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上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执法进社区制度
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城管执法向社区延伸,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共管的良好氛围,创造社区“舒适、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结合实际,特制订城管执法进社区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城管执法进社区,优质服务创满意”为主题,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积极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为宗旨,以“让社区更美,让群众更满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城管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使城管队伍形象得到提升,执法氛围得到改善,社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工作宗旨
建立为人民群众提供“快速、优质、高效”服务的网络;形成积极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机制;力争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有事必帮、有诉必处”的服务承诺。
以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加强社区管理为切入点,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形成行政推动、大众参与的管理网络,着力清除城市管理工作“盲区”,开创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三、工作职责
辖区内每个社区派一名城管联络员,社区城管联络员主要履行好以下职责:
1、处理问题。社区城管联络员作为该社区联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社区和社区群众提出的涉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范围内的各类违法违章问题进行及时调处。
2、协调矛盾。对社区和社区群众提出的不属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能范围内的各类违法违章问题,进行政策解释及时协调或移交相关部门共同处理。
3、宣传教育。利用城管执法进社区这一平台,积极向社区群众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讲城市管理相关政策,讲解行政执法局管理城市职能,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城市管理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参与创建。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类创建活动,主动出谋划策,为创建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
5、排忧解难。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工作措施
为确保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五个一”:
1、一块社区服务联系牌。为每位社区联络员制作一块社区服务联系牌,将社区联络员的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都在责任社区办公地点上墙公示,方便社区与联络员之间的日常联系。
2、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为加强社区联络员与居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每位社区联络员印制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以小小联系卡,畅通社区居民群众的反映渠道,在市民和执法部门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方便群众投诉举报。
3、一册宣传资料。每位社区联络员首次到社区时,在社区放置一册有关城管执法的宣传资料,便于社区群众了解行政执法局的工作职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增进社区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增强社区群众的法制意识,促使广大社区群众理解和支持城管执法工作,主动制止违反城管法律法规的行为,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
4、一本工作台帐。向每个社区联络员发放一本《社情日记》,社区联络员每周一次(把每周一作为社区回访日)进社区联系工作时随身携带,听取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意见,收集和采纳合理化建议,并及时作好记录。对社区和社区群众通过电话反映的问题,以及处理结果同样要求记录在册。
5、一份意见反馈表。为确保社区联络员切实履行职责,每季度由社区填写“意见反馈表”,反馈该社区联络员履行职责、为民服务情况的意见。
五、执行时间
春节前各中队准备(思想、硬件、人员),春节后具体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
六、工作要求
1、树立执法形象。社区联络员进社区执行公务时必须既严格又文明,依法办事、文明执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说执法忌语,树立城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2、做到“六个字”。即社区信息“清”,法规宣传“透”,社区联系“勤”,执法标准“严”,为民服务“亲”,与社区群众关系“紧”,充分发挥城管联络员的作用,把社区城管执法工作做好、做实、做到家。
3、牢记服务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接社区和群众举报后,快速反应,20分钟内赶赴现场处理。
4、实践服务承诺。围绕“执法为民、主动服务”的理念,能办的事情立即办;不能办的事情协助办,并在三个工作日提出解决的意见。
5、加强督查考核。城管执法进社区制度执行情况作为日常督查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 上一篇:上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 下一篇:上虞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