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平湖市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行动组文件
平美组发〔2017〕10号 签发人:胡水良
2017年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工作中期
评估分析报告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
为全面掌握19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情况和各镇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情况,根据《平湖市深化“金平湖•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工作要求和《平湖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整治村创建考核验收办法》,经市美丽村庄专项行动组研究同意,7月25-26日,市美丽村庄专项行动组办公室组织市相关责任单位,邀请市委督考办环境整治工程专项督查组和市人大农业农村工委,开展了一次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中期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评估对象
当湖街道:金家村、虹霓村;
新埭镇:鱼圻塘村、兴旺村、姚浜村;
新仓镇:三叉河村、石路村、秦沙村;
独山港镇:优胜村、赵家桥村;
广陈镇:高新村、山塘村、龙萌村;
林埭镇:保丰村、徐家埭村;
钟埭街道:钟埭村、大力村;
曹桥街道:野马村、马厩村。
二、评估方法
全面对照《平湖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整治村创建考核验收办法》,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踏看、查阅资料、综合评分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估:
(一)听取汇报。以镇街道为单位,集中听取精品村创建村、镇街道工作汇报,主要听取工作机制、项目管理、要素保障、问题困难、工作计划等方面内容。
(二)实地踏看。在各精品村创建村项目库中随机抽取3个已开工时间的项目,赴项目建设点现场踏看项目进度、建设质量、建设成效等。同时对沿路沿线节点打造、长效管护、三乱整治、建设氛围等开展现场检查。
(三)查阅资料。按照《关于做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台账资料收集归档的通知》(平美组办发〔2017〕8号),查阅各精品村创建村各类评价指标证明材料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台账资料收集归档情况。
(四)综合评分。按照《平湖市美丽乡村精品村评价计分表》,先由村自评、镇初评,再由各评估小组根据自评、初评及现场检查情况,对精品村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公正赋分评价。
三、总体分析
(一)建设成效
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顺畅、氛围浓厚,项目推进有序、有力,精品节点亮点纷呈,19个精品村建设绩效总体良好。具体体现在:
1.规划编制基本完成。19个精品村均编制完成了《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设计)》。
2.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
3.环境整治效果明显。12个创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率达到90%以上(7个未达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区域“三乱”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村庄绿化完成年度任务116.7%,创建村基本完成了一条美丽通道和一条美丽河道的建设,被《今日关注》曝光的点位均已整改到位,创建村均无明显“两违”和新增“两违”现象。
4.精品节点不断涌现。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建设,部分精品村创建村按照规划设计,初步建成了一批精品节点,如花海优胜、七彩金虹、樱花小镇、多彩石路、风情三叉河、戴王浜乡村园、生态余泾港、大力城市后花园、清溪景区等精品节点纷纷呈现;山塘、兴旺、保丰、赵家桥、祥中、鱼圻塘、马厩等一批精品节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美丽乡村向乡村旅游加速融合。
5.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根据精品村建设和A级村庄型景区创建要求,各创建村都将配套设施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干道路绿化、亮化基本到位,一批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中,三产融合发展的配套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6.优美庭院持续发力。据
