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平湖市 > 正文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关于印发四种(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通知

2021-06-01 平湖市 收藏
朗读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文件

 

平农经〔201854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关于印发四种(类)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通知

 

各镇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

为提升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控水平,实现农药持续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总结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制定了水稻、十字花科蔬菜、葡萄和芦笋等四种(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力度,加快推广应用,为建设绿色农业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1.平湖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平湖市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平湖市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4.平湖市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

2018528

 

 

 

 

 

 

 

 

 

 

 

 

 

附件1

平湖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防控难度大。在病虫防治上,农户如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使病虫抗药性增加、农药使用量增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保障农业“三大安全”有效途径。

一、技术模式

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综合运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控制病虫危害。

二、主要防控对象

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

病害: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恶苗病、病毒病。

三、关键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性品种。选用抗(耐)稻瘟病、褐飞虱水稻品种。

2. 减少插花种植。提倡集中连片种植,尽量避免插花种植,减少二化螟桥梁田。

3.稻桩处理。提倡低茬收割,晚稻收获时尽量降低稻桩高度。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开展稻桩粉碎,减少越冬虫量。

4.翻耕灌水杀蛹。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对冬闲田、绿肥田进行翻耕,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并灌水淹没,保持7-10天,杀灭越冬代虫蛹,降低虫口基数。春花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深水翻耕。

5.适期播种移栽推广集中育供秧,做好带药下田,减少大田防治压力。杂交单季稻直播适当推迟播种期,宜在525以后播种,减少二化螟落卵量。

6.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在生态培肥的基础上,控制氮肥使用量,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二)生态调控

1.种植诱虫植物。在稻田机耕路两侧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丛间距3-5m,诱集螟虫成虫产卵,减少螟虫在水稻上的着卵量,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2.种植显花植物。田埂种植芝麻、大豆或撒种草花等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食料和栖境,保护和提高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捕食性天敌和缨小蜂、赤眼蜂等寄生性等天敌的控害能力。

3.田埂留草。在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更好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

(三)理化诱控

1.物理阻隔育秧。露地育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白背飞虱、灰飞虱、二化螟,预防病毒病和二化螟产卵。有条件的采用温室或大棚育秧。

2.性诱剂诱捕。从越冬代大螟、二化螟成虫羽化始期开始,全程应用性诱剂诱捕雄性成虫。大面积连片使用,平均每亩1个诱捕器,每个性诱捕器间距25米左右,采用外密内疏的布局方式,区域内非稻田同样放置。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高于水面50-80cm。选用持效2个月以上的长效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并及时更换诱芯

(四)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在稻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成虫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间隔5天释放一次,每代视虫情释放2-3次,每亩每次释放1万头,每亩设置5-8个释放点,释放点间隔约为10-12m。放蜂高度以分蘖期蜂卡高于植株顶端5-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cm为宜。

(五)科学用药

1.防控时期

苗期重点做好种子处理、药剂拌种,移栽前带药下田。大田重点抓好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和水稻孕穗破口期这两个关键节点的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播种前药剂拌种防控稻蓟马、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预防病毒病。

   2)带药下田。重点防控大田前期二化螟、白背飞虱、灰飞虱,预防稻瘟病等。

   3)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用药。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飞虱等。

   4)水稻剑孕穗破口期用药。重点预防稻曲病、纹枯病、褐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

5)应急防控。若遇突发、重发病虫,按照达标防治的原则进行防治。

2.防治药剂

1)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阿维·甲虫肼等;

2)防治大螟、二化螟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阿维·氯苯酰、阿维·甲虫肼等;

3)防治白背飞虱、灰飞虱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噻虫嗪等;

4)防治褐飞虱选用烯啶·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

5)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噻呋·嘧苷素等;

6)防治稻曲病选用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戊唑·嘧菌酯、咪铜·氟环唑等;

7)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等。

四、推荐使用的主要投入品

(一)诱虫植物香根草

(二)显花植物(芝麻、大豆等)

(三)二化螟、大螟性诱剂诱捕器

(四)天敌昆虫赤眼蜂等

(五)生物及高效、环保农药

五、注意事项

(一)二化螟、大螟性诱剂不能一起放置,两者间隔距离不少于15;

(二)天敌昆虫赤眼蜂释放应在阴天或下午17:00以后进行;

(三)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

(四)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

(五)破口至抽穗期使用三唑类杀菌剂要掌握用量,不能盲目混用和加大剂量,以免产生药害;

(六)重视轮换用药与交替用药,每种药剂一季水稻上最多使用二次,延缓病虫抗药性进程。

 

 

 

 

 

 

 

附件2

 

平湖市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是平湖市蔬菜的重要种类。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情况复杂,农药使用量大。病虫严重发生时常常使菜农遭受严重损失,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会给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控制病虫危害,确保蔬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技术模式

注重农业防治,应用理化诱控,协调生物防治,强化安全用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二、主要防控对象

