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经信局 > 正文

关于印发《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的通知

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应用,赋能我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特制定《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docx

 

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代章)

2020年12月9日

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
(2020-2022)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全新应用模式、新兴产业生态,通过构建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施平台化的资源集聚共享、数据开发利用、软件定义配置,不断改变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依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浙江省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高水平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推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我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产业为基、应用导向、示范带动”,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和安全功能体系和产业链,推动工业互联网向下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向上承载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协同应用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宁波特色的产业生态,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全面应用,支撑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基础设施广泛普及,制造业软件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2022年,建成5G基站2.6万个,实现重点城镇5G全覆盖;改造优化全市重点工业区域的企业内外网络基础设施,创建10家数字化示范园区。打造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3个以上。
——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在模具、高端装备、家电、汽车等重点行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集成应用,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技术推广应用试点项目,突出工业互联网企业标杆示范应用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和典型案例。到2022年,新建100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5G+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100家以上;打造基于“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
——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到2022年,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并涵盖新一代工业物联网设备、安全设备与产品、嵌入式模组与智能模块、工控系统与传感器、智能网关、边缘计算服务器、工业互联网平台、各类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重点产业园区的产业聚集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和基于组织协同的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突破一批围绕5G、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工业行业研发创新与服务中心。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推动工业企业网络升级。加快5G独立组网的企业内网及外网建设,率先在重点产业园区、工业龙头企业区域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推动高质量外网建设。加快利用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虚拟化(NFV)、5G、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边界(SDP)等技术,实施企业内外网络和企业之间网络互联互通节点的IPv6改造,保障网络安全,满足智能工厂与互联网、其他工厂、云端应用等各类外部网络的接入。支持企业结合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工业无源光网络(PON)、时间敏感网络(TSN)、单对以太网(SPE)等技术,开展针对既有生产设备与系统的内网改造,实现工业网络的一体化升级。
2.推动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宁波企业联合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节点,提供面向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标识注册、分配、查询、解析等服务,支撑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领域的广泛互联,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加快推动宁波二级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互联互通、上线运行,实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制造业领域各环节的创新应用,2022年标识注册量突破5000万。
3.提升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推动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阿里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包括面向操作系统、标识解析、安全集成等领域的技术性基础平台和面向测试验证、沉浸式体验、培训推广、孵化对接等内容的服务性基础平台。重点支持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开展市级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
专栏1: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坚持“龙头引领、应用导向、示范带动”,打造以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基础,以重点行业级和特色区域级、龙头企业级等功能性平台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整合优质资源衍生发展工业APP,在有需求、有条件的重点制造业企业和园区开展“5G+AI+工控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创新,打造标杆试点项目,开展行业推广和区域辐射,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内容:一是提升基础性平台核心能力。推动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面向第三方平台融合、工业APP自研、工业软件迁移、云化部署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二是丰富平台体系能力矩阵。围绕绿色石化、汽车汽配、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和典型园区,与本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已建平台的连接融通和新建平台的打造,大力推进工业APP的开发应用,并赋能传统装备产业的改造升级。三是推广平台体系融合应用。面向“246”万千亿产业集群的重点行业或细分领域,遴选有改造需求和改造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展以“平台+工业APPs”为模式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打造标杆工厂、标杆车间、标杆场景。四是完善平台生态体系建设。组建以宁波本地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工业软件企业等为主体,长三角区域相关资源为依托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依托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完善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到2022年,联盟内深度合作的联合体规模突破50家。
 
(二)加快拓展融合应用推广
4.深化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聚焦宁波重点行业、块状经济,深耕垂直领域,培育认定一批市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基础平台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和集成技术支撑的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在支持模具、成型制造、汽配、家电等重点细分领域或行业创建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满足重点行业企业在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控、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特色需求,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提升制造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
 
