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街道社会事业办,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平湖市2018年民政(社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平湖市民政局
2018年3月19日
平湖市2018年民政(社会)工作要点
2018年,平湖市民政(社会)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有关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省市民政会议提出的“四个年”活动、“411专项行动”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养老服务更优、社会救助更准、三社联动更深、双拥优抚更实、专项事务服务更细”为目标,确保全市民政(社会)工作继续走在嘉兴市前列。具体工作举措为:
一、围绕民生福祉,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持续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全省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突出社会化参与,加大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和社工培育力度,有选择性引入优质为老服务商加盟,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统一。支持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全面承接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工作,确保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累计达到4家以上,3A级以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行管理达到100%。
2.加快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金色年华老年公寓(市老年公寓三期)项目建设、市老年公寓修缮工程。持续推进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全力推进新仓、新埭、当湖、钟埭等养老服务中心按计划高质量完成改造扩建工程。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精心指导民办彩虹养老机构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全年新增3A级以上照料中心8家。
3.有效拓展智慧养老服务效能。以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为总抓手,以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为总平台,以当湖、钟埭、曹桥三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街道为载体,辐射带动全市各镇。重点将智慧养老系统和服务延伸到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家庭,实现养老服务的网络化智慧化监管、老年人求助的24小时及时响应和老年人居家安全的全天候不间断看护,有效提升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效率和水平。
4.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能力水平。继续探索村社区嵌入式微型养老机构建设,建成2家以上的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探索乡村邻里互助、共建老年食堂、建设中央厨房、引入社会力量、完善为老服务智能订餐系统等举措,扩大助餐服务范围,力争助餐服务覆盖面超过50%的城乡社区。通过实施对政府养老服务补贴对象的再评估,细化为老服务“菜单”等举措,不断提升助浴、助洁、助购、助医等专业化为老服务水平。通过养老机构入驻医疗机构、设置护理站或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促使我市养老机构、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医养结合率达100%以上。扎实做好养老机构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为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保驾护航。试点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认真落实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5.积极开展老年友好城市创建。围绕第二轮全省“老年友好城市”创建,全面完善为老服务工作体系。通过优化15-20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抓好养老机构安全、实施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举办助老济困送温暖活动等,大力改善我市城乡社区老年居住环境,持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深化开展孤困老人暖巢行动,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会工作职能,充实“红色同心圆”空巢老人服务队,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强城乡老年人协会建设,引导支持老年人协会积极开展“银龄互助”等为老服务活动。
二、围绕兜底保障,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落实力度
1.进一步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和“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的要求,全面统筹政策、需求、数据,合力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工作,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全面组织开展党员与困难家庭结对活动,有力配合全市扶贫工作开展。依托我市社会“大救助”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救助(帮扶)对象救助情况获取信息汇总机制,加快实现内外部救助信息在同一平台上实时统计。
2.进一步筑牢低保救助底线。扎实做好城乡低保救助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低保和低保边缘户社会救助政策,按上级统一部署,稳定全市城乡低保、低保边缘人数占比,力争完成低保、低保边缘1:1认定任务。认真抓好低保进出关口,探索低保救助网上申报工作,持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低保救助。建立完善社会困难人员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优化低保、低保边缘人员正常退出机制。
3.进一步抓好专项救助工作。认真做好“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专项工作,持续完善民政部门社会救助“1+N”核心体系(“1”指低保救助、“N”指各专项救助)。医疗救助年度预算按户籍人口提高至18元/人标准,临时救助严格执行社会化发放,完成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安全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行。加快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积极争取和开展全省慈善示范基地创建,探索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展示地方形象的慈善主题公园,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和“邮善邮乐”网上慈善超市建设。
4.进一步厚实社会救助基础。开展避灾安置场所精品提升工作,完成首个标准化县级避灾中心建设、提升镇街道枢纽型避灾中心建设水平、建成嘉兴市首家体验式社区级防灾减灾宣教中心。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生活,动态化摸清底数、规范化调整救助标准,并深入实施蓝天、明天、添翼三大计划。继续深入开展水库移民“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健全完善全市移民数据库,进一步优化移民“后扶”项目,全面推进水库移民与当地百姓生产融合、生活融入、情感融洽。
5.进一步加强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做强省级社会救助家境调查试点工作,结合省市要求和我市实际,出台《社会救助家庭家境调查指导意见》,精细掌握社会救助家庭基本情况,做好承接社会组织的指导、督促、绩效评价等工作。开展低收入农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修订《平湖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等制度,再造经济状况核对流程,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继续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加强与省、市系统对接。进一步规范低保、医疗、残疾人“两项补贴”、住房等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继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核对机制,助力救助资源的公平分配。全面推广试用救助对象电子地图(移动APP),精准掌握救助对象的家境状况和救助需求。
三、围绕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三社联动社会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