7.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各精品村创建村重视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正在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优美庭院创建、公共区域管护等逐步纳入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体系。
(二)存在问题
1.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部分镇街道、村项目开工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别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开工后处于停工状态。个别创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率和优美庭院覆盖率离考核验收指标有较大差距。
2.土地要素保障不充分。个别精品村创建村受土地指标约束,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项目无法落地。
3.建设施工与规划设计不一致。一是规划设计单位跟不上建设需求,影响精品村创建村项目设计等前期进度;二是个别规划设计方案与农村实际脱节,项目设计标准过高;三是规划执行不到位,由于政策处理、业主理念和施工单位技术力量等因素,造成了个别节点建设效果与规划效果不一致。
4.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高温季节绿化养护不到位,绿化死株现象较为普遍;“三乱”整治虽基本完成,但后期管护没有及时跟进,部分村庄道路两边、新社区绿化带等区域杂草丛生,影响整体环境。部分精品村创建村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
5.资料归档不齐全。部分项目缺少立项批文、镇街道党委政府和人大集体决策、村级民主决策等资料,部分项目的测绘资料、施工和监理日志、变更联系单等工程施工记录不齐全,将影响后期项目验收和审计等工作。
6.产乡融合发展不明显。 “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不明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偏少;历史文化挖掘和利用水平不高,村庄的文化内涵表现不足;新型业态培育引导力度不够。
四、个体分析
(一)当湖街道
特色亮点:美丽乡村风景线西线当湖段建设进度快、亮点多,效果明显。
存在不足:由于城市控规、征迁计划等因素,精品村创建村项目开工率较低,建设进度较慢。
1.金家村:
特色亮点:该村环境面貌整洁有序,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较好,村内建有省五星级农家乐经营点金稼园农庄,“七彩金虹”贯穿境内,目前已开始成为平湖休闲观光的重要节点。
存在不足:项目开工率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历史文化挖掘和利用不够,乡村历史和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2.虹霓村:
特色亮点:村庄和小集镇环境面貌总体较好,村内服装产业特色明显,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齐全。
存在不足:精品村规划完成较迟,导致项目开工率低;和合浜自然村落内外地租户较多,房前屋后仍有乱堆放现象,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优美庭院”覆盖率较低。
(二)新埭镇
特色亮点:前期准备工作细致周全,项目方案、设计、招投标等流程规范;部分整治村建设力度大。
存在不足:项目总体推进速度慢,部分开工项目因施工、设计与业主衔接不到位,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兴旺村:
特色亮点:环境面貌总体整洁有序,自然村落保留点毛家圩环境基础较好,江南水乡韵味浓厚,成效明显;村下设推进组、管理组、督查组三个工程小组,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新型农业发展强劲,农产品品种丰富,“一村一品”特色鲜明。
存在不足:农耕文化特色展示馆建设进度较慢;村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好,但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新型业态培育需进一步加快。
2.鱼圻塘村
特色亮点: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活动享誉周边;游客接待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正在有序推进中;“农庄型”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
存在不足:因小城镇整治任务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前期衔接不到位,导致精品村项目申报数量偏少,推进速度偏慢,影响了整体建设进度和形象效果。
3.姚浜村
特色亮点:绿化丰富、农业循环经济特色明显;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建立项目管理、长效管护、村民自治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工作重点明确,主抓道路环境、优美庭院、主要节点以及产业融合等。
存在不足:村庄结构单一、农户较少;设计与施工衔接不到位,项目建设整体偏慢;因涉及整村搬迁计划等因素,部分项目应加快调整。