专栏2: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模具行业,支持北仑创元模具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设,通过构建生产决策与指挥调度数据链,以工业APP(微服务)形式提供智能设计、动态排程、生产过程全链条追溯、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服务,提升模具企业生产效率与制造能力,推动模具产业全链条、全要素的广泛互联和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在汽配机加行业,支持中之杰汽配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设,围绕汽配行业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研发、库存、生产、供应链、品质、成本等方面的痛点和需求,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解决汽配企业数据采集、设备参数、生产过程管控、运营管理等全业务场景的问题。
在家电行业,支持极动云家电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设,针对我市家电行业创新设计能力不足、智能模块配套较弱等问题,构建包含家用电器核心业务领域的云服务拼图,搭建研发设计、智能软硬件、生产数据协同系统以及小家电专属工业APP为主体的应用系统框架。
在成型制造领域,支持智能成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建设,以智云端系统为基础,面向成型制造领域建立低成本工业设备联网与生产管理上云平台,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设备运维和生产管理难题,帮助中小型工业企业快速实现“大数据、透明化、可视化、扁平化”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智能制造的数字化基础。
 
5.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用云。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上云上平台”降低企业IT建设成本,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逐步进行云化改造,便捷获取数字化服务。推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运营优化等软件上云,引导我市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中小企业在生产、营销、采购等环节的多方协同及智能化管理。推动企业上云向深度用云发展,鼓励智云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设备运维、数据交互、制造云化提供服务支撑,提升中小微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力争到2022年,累计实现企业上云10万家,培育100家用云用平台标杆企业。
6.培育工业互联网APP。面向汽车、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家电、纺织、信息电子等行业需求,鼓励各类开发者基于平台开发一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一批应用价值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通用工业APP,一批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工业APP。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工业APP的支撑能力,支持平台建设微服务资源池,引导企业对接供需信息,创新开发应用模式。到2022年,培育重点行业的优秀工业APP300个以上。
7.加快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支持工业企业运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升级各类信息系统,推动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推动工业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积极推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宣贯,构建工业大数据管理能力评估体系。遴选面向“246”重点行业的100家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
(三)加快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8.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引导鼓励工业企业、工控安全企业、相关测评单位开展合作,探索实施重点行业领域的工控系统网络测试床项目,增强工控系统及其安全产品的可靠性,提升主动防御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支持本地信息安全技术企业提升主动监测、被动诱捕、威胁情报获取等工控在线监测安全能力,联动省级工控安全在线监测平台,提升态势感知能力。
9.加强安全技术产品创新。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推动自主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工业技术运营资产发现及漏洞合规管理平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合规分析平台、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挖掘软件、安全隔离装置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工控设备及信息安全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国产化工控安全产品,推动“鹏霄”服务器、德塔森特数据中心、国利网安工控安全、和利时安全可信PLC等国产化产品应用,持续提升全市工业信息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水平。
10.完善安全部门联动机制。推进市级工控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做好信息通报、应急资源管理等功能,丰富和完善市级平台知识库,确保信息有效沟通,威胁事件处置高效。通过宣传培训、支撑服务机构培育、重点企业服务对接等方式,引导工业企业在关键基础设施部署工控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在安全区域和系统出口建立预警,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加强对数据和操作的保护。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
(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11.攻克一批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着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D 打印、反应容器等制造技术发展,推进边缘计算、云计算、安全认证、设备和行为识别、敏感数据共享等信息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围绕5G、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展开一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加快部署应用智能传感、智能网关、协议转换、工业基础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重要软硬件产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第三方标准化研究院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