虫害:蚜虫、烟粉虱、黄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病害: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

    三、关键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品质优的品种。

2.深耕土壤。对土壤进行深翻,降低病虫基数。同时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蔬菜作物根系发达,提高抵抗病虫的能力。

3.肥水管理。科学灌溉,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合理配置氮磷钾肥,改善作物生长营养条件,减轻病虫危害。

4.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害虫卵块,并带出地外。采收后清除残株老叶,并集中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二)理化诱控

    1.性诱剂诱捕。使用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捕成虫。放置诱捕器时,外围密度适当提高,内圈中心位置放置密度可稍降低,每亩1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诱捕器应放置在离地面1米左右,小菜蛾诱捕器放置在离作物稍高位置。大棚使用诱捕器时可挂在上风口。

2.色板诱杀。用黄板诱杀蚜虫、烟粉虱等。每亩悬挂规格为25cm×30cm的诱虫板30片,规格为25cm×20cm的诱虫板40片。悬挂高度为植株上部15-20cm处,随作物生长及时调整色板的高度。

3.防虫网阻隔。夏季利用大棚栽培十字花科蔬菜,可将大棚四周的薄膜去掉,覆盖40目防虫网阻隔害虫。

(三)生物防治

    1. 保护和利用天敌。蔬菜地周边种植库源植物和蜜源植物,为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和食料,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2.释放天敌。释放瓢虫、草蛉、小花蝽防治蚜虫和鳞翅目低龄幼虫;释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四)科学用药

1.生物农药防治。需要使用药剂防治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可用多杀霉素、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脲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在低龄幼虫期用药。

2.化学农药防治。当使用综合措施后,病虫发生仍超过防治指标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应急防治。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选用甲氧虫酰肼、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在低龄幼虫期防治;蚜虫、烟粉虱可选用氟啶虫胺腈、螺虫·噻虫啉、呋虫胺等在初发期防治;黄条跳甲、猿叶甲可选用溴氰虫酰胺、氯虫·噻虫嗪等喷雾防治成虫或浇施防治幼虫,防治幼虫还可选用联苯·噻虫胺颗粒剂撒施后翻耕入土。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精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唑醚·代森联等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春雷霉素等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吗啉胍∙乙铜、宁南霉素、香菇多糖等防治。

四、推荐使用的主要投入品

(一)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和干式诱捕器

(二)黄板

(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四)生物农药

(五)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五、注意事项

(一)色板诱杀应在害虫成虫发生高峰前期使用,高峰期后及时对诱虫色板进行回收。

(二)灯光诱杀应成片规模化使用,在害虫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开灯诱杀。在非害虫成虫发生期,为保护天敌,尽可能不开灯。

(三)药剂防治要严格控制用药次数、用量浓度,严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附件3

平湖市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葡萄是我市重要的果树作物之一。葡萄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危害周期长。建立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对于提升葡萄质量、确保消费健康安全、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模式

抓好果园排水降渍、合理整枝等农业防治措施,采用果穗套袋等物理阻隔技术,综合运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技术,结合科学用药,控制病虫危害。

二、主要防控对象

虫害:小绿叶蝉、粉蚧、夜蛾类害虫、金龟子、葡萄天蛾、葡萄透翅蛾

病害: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

三、关键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葡萄落叶后,随时清除落叶。及时剪除病虫枝蔓与病果,修剪后彻底清扫枯枝落叶和清除挂在架面上的枝蔓,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

2.增施有机肥。在葡萄果实采收后,尽早挖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葡萄生长期以腐熟的鸡粪、食用菌菌渣等开沟追肥,对于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排水降渍。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葡萄园,必须起垄栽培,垄高20-30厘米,沟深40-5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有利于排水。

4.合理整枝。严格限制果枝留量,在架面分布均匀,形成合理的结果带,适当提高结果部位(距地面50 厘米以内不留果枝),形成通风带。同时注意夏季修剪,及时绑蔓、摘心、去副梢、摘老叶,保持树体通风透光,枝蔓不郁闭,减轻病害。

(二)生态调控

生草栽培。在葡萄园行间或全园长期种植多年生植物,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肥、保水、抗旱,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改善葡萄园生态环境,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绿色果品生产创造条件。

(三)理化诱控

1.避雨栽培。为有效防止葡萄病害发生,在葡萄种植区,构建避雨棚,形成独特小气候条件,使葡萄在生长和开花结果期不受雨水影响。

2.覆盖地膜。为减轻霜霉病、黑痘病的危害,在葡萄植株下覆盖地膜,实行膜下暗灌控湿,降低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同时,抑制田间杂草过度生长。

3.黄板诱杀。在小绿叶蝉、葡萄透翅蛾等小型害虫发生较重的葡萄园,在害虫成虫发生盛期,在棚室内悬挂20厘米×30厘米的黄板,每亩悬挂50张左右,高度离葡萄顶部15厘米左右。

