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行政村:
为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根据《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7〕12号)、《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金委办发〔2017〕14号)、《关于印发浙江省2017年度河长制长效机制考评细则的通知》(浙治水办发〔2017〕21号)和《关于印发《武义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武治水办〔2017〕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治水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构建党政同责、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水岸同治、监管严格的治水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等主要任务,全面完善河长制体系。
二、目标任务
2017年6月底前,建立健全乡、村二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全覆盖,并延伸到沟、渠、溪、塘等小微水体。
到2017年底,按照《武义县劣Ⅴ类水剿灭实施方案》、《大田乡劣Ⅴ类水剿灭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追寇战,实现“干支流水质全达标,支流断面灭IV类,沟渠池塘剿劣Ⅴ”。
到2020年,全面完成乡级及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实现县级及以上河道基本无违法建筑物。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保持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水体洁净,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
1.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和畜禽养殖区域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制度。2017年6月底前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全部实现在线智能化防控并纳入当地监管平台。到2020年全县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以上。
2017年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到95%,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逐步实现乡、村环卫一体化。。
2.排污口整治。全面清理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入河排污口、保留的排污口、雨排口全部设置规范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完成河排水(污)口全部录入县管理系统,并将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列入基层河长履职巡查的重点内容。2017年,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公布依法依规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名单信息。到2020年,完成重要江河入河湖排污口设置规划,全面取缔和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河排污口。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源保护。建立饮水水源安全保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预案,采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物理或生物隔离,创建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
1.强化水环境目标。按照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到2017年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到2020年,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
2.巩固“清三河”成效。强化“清三河”长效机制的执行力度,严防垃圾河、黑河、臭河反弹。全面实施“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不断加强河湖水面保洁工作,保持河湖塘渠各类水体洁净。2017年,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乡级以上河道保洁全覆盖并基本实现小微水体保洁全覆盖。
(三)加强水生态修复
1.提高水系流畅能力。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高水系的循环流动,恢复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