12.提升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供给能力。培育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鼓励科研院所、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通信运营商等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从单项智能应用平台服务商向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商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由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商向智造工程总包商转型发展。创建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服务机构,培育有行业、专业特色的市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遴选一批面向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可推广复制的解决方案。
13.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载体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中心,打造集成展示体验、人才培训、测试验证、应用推广、成果转化、生态聚集等功能的创新载体;依托高新区鲲鹏产业生态园建设,打造宁波鲲鹏创新中心,构建立足宁波、面向全国、全场景的鲲鹏计算信息产业创新高地。培育一批研发创新中心,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国内互联网优势资源,开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
专栏3: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
支持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公司牵头,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等项目。项目重点是围绕边缘计算与优化、异构设备接入、数字孪生映射、软件工具共享、业务在线协同等解决方案应用,利用AR、VR、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结合宁波特色产业园区应用需求和宁波“246”重点行业的工业应用场景,搭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典型应用体验环境和应用场景,提供工业互联网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服务等沉浸式体验。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体验和推广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教育实训科普基地、工业互联网孵化加速器、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线上生态平台等载体建设,以及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开发建设等。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工具集、应用标准、系统解决方案的落地模式,对外提供应用推广、教育培训、创业孵化、决策支撑等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普及,完善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14.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围绕纺织服装、高端装备、汽车汽配、智能家电、绿色石化重点行业领域,鼓励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智能化水平高的优势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集成创新,研究实施远程运维、智能检测、生产辅助、物流仓储、设备巡检等场景的应用开发。在雅戈尔、海天塑机、吉利、爱柯迪等一批企业以及石化经济开发区、余姚小家电行业等领域开展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重点探索5G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物流追踪、工业AR/VR、云化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方面的应用,打造若干个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基于5G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形成行业代表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
专栏4: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
1.“5G+数采”远程运维场景:利用边缘网关数据采集、无人机摄影、GIS系统导入等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移动手持设备、传感器、物品等生产线、车间内各单元的生产和办公设备、厂区环境、企业人员等状态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开展工业设备远程运维、生产环境安全监控,建立基于5G+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体系,并利用大数据工具,实现对生产和经营数据的展示分析。
2.“5G+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场景:围绕图像识别、图像检测、视觉定位、物体测量、物体分拣等机器视觉的应用,利用5G开展终端设备与云端系统对接,实现图像信息、MES系统等数据实时上传,并通过人工智能等分析技术的筛选比对,提供产品智能质检、操作防错、人员生产安防等场景服务。
3.“5G+AR”生产辅助场景:利用基于5G的AR远程协助,开展云端平台、终端设备、远程专家的实时数据交互、图像识别、云端渲染等,提供实时、智能的可视化数据分析指导,后台专家通过语音、视频、AR实时标注进行远程协作,提供工厂设备维修指导、辅助装配、样品展示等,实现现场与远程的“零距离”沟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4.“5G+AGV”物流仓储场景:针对港口、工厂仓库等货物密集搬运场所、跨厂区运输、个性化定制的生产制造等环节,利用5G组网、边缘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AGV与智能设备、智能传感器连接,实施产品识别、环境探测、货物运输等工作,满足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环节对智能搬运、仓储自动化的应用需求,助力柔性化制造、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
5.“5G+无人机”设备巡检场景:在园区安防、厂区巡检、设备点检等环节实施“5G+无人机”应用场景打造,巡检无人机通过5G组网实现远程控制及数据采集,实现巡检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及远程控制作业,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视频图像的物体识别、模式识别分析,提供特定区域安保防控的预警管理。
 
