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B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文件
平农经〔2018〕51-6号
关于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46号提案的答复
市政协林埭镇委员小组: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会议上提出的《 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发展美丽经济的建议 》已由市政府批转我局办理。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也很重要,我局已作了认真研究与分析,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通过高标准、大投入、全域性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面貌、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示范镇3个、精品村15个、重点村18个,所有整治村基本完成整治提升;培育镇村级以上优美庭院示范户28413户,覆盖率达42.17%;农村生活污水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我们按照打造精品、打响品牌的要求,围绕建设“大景区”“大花园”目标,面向上海、立足特色,突出标准,因村制宜,通过 “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设施完善、业态引入”等一整套组合拳,推动村庄景区化、特色化建设,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在动力。2017年,我市广陈明月山塘和新仓风情三叉河成功创建为首批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另有13个景区村庄创建成为2A级景区村庄;成功举办平湖农业经济洽谈会,签约项目18个,签约金额19.518亿元(外资2500万美元);制定平湖市美丽经济项目扶持政策,立项13个,每个项目按业主投资额30%,最高50万元的进行补助,培育一批农旅结合型农民“老板”;全年实现农旅营业收入4.31亿元。
但是,诚如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目前,全市美丽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如何以美丽乡村提升发展美丽经济,真正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迫切需要加以研究。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今年,我们将以以下六方面为抓手,加速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一是建立政策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主动争取政策指导,并根据平湖实际,形成了《发展新型农业推进产乡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主要围绕“全面推进金平湖新崛起”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谋划实施七大行动(农业产业提质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农业“四新”培育行动、乡村文化兴盛行动、乡村善治行动、城乡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改革惠农行动),着力推进“五大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农村创业创新创造融合发展、乡风民风家风融合发展、农村三基三社三治联动融合),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定了《关于扶持村庄景区化建设的政策意见(试行)(2018-2020)》等配套文件,与《三年行动计划》共同形成了“1+9”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并对投入保障机制作了明确。
二是推进平台建设。按照“1355”产业发展布局,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核心,同步推进3个农业强镇、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5条美丽经济产业带建设。建立健全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体制机制,搭建平台,完善组织构架,推进开发区实质化运作。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全面启动、初见成效,全年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将农业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试验区、发展新型农业、推动产乡融合的先行区、发展绿色农业的示范区、农业接轨上海的创新区。
三是加强业态导入。积极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大力发展农旅文结合、产乡融合的美丽经济新业态,形成有效的业态导入机制,打造美丽乡村区域特色;鼓励镇村建立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实体,培训一批懂经营、善营销、会管理的乡村旅游团队,在广陈镇山塘村开展试点。创新农业经营理念,积极引进高精尖农业新技术,创新农业+互联网、旅游、文化等“农业+”新模式,重点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美丽经济示范点,引进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四新”经济。搭建“农创园”等创业平台,制定“农创客”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创客”在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创意农业等领域创业创新。2018年,打造A级景区村庄10个,其中力争创建3A级3个;启动2-3个农家乐特色(民宿集聚)村和8个产乡融合示范区创建,新增农业“四新”主体不少于30家,全年招商引资实到资金确保完成3.3亿元、力争3.75亿元,实现农旅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
四是推进强村富民。深入推进“飞地”抱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三权”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拓展土地确权成果运用,依法保障农户承包权,不断放活土地经营权。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级”责任体系,推进股权分红质押扩面增量。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健全完善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农民合作基金设立。深入实施农民持股计划,提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农户以闲置农房参与美丽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快农业项目推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年内全面转化年经常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村,新增农业产业工人岗位500个,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率10%以上。
五是强化文化挖掘。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深入挖掘整理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平湖九彩龙、西瓜灯、做社、手马灯舞、踏白船、陆稼书故事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老艺人。落实经费,完成部分村内古石桥、传统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积极发挥乡土文化与文化创意的“黏合”效应,引入“乡村+文创”模式,以推动乡土文化复兴、提升村庄品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将文化创意引入村庄经营,发掘与开发乡村的历史传统、建筑形制、传统产业文化等资源,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创意的乡村游项目。
六是落实长效管护。通过组织村民观摩,召开户长会,发放倡议书、公开信,利用广播、宣传栏、手机微信等载体,全面宣传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在村级层面设置红橙黑榜、设置评比栏,组织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对区域内的农户进行日常评比,定期奖励,在评选奖励中不断增强村民的荣誉感,强化村民的创建意识。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完善以农民参与为主的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等常态化管理机制,规范田园种植,有序存放杂物,绿化美化庭园;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推进“文化礼堂”礼堂建设,年内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全市100%的家庭参与“优美庭院”创建,“优美庭院”示范户比例达到45%以上,示范村比例达80%以上。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衷心希望您今后能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