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行政村,规模养殖场:
根据省、市、县动物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为扎实开展我乡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和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置的方针和“预防为主”的原则,严防死守,打好非洲猪瘟的狙击战,全面落实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现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大田乡秋季重大动物防疫防控行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一)免疫密度和质量。对本乡各村、规模饲养场的所有畜禽进行一次疫情普查摸底,全面开展集中免疫行动。重点做好新补栏、超过免疫期的或即将超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补免工作,对生猪的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二次免疫,务必使规模养殖场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密度常年达到100%,散养畜禽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存栏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猪牛羊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各村、规模饲养场在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的同时,要抓好新城疫、狂犬病、猪丹毒、仔猪腹泻、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猪伪狂犬病、羊痘等其它动物的免疫工作。
(二)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全力开展十查行动,继续加强对重点区域、高危场所的疫情排查力度。暂停省外生猪调入备案报验,暂停我县生猪调出外省。严禁泔水饲喂生猪,突出加强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
(三)动物追溯体系建设。以我县创建“农产品生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对辖区内养殖场进行全面彻底排查,消除隐患。大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溯源管理系统,做好生猪耳标的管理,畜主申领时要按照其实际存栏量进行审核发放,要求规模养殖场必须做到养殖生产档案记录完整,按规定佩戴生猪耳标。
(四)动物检疫。切实加强活畜禽调运管理,按“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规范畜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申报、受理、出证等行为,加快推进畜牧智慧云平台应用,动物检疫人员要严守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恪守“四个不准”并做好检疫记录。生猪产地检疫要求生猪尿样“瘦肉精”检测,检查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与休药期执行情况 ,台账记录与耳标佩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