15.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积极推进共享制造、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应用新模式。培育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开放龙头企业资源和能力,带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面对接,推动产业链精准对接、要素优化配置、运转高效协同,增强产业链的柔性、韧性和粘性。鼓励资源富集企业开放产品开发、制造、物流配送等资源,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服务,推动行业内中小企业分散制造资源的有效汇聚和广泛共享,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和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生产制造与服务运维信息高度共享,资源和服务的动态分析与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发展动态感知、实时响应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五)加快优化产业生态
16.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培育。
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工业互联网安全、电子信息、工业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工业互联网核心行业细分领域,重点发展包含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仪器仪表等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包含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APP;包含通讯模组、网络设备、工控防火墙、访问控制、安全集成等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打造以“数据采集—平台汇聚—创新应用”为主体,以网络基础设施、工控安全为两翼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
专栏5: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智能装备: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行业专用自动化(智能化)成套及系统集成等领域,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密高可靠性金属成形机床等数控专用机床;加快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关键系统及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应用;发展高精度视觉检测装置、机器人视觉检测平台、汽车零部件检测试验台等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发展汽车零部件、轴承、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文具等行业用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领域。围绕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能感知和工业自动化等,加快开发数字音视频、智能监控、射频识别、汽车音视频/信息终端、车身控制及发动机控制用高可靠性微控制器等芯片;引进培育一批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高压电路、射频电路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智能传感器件及仪器仪表,发展基于温度、流量、压力、位置等智能传感装备,支持发展光电检测、质谱分析、生理检测等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的仪器仪表;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气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产品。
工业软件:重点发展工业基础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经营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发展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等各类信息集成和自动实时控制系统;发展集中管理一体化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产品数据管理(PDM)、供应链管理(SCM)、生命周期管理(PLM)等企业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发展服务于装备制造、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物联网等产业升级需求的嵌入式系统软件。
工业网络和安全:围绕通讯模组、通讯设备、集成服务等领域,积极拓展5G通信光传输模块、光纤、通讯电缆等产业链条,发展5G通讯终端,引进培育一批生产5G小基站、微基站和通讯设备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工控防火墙、工控安全监测与审计系统、工控漏洞扫描、工控漏洞挖掘、工控异常监测等工控安全产品。积极推进5G安全保密终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安全可靠家庭信息终端、北斗终端、安全路由交换等产品。在安全芯片、安全模组、安全服务、安防监控等领域,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17.加快引导产业空间集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及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从信息基础设施、园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和企业数字化等四个维度推进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重视引进培育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数字化转型示范(试点)园区。以高新区、海曙区、江北区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支持高新区鲲鹏产业生态园建设,引进入驻鲲鹏生态、5G相关的软硬件企业。依托海曙区工业互联产业基础,打造海曙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特色区,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智能制造技术产业园、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等建设,延伸衔接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推进姚江南岸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带建设。聚焦江北工业物联网产业园,开展物联网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江北形成工业物联网产业链、订单链、行业生态圈,进而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物联网小镇和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专栏6:工业互联网产业重点园区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海曙区,由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产业园将建设科研团队及孵化企业的办公场所以及院士工作站、创新实验室、工控安全靶场等多个功能区域。
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江北区,建立工业物联网行业高科技项目孵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搭建物联网应用众创空间,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更低成本运营环境、产学研相结合的共享平台。已获2019年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园区认定,为宁波市唯一入选的小微企业园。
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产业园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初期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将引进入驻鲲鹏生态、5G相关的软硬件企业、创新机构、人才培训认证机构、开发测试平台等近百家鲲鹏软硬件生态企业。
 
18.打造高水平产业生态合作机制。构建宁波本地企业协同发展体系,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引导网络通信、平台、工业软件、安全、工业装备与解决方案等领域企业跨界发展、融合创新。凝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支持成立产业发展联盟,支持举办国际会议、学术论坛、专业沙龙等重大活动。探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产融结合、资源互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市经信局负责牵头实施,各区县(市)根据实际,按照本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认真组织落实。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
统筹市级专项资金,扩大相关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政策覆盖面,与区县(市)共同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核心技术攻关、工业数据应用和上平台用平台等项目建设。优化投融资环境,降低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成本,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充分发挥人才政策以及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平台的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领域专业人才。
(三)推动开放合作
积极融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鼓励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宁波为基地,强化与国家级大平台合作,提升平台影响力,支持我市各工业互联网研究机构、企业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在架构、技术、标准、应用、人才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
(四)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领域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提高各类园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在项目孵化、技术提升、政策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面向工业互联网企业的精准服务体系。
 
附件:1.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项目表
2.“5G+工业互联网”项目计划表
3.工业互联网产业重点园区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经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jingxinwei/20201218/30325.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