4.杀虫灯诱杀。在金龟子、夜蛾类害虫、葡萄透翅蛾等发生较重的果园,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于葡萄转色期始在夜晚开灯诱杀,每20-30亩悬挂一盏灯,灯距约120米。

5.性诱剂诱捕。为诱杀斜纹夜蛾、葡萄透翅蛾等害虫,在成虫发生期悬挂性诱剂诱捕器,每隔30米悬挂1个,悬挂于葡萄顶端20-30厘米处。

6.果穗套袋。为有效控制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等葡萄果实期病害,在果实坐果稳定,及整穗、疏果结束后,全园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重点喷施果穗,待药液晾干后开始套袋,降低病虫害对果实的侵染机会。

7.安装防鸟(虫)网。为防止鸟类危害,在棚栽葡萄棚四周安装防鸟网,在金龟子、夜蛾类害虫为害严重区域,安装孔径在20-80目的防虫网,同时在出入口和通风口加装一层防虫网。

(四)科学用药

药剂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灰霉病可选用苦参碱等;炭疽病可选用苦参碱、多抗霉素等;霜霉病可选用丁子香酚等。

在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时,适当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达标”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灰霉病选用唑醚·啶酰菌、啶酰菌胺、唑醚·氟酰胺等防治等;

2.霜霉病可选用克菌·戊唑醇、唑醚·代森联、烯酰·唑嘧菌、氟噻唑吡乙酮等;

3.炭疽病可选用克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

4.白腐病可选用克菌·戊唑醇、唑醚·代森联等;

5.黑痘病可选用啶氧菌酯、氟硅唑、嘧菌酯等;

6.穗轴褐枯病可选用醚菌·啶酰菌等。

四、推荐使用的主要投入品

(一)避雨棚

(二)黄板

(三)杀虫灯

(四)性诱剂诱捕器

(五)套果纸袋

(六)防鸟(虫)网

(七)生物农药

(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注意事项

(一)葡萄园生草的草种种类,一般应选用与葡萄树体争水争肥矛盾小,对葡萄郁闭程度低且不易感染病虫害,能吸引或适于葡萄害虫天敌寄宿,耐阴性和耐践踏性强,有一定产草量及覆盖率高的草种。

(二)杀虫灯宜安装在果园的制高点和外围,并及时处理诱杀的死虫。

(三)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药剂防治要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提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

(四)石硫合剂在葡萄幼嫩组织上易产生药害,在生长季节和花果期慎用。苯醚甲环唑对藤稔、夏黑和高妻等葡萄品种,连续阴雨时不宜施用,易产生药害。

 

 

 

 

 

 

 

 

 

 

 

 

 

 

 

附件4

平湖市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芦笋是我市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实行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于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升芦笋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模式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控措施,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控制病虫危害。

二、主要防控对象

虫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蓟马、蚜虫、小地老虎

病害:根腐病、茎枯病、褐斑病、枯萎病

关键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并撒施生石灰消毒,以减少田间菌源。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甜菜夜蛾等生存环境,减少虫源基数。冬季清园时应将枯枝和残叶清除干净,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和集中销毁,并及时中耕,同时做好土壤药剂处理。

2. 合理整枝。在芦笋生长期间及时打顶整枝,及时清除下部新生侧枝,控制地上部分植株数量,增加田间通风透光。

3. 排水降渍。大棚四周做好开沟排水,沟深40-5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有利于排水。

4、肥水管理。应采取薄水勤浇的方法,既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可控制田间湿度,从而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二)理化诱控

1.色板诱杀。利用蓟马对蓝色的趋性以及蚜虫对黄色的趋性,可在大棚内悬挂蓝板、黄板,诱杀成蚜和蓟马。色板底端高度需略高于作物顶部,每15-20天更换1次色板,也可根据色板上的虫量决定更换时间。

2.性诱剂诱捕。利用害虫雌性信息素引诱雄性成虫的特性,采用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诱捕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雄虫,每个大棚宜挂放12个诱捕器。

3.防虫网阻隔。在大棚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防止害虫迁入棚内。

(三)生物防治

1.释放捕食螨。在蓟马为害初期,可投放捕食螨——胡瓜钝绥螨,利用捕食螨捕食蓟马

2.释放生物制剂。田间释放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粉剂。

(四)科学用药

药剂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在其他防治措施效果不明显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达标”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冬季清园可选用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等;

2.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

3.蚜虫可选用矿物油、苦参碱等;

4.根腐病、茎枯病、褐斑病、枯萎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代森锌等。

四、推荐使用的主要投入品

(一)色板(蓝板、黄板)

(二)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和诱捕器

(三)防虫网

(四)捕食螨(胡瓜钝绥螨)

(五)生物农药

(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注意事项

(一)色板诱杀应在害虫成虫发生高峰前期使用,高峰期后及时对诱虫色板进行回收。

(二)药剂防治要严格控制用药次数、用量浓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办公室                  2018年5月28印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平湖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pinghushi/20210601/149424.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