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功能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根据省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扩面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分类效益综合评价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目标,以综合考评、实绩排序、分类施策为主要内容,建立分类分档、公开排序、动态管理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配套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配置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以“资源占用产出论英雄”为导向的促转型机制,加快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主体原则。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发挥企业在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对企业发展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综合评价,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2.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分类实施差别化政策,倒逼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企业转型,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
3.坚持分步实施原则。正确处理好稳增长和促转型的关系,在对象选择上,要有序推进、逐步扩面;在指标设置上,要先易后难,合理推进,注重可操作性;在措施落实上,要循序渐进,合理把握政策力度。
(三)主要目标。
2015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用电量在20万度以上的规下企业实施分类综合评价;2016年,增加10万度以上、20万度以下规下企业纳入分类综合评价;2017年,完成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用电量5万度以上规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全面建立与完善电税、电产、用地、产出、排放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推动“小升规”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机制
(一)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及权重。以单位电税比、单位电产比、单位用地税收、单位用地产出、单位排放产出为计算依据,科学设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指标的设置要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数据来源应真实可靠、简便可行;权重的设置要有导向性和科学性,体现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二)做好企业评价和分类。在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评价方法,以年度为周期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工作。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分行业分别进行排序,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A类为重点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B类为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C类为帮扶整治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的企业;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
(三)加强动态管理。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指标基准值根据发展情况实施动态调整,每年视情修订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办法。逐步推进经信、统计、环保、国土资源、税务、电力等部门涉企数据的共享,建立和完善企业综合效益评价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三、落实差别化政策措施
(一)做大做强A类企业。加大对A类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用水、融资等发展要素,减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享受优惠的排污权、用能政策。优先安排申报机器换人、“两化”融合、“三名”培育等试点示范项目;优先支持企业建成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优先享受技改补助和重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优先享受政府人才引留政策;优先申报国家、省项目,政府质量奖和各级各类名牌产品和商标。
(二)提升发展B类企业。加大对B类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节地挖潜,兼并重组,实施零土地技改等多种方式提高资源占用产出比。执行常规的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能、排污权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政策。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