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社区、城区(郊)经济合作社、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巩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任务、标准和工作内容,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作用,特制定《壶山街道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武义县壶山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9年8月8日
为进一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根据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武义县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扫黄打非发〔2019〕1号)文件要求,现结合辖区实际,特制定《壶山街道推进“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基层“扫黄打非”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意识形态责任制在基层的落实,抵御有害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侵蚀,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夯实基层意识形态安全的根基。
(二)工作目标。到2019年底前,按各社区、村(社)设有“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学校、快递、物流、印刷、出版物批销、网站等与“扫黄打非”工作关系密切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设有“扫黄打非”联络站的要求,基本建成覆盖全辖区的基层“扫黄打非”站点,基本形成有办公条件、有骨干队伍、有相关制度、有依托平台、有工作经费、有宣传阵地、有举报电话、有工作台账的体制机制保障。2019年底前完成全部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
成立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领导组。
组 长:曹锦勋壶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李 臻壶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成员:项 跃、颜骏飞、卢晓柯、连国平、钟旭阳、潘肖军、陈海江、胡 彬、项 俊、陶春央、朱董献、何航君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航君
成员:傅 俊、李迎帅、吴武红、何建国、吴陈燕
三、建设标准和工作规范
(一)站点设立
全街道8个社区、11个城区(郊)经济合作社、12个村均应设立“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在街道设立“扫黄打非”工作站,在各社区、村(社)设立“扫黄打非”联络点。
(二)配置标准
“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面向群众和社会作出公开展示和承诺。
1.设置“扫黄打非”标牌。街道在办公场所设“扫黄打非”工作站,各社区、村(社)在办公场所设“扫黄打非”联络点。
2.组织机构上墙。公开悬挂展示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分工以及联系方式。
3.工作职责上墙。公开展示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主要职责任务。
4.工作制度上墙。公开展示本辖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的主要工作制度和要求。
5.宣传有阵地。基层站点应设立相对固定、面向群众的“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在显要位置展示“扫黄打非”工作标语和公益广告,有条件的社区、村(社)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
6.举报有渠道。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或其他接受举报监督的网站、通信工具等,有人员负责受理和反馈。
(三)队伍健全
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应着力打造好、发挥好三支队伍的作用。
1.专职“扫黄打非”队伍。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各社区、村(社)分管“扫黄打非”的负责人以及具体从事“扫黄打非”工作人员。
2.兼职的“扫黄打非”队伍。各社区、村(社)负责办公室、文明创建、宣传、综治、派出所民警、文化站工作人员等。
3.群众和志愿者队伍。包括“扫黄打非”监督员、信息员、网格员、联络员以及“扫黄打非”志愿者。
各社区、村(社)要采取集中培训或以会代训的方式开展 “扫黄打非”工作培训, 到2019年底前完成基层“扫黄打非”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四)职责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