(三)新仓镇
特色亮点:体制机制健全,项目开工率高,精品村主题明确,规划设计较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整体到位,“三乱”整治基本到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全覆盖。
存在不足:精品村之间建设不平衡。
1.三叉河村
特色亮点:总体形象较好,体制机制健全,规划主题明确,项目建设较快,群众参与度高,长效管护到位。
存在问题:产业融合项目缺乏,“风情三叉河”业态导入不够;项目建设台账资料相对比较欠缺。
2.秦沙村
特色亮点:规划主题明确,三次产业基础较好。
存在问题:部分项目要素保障不充分;法华寺停车场和眉家桥农民公园涉及土地指标未落实而无法开工;个别项目超概算建设;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运作不畅。
3.石路村
特色亮点:规划主题明确,机制体制健全,项目建设推进较快,长效管护落实到位,农业产业基础较好,优美庭院示范户覆盖率高。
存在问题:多彩石路美丽通道沿线的产业基地较多,但与乡村旅游或休闲农业的整体策划和统筹还不够,农耕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乐、采摘游等新型业态培育有等进一步加强。
(四)独山港镇
特色亮点:机制体制较为健全,档案资料较为完整,项目进度较快。精品村建设主题明确,建设质量和日常管理总体较好。
存在不足:镇级规划尚未完成,产业项目支撑薄弱。
1.优胜村
特色亮点:总体形象较好,项目进度较快,机制体制健全,规划设计主题明确,台账资料较为齐全,“三乱”整治、项目建设质量和日常管理总体比较到位,优美庭院覆盖率较高。
存在不足:产业发展较为欠缺,原因在于中山路以南属城镇建设区范围,北面一部分在独山港港区规划内,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制。个别项目因前期项目政策处理等原因没有及时开工。
2.赵家桥村
特色亮点:发展方向明确,规划主题鲜明,项目建设及工作推进较快,环境长效保洁比较好,体制机制健全。
存在问题:优美庭院覆盖率偏低;个别项目因土地规划限制无法及时开工;航空科普基地产业项目进展慢。
(五)广陈镇
特色亮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顺畅思路清晰,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入围招标,加快项目建设前期准备,总体开工率较高。建立镇、村、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群,实时与实地会商相结合因地制宜深化项目细节,协调顺利有利于项目推进。
存在不足:因土地等要素保障没有到位,导致停车场等个别项目未能按时开工;优美庭院示范户覆盖率较低;美丽经济、美丽产业较欠缺。
1.山塘村
特色亮点:项目开工率高,美丽乡村建设与集镇环境整治有机结合,项目主题突出、前期准备充分、现已全面启动,样板先行有利于整体有序推进。
存在不足:开工项目进度不快,“明月山塘”整体出彩不够;优美庭院建设有样板,但扩面工作未到位;“三乱”整治须加快推进。
2.龙萌村
特色亮点:开工项目进度较快,入口形象改善特别明显,整体形象较好。
存在不足:部分项目未启动建设。蓝城项目区以外的自然村落整体形象未显现,房前屋后绿化及农村新社区整体形象需进一步提升。
3.高新村
特色亮点:基础较好,戴王浜管护基本到位整体形象尚可。存在不足:村部周边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高久浜自
然村落保留点项目进度慢,未启动项目较多。花卉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滞后。
(六)林埭镇
特色亮点: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架构健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较好。
存在不足:项目开工率偏低,村庄环境整治进展不快,项目管理力量需进一步加强。
1.徐家埭村
特色亮点:摇快船等民俗文化与美丽乡村结合的较好;新型农业项目发展较快,美丽田园建设效果明显。
存在不足:项目开工率较低,村庄和小集镇周边环境较差,优美庭院创建比率偏低;农民公园项目绿化建设档次较低,地面硬化面积过大。
2.保丰村
特色亮点:规划建设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长池沿节点提升效果明显,乡村历史文化挖掘、利用工作有特色。
存在不足:优美庭院创建覆盖率较低;“一村一品”特色不明显,花卉苗木产业有一定基础,但需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
(七)钟埭街道
特色亮点:工作机制健全,规划引领作用发挥好,建设资金投入大,项目建设进度快,项目启动率和完工率高,美丽乡村示范镇和精品村建设总体形象佳,优美庭院创建成效显著。
存在不足:少部分项目因客观原因未启动或暂停工,业态培育和“农旅文”融合发展尚有不足。
1.大力村
特色亮点:实施项目领办制,干部群众干劲足,建设力度大,整体形象好,优美庭院创建率高。
存在不足:新社区建设硬质铺装相对过多,后期建设应重视增加绿量;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旅游标识等建设须加快进度;城市后花园的功能尚未体现。
2.钟埭村
特色亮点:总体进度快、集镇和自然村落的整治基本完成,精品节点形象较好。
存在不足:新社区“三乱”整治推进较慢,尚有部分项目未启动,沿八定公路周边产业布局需进一步明确。
(八)曹桥街道
特色亮点:工作机制健全,率先开展路长制,农村环境卫生、绿化等责任到人;镇村两级工作氛围较浓厚,农村环境整治进度较快;优美庭院创建成效较明显。
