
(一)合理安排小学作息时间
1.适当推迟上学时间。小学实施弹性上学后,原则上要适当推迟上学时间。学校设定的学生到校时间区段应体现在作息时间表上,学生可在该时间区段内自由选择到校时间。各小学可根据年段、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上学时间,其中小学低年级要求学生最迟到校时间夏季不得早于8:00,秋冬季还应适当延迟,家校配合努力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
2.科学设置早上上课时间。继续严格执行中小学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的规定,其中小学低年级早上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各小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早上上课时间。
3.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在严格执行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26 标准课时、三至六年级30标准课时的设置标准前提下,各小学要按照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借鉴宁波、拱墅、江山等地的做法,上午可安排4课时或3课时,每课时教学时间可40分钟或35分钟,也可“长短课”相结合。
4.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包括国家规定的课时时间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早自修、社团活动、作业整理等时间,不包括学生就餐、午休、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时间和面向部分学生的托管服务等时间。推迟上学后,在不突破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放学时间可相应延迟。
(二)把握好实施弹性上学的重点环节
1.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学校实施弹性上学前要向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作充分的调查摸底,了解意向,掌握情况。实施弹性上学的学校需全面了解每位家长对推迟送孩子上学的接受情况,并梳理出不能推迟上学的学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