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A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文件
平农经〔2017〕71-3号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9号提案的答复
宋珠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抓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建议》已由市政府批转我局办理,谢谢您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认真研究,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的共同努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
目前我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流通领域“前移”至各个生产基地,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力度,实现了上市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从源头上保证了上市农产品的安全。目前,我市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为龙头,8个镇街道、16个农贸市场、9个生产配送基地(单位)检测室为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测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不仅如此,我市还建成了平湖市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库,并将138家规模以上生产主体纳入主体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全市42家农业主体应用了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进行二维码追溯,只要扫一扫农产品上的二维码,就可看到该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基地等信息,大大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安全水平。如何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为此2016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制定了《平湖市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市)实施方案》(平政办发〔2016〕97号),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成立放心县(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市委市政府与食安办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部门和镇街道再通过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等形式,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科站、村和生产主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以“三大一严”行动为抓手,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强化对种植(养殖)、农业投入品环节的执法监管。2016年我市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84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场、畜禽养殖场(户)等各类主体6092家次。不断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9起,处罚没款7.31万元。最近,农业执法荣获农业部表彰的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
三、监测力度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四级检测网络体系作用,不断加大检验检测力度,2016年全市快速检测各类农产品94210批次(包括市场环节),合格率99.93%。开展各级各类定量抽检,部级10批次;省级抽检121批次;嘉兴市级抽检170批次,全部合格;平湖市级定量抽检411批次,完成计划数的102.72%,合格率为98.54%。完成农业投入品抽检省级70批次、平湖市级100批次全部合格。
四、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推广应用力度,新制定并成功发布平湖市地方农业标准4个,目前全市累计3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67.63%,成为嘉兴市首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市)。狠抓“三品一标”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共有无公害农产品169个、绿色食品19个,建成省级无公害基地150个、面积达到25.9万亩。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42家农业主体应用省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大大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安全水平。
五、工作氛围更加浓厚。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农村经济信息网、农民信箱、12316为农服务中心等载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的工作宣传。加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发放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和禁用渔药清单24768份,培训人员3578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关注、共同参与并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氛围。
2017年我们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第一责任。
二、确保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监督抽检不合格农产品处置率达到100%,本市生产的农产品未被省、部级监测使用禁用药物超标,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制修订主要优势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或生产模式图,标准化模式图入社(场、企)率达90%以上,确保年内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66%以上。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测网络,市、镇街道两级快速检测室实行对外免费开放,每个镇街道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不少于400批次,市级全年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达到400批次以上。
五、建立“三安”(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与公安)联动工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农业投入品年检测数达到100批次以上,确保假劣农资案件、非法添加禁用物质行为和假冒“三品一标”产品行为的查处率达到100%,符合移送条件的案件移送率达到100%。
六、建设完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全市90%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可追溯,70%以上农资店应用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
七、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追溯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2017年城区农贸市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成率达到95%以上。
八、构建多元化宣传培训模式,营造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达到75%及以上。
宋珠英委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我市将“食品安全监测网络提升项目”列入了十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监测网络”也是“民生共享”工程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
2017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