存在不足: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稍有脱节,开工项目因客观原因停工较多,新增亮点较少,整体形象一般。
1.马厩村
特色亮点:立面粉刷工程涉及范围较大,效果较好;龙王村浜、王家浜节点规划设计较合理。
存在不足:总体进度偏慢,小集镇综合整治速度较慢,规划核心区建设原地踏步;新社区及道路边杂草较多;村道绿化管护不到位。
2.野马村
特色亮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优美庭院创建率达到90%以上;生态河道建设效果明显;基础较好,项目开工项率较高。
存在不足:项目台账资料不够齐全;土地流转后的产业项目档次较低,已有的产业基地形象不佳。
五、综合排名
根据村自评、镇街道初评、评估小组综合评判,全市19个精品村创建村中期评估得分及排名结果如下:
名 次 |
村 名 |
得 分 |
1 |
石路村 |
97.4 |
2 |
大力村 |
96.1 |
3 |
三叉河村 |
96.0 |
4 |
优胜村 |
95.5 |
5 |
山塘村 |
95.0 |
6 |
野马村 |
94.5 |
7 |
钟埭村 |
92.9 |
8 |
马厩村 |
92.1 |
9 |
龙萌村 |
92.1 |
10 |
保丰村 |
89.9 |
11 |
赵家桥村 |
89.4 |
12 |
高新村 |
88.4 |
13 |
兴旺村 |
87.9 |
14 |
金家村 |
87.1 |
15 |
徐家埭村 |
86.2 |
16 |
鱼圻塘 |
85.6 |
17 |
秦沙村 |
85.2 |
18 |
姚浜村 |
85.1 |
19 |
虹霓村 |
85.0 |
六、意见建议
根据本次中期评估,结合项目建设周巡查和示范创建月度检查情况,美村办提出以下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根据《关于做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调整工作的通知》(平美组办发﹝2017﹞15号),各镇街道及时组织开展项目调整工作,进一步修正完善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库。
(二)精品村创建对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因示范镇创建需要调整的精品村采取一事一议。
(三)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统筹力度,原则上以镇街道内部挖潜为主,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项目建设;各建设主体要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将增减挂钩指标优先保障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四)继续加强项目日常巡查力度,督进度、查质量、看效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度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完成。针对本次评估和历次检查发现的项目质量问题,各项目建设主体及时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及相关部门(单位)召开协调会,提出解决方案,市美村办加强现场指导。
(五)加强高温季节绿化管护,做好补植、修剪、浇水等养护工作,及时清理杂草、杂物,确保绿化植物正常生长。
(六)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加快竣工项目验收和资金结算,确保专款专用。
(七)重视档案管理,镇、村要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全程档案管理和资料归集工作。针对资料归档普遍不够规范的现状,市美村办组织召开一次档案管理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预防年底应付性整理,从而影响项目验收和审计。
(八)加快产乡融合发展,加强区域性土地流转、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农旅融合新型业态培育力度;加快2017年度美丽经济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加快美丽产业向美丽经济转化,不断提高产乡融合发展水平。
(九)加快优美庭院示范户创建工作,各精品村创建村要对照精品村洁化序化覆盖率90%、优美庭院示范户覆盖率60%的标准查漏补缺,加快农户庭院环境洁化、序化、绿化、美化。
(十)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精品村建设必须结合村域历史文化特色,加强文化礼堂、乡村记忆馆等载体建设,挖掘历史遗存,传承民俗民风,讲好乡村故事。
(十一)重视《今日关注》栏目的曝光监督作用,凡有2次以上受到《今日关注》问题曝光的村(以环境工程指挥部交办单为准),视为示范创建考核前置指标“三乱整治情况”不合格。
(十二)重视宣传引导工作,美丽乡村建设要重视群众参与度,充分发挥村两委、党员骨干、村民代表、乡贤等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同时,要及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金平湖·美丽乡村”知晓度和美誉度。
平湖市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行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