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开展《驿亭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行政村:
为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和健全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根据虞政办发(2007)209号文件《上虞市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实施方案》和虞防指(2008)1号文件的要求,我镇被列入今年实施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现将《驿亭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驿亭镇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抄送:市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
驿亭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镇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按照“动物防疫法”和规范化要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着长效机制不健全,防疫规范化程度不高,给我镇提升动物防疫工作带来困难和压力,为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全我镇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镇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推进乡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措施。根据《上虞市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方案》和虞防指(2008)1号《关于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我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创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针对当前基层动物防疫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以通过创建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为抓手,全面提升我镇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整体防控能力,严防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争取到年底通过上虞市动物防疫示范乡镇的验收,重大动物防控工作做到“五个化”,即:管理信息化、免疫规范化、检疫程序化、饲养标准化、疫情处理法制化。
(一)管理信息化:在动物免疫、检疫、流通监管、疫情监测、畜产品安全管理等环节,镇村两级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镇设有专人专用的电脑网络系统,普及使用农民信箱,规模化养殖场农民信箱使用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场农民信箱使用率达到80%以上,提高动物防疫管理水平。
(二)免疫规范化:落实强制免疫工作计划,实行按规定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操作。禽流感、猪瘟、口蹄疫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免疫密度达到80%以上,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5%以上,生猪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
(三)检疫程序化: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等检疫工作按法定的程序、流程和标准实验。其中产地检疫:规模化养殖场检疫到位率达100%,散养户检疫到位率达85%以上。外地动物调入必须查验市级调运证明,做到检疫工作无差错、无事故、无投诉。
(四)饲养标准化:加强技术指导,引导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模式饲养畜禽。完善饲养动物防疫条件,健全生产档案及建立动物防疫档案,兽药使用档案。提高畜禽产地、产品标准,逐步提升“阿文山鸡”品牌。
(五)疫情处理法制化:主要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报告、应急处理、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驿亭镇重大动物防疫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要求给予认真执行。全镇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点一个(地点另定),加强对病死畜禽的管理工作。对病死动物的处理按照《畜禽病害肉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执行。
三、建设内容
(一)防疫队伍建设
1、镇动物防疫领导机构,建立镇动物防疫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农业、文卫副镇长任副总指挥,党政办、农技中心、社会事务办、综治办、卫生院等10人组成指挥部人员。
2、加强动物免疫监督和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按动物防控工作要求落实人员到岗到位,落实办公场所,落实动物免疫经费。
3、加强疫情测报员队伍的建设,健全镇、村两级疫情动物测报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实行月补贴年考核,落实16名村测报员工作经费。
(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1、疫苗冷链系统建设。配备动物免疫疫苗专用冻藏箱一只,便携式手提保温箱2只,并设专用房屋1间。
2、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建设。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病死动物集中处理场所。
3、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建设一个动物防疫网络信息系统,镇需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各一台,落实专人专机,并配备档案柜1只,村也应配备电脑、电话,对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和畜产品安全动态实行网络化管理。
4、动物疫病和畜产品检测设备配置。配备动物疫病检测抽样设备和畜产品安全检测抽样设备各一套,喷雾消毒设备一套。
5、畜禽标识管理设备。镇动物防疫员和5家规模养殖场配备耳标钳、二维码识读器各1套。
(三)防疫规章制度建设
1、动物防疫责任村级考核办法。镇政府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镇对行政村年度责任考核,对动物防疫员和村级动物疫情测报员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动物防疫联场带户责任制。镇机关干部与规模养殖场防疫工作联场带户责任制。
3、动物防疫经费保障制度。落实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疫情检查、扑疫所需经费。建立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并年度纳入镇财政预算。
4、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工作档案、畜禽标识管理档案、疫苗使用档案、规模场(户)防疫档案,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5、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疫苗领用、保管和发放管理制度。
6、防疫报表管理制度。建立动物防疫各类报表上报制度。
(四)规范生猪产地检疫管理制度
1、加强对养猪场户宣传产地检疫知识以及实施意义,增强其报检意识。
2、明确检疫员责任:常年存栏50头以上猪场由镇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员定期到场检疫;散养户由各包片兽医负责,及时到户进行检疫。并按虞政办发(2007)265号文件规定收取生猪产检费2元/头。
3、每月初按时上报上月产地检疫报表,结清产检费。
四、实施步骤
动物防疫规范化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4-5月份创建准备,第二阶段6-7月份组织宣传、调查核实,第三阶段8-10月份创建实施,第四阶段11-12月查漏补缺,总结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成立镇动物防疫规范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丁新安,副组长:马利青、谢江军,成员:杜叔、农办主任(现缺)、罗惠红、袁兴祥、罗新岳、陈建华、王鑫炎,办公室主任由农办主任兼任,办公室设在镇农技信息中心,下设四个组:防疫督查组、技术指导组、资料信息组、物资保障组。电话:82416009、82415698。
(二)加强业务连接。在市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下,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制订相关工作责任制,及时解决存在不足,对工作开展进度情况及时上报。
(三)加强经费投入,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经费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计划。
投入预算:(1)购置冷藏设备及配套设施1套,计0.5万元;(2)建设无害化集中处理池1个,计15万元;(3)配备电脑设备17套,计10万元;(4)配置耳标钳、二维码识读器、保温箱、抽样设备各6套,计3万元;(5)镇兽医站设施建设,计1.5万元;(6)购置扑疫等物资,计1万元;(7)安排镇动物免疫工作经费和免疫死亡补助费合计6万元,总计投入资金为37万元。
经费来源:镇自筹27万元,争取市以奖代补10万元。
(四)加强培训和交流。每季召开村级测报员、畜禽养殖大户工作例会,加强培训和交流。利用农民信箱每周发布信息一至二条,每月向畜禽大户通报畜牧养殖和疾病防治新技术等信息。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技术鉴定、绿色证书认证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交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引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能力。
(五)加强责任追究。建设和完善巡查、通报、督办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促使防疫工作落实,对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市、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