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宁波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朗读

宁波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总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和促进本市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和统一管理,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政策体系,推动公共数据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开放,发挥公共数据开放在赋能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依据《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定义】 本细则所称的公共数据,是指本市国家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运营单位(以下统称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在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

第三条 【适用范围】 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具备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利用的数据集或数据接口的公共服务,适用本细则。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工作体系】 建立由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公共数据利用主体组成的数据开放工作体系。

(一)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宁波市数据局是本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组织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相关工作以及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各区(县、市)公共数据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工作。

(二)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是公共数据开放主体,负责开展本单位公共数据采集、治理、编目、开放和安全等工作,从源头抓好数据标准的执行;审核对本单位开放数据的需求申请,对数据利用情况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公共数据利用行为是否符合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协议和安全管理规定;及时处理各类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做好问题数据整改校验工作,提升开放数据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规则,编制维护本单位公共数据开放目录;按照年度开放重点,编制本单位年度公共数据开放清单。

(三)公共数据利用主体。依法依规获取无条件开放、受限开放类数据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是公共数据利用主体,应当建立数据利用风险评估与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向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和公共数据开放主体报告数据利用中发现的各类数据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并及时反馈数据利用情况、成果与效益产出情况。

数据开放

第五条 【开放原则】 本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家规定开展数据开放工作;

(二)公平公开:确保数据开放过程透明公正,惠及社会各方;

(三)优质高效: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提升开放效率;

(四)便民利民: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便利社会利用。

第六条 【开放载体】 宁波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以下简称开放平台)是本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数据开放工作提供数字化能力支撑。开放平台提供开放目录发布、目录检索、数据预览、数据申请、意见反馈等服务,并提供数据下载、接口调用等数据获取方式。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通过开放平台开放公共数据,原则上不再新建独立的开放载体。

第七条 【开放属性】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依据《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GB/T43697—2024)、《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B33/T2351—2021)、《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本单位获得的公共数据进行评估,按照禁止开放类、受限开放类、无条件开放类确定数据开放属性。

列为禁止开放的公共数据,依法已经脱敏、脱密等技术处理,或者法律、法规不再规定不得开放的,可以列为无条件开放类或者受限开放类公共数据;列为受限开放的公共数据,依法经过脱敏等技术处理,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不再列为受限开放类公共数据的,可以列为无条件开放公共数据。数据脱敏应当按照《浙江省公共数据安全脱敏脱密技术规范(修订版)》执行。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不得擅自将无条件开放类数据变更为受限开放类数据或将受限开放类数据变更为禁止开放类数据。因法律、法规修改或者职责变更等原因确需调整数据开放属性的,应当征得公共数据主管部门的同意。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对现有受限类开放数据定期进行评估,具备条件的,应当及时转为无条件开放类数据。

第八条 【目录管理】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在宁波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编制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开放目录应当按照《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目录编制规范》(DB33/T2349—2021)的有关要求,对公共数据的基本要素(包括数据名称、数源单位、数据格式、重点领域分类、所属信息系统名称、更新频率、数据项描述等)进行描述和组织管理。公共数据主管部门负责对目录进行规范性审查,并在审查通过后将开放目录同步至开放平台及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动态更新本单位的开放目录,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维护,对开放目录外的公共数据进行定期自查评估,及时调整开放类型,确保公共数据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开放。

第九条 【年度计划】 公共数据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制定全市公共数据年度开放计划,统筹推进本年度数据开放工作。年度开放计划应当包括开放目标、开放重点、责任分工等。

第十条 【开放清单】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根据省级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和本单位年度工作重点等编制年度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明确本年度计划新增开放的数据。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应当包含数源单位名称、数据集名称、数据项名称、开放属性、更新频率、计划开放时间等内容,经公共数据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后,通过开放平台统一发布。

第十一条 【信息化项目】 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将数据开放工作纳入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遵循以下要求:

(一)规划阶段:同步明确数据开放建设内容,包括开放目录、更新频率和方式等;

(二)建设阶段:按照前期规划完成数据目录编制、数据质量治理和数据归集、接口开发等工作;

(三)验收阶段:将数据开放工作完成情况纳入项目验收的重要参考指标;

(四)运行阶段:完善数据动态维护机制,保障开放数据集及时更新,持续提升数据开放质量。

第十二条 【开放实施】 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在公共数据开放实施全过程中设置严谨高效的管理实施流程并认真执行。

(一)数据编目。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基于开放计划或重点开放清单,按要求编制开放数据目录并规范设置开放属性。

(二)数据归集。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基于编制的开放目录生成数据归集工单,及时将数据推送至公共数据平台归集库,并动态更新。

(三)数据脱敏。对于需要经过脱敏处理后开放的公共数据,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协同公共数据开放主体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公共数据进行脱敏。

(四)数据开放前检查。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分类分级规则对拟开放数据进行预检查,重点对数据质量进行验证,并确认拟开放数据不涉及个人隐私、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放的情形。

(五)数据开放前复核。经数据开放检查确认后,公共数据开放主体提交数据开放实施工单。公共数据主管部门接收工单后,对拟开放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复核,对复核发现的问题,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进行确认和整改。

(六)开放数据发布。数据开放审核通过后,公共数据主管部门根据开放属性将开放数据以适当的形式在开放平台上进行发布。

(七)开放数据更新。公共数据开放主体更新开放目录后,若涉及字段增减、开放属性变更、开放数据集变动等,应重新进行开放实施相关操作。

(八)开放数据下架。公共数据开放主体不得随意下架已发布的开放数据。确因政策调整不宜再开放的,由公共数据开放主体提交下架申请,经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下架。公共数据主管部门经核查发现开放数据存在质量问题或其他不适合开放情形的,可依职权先行下架,待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完成相应整改后再视情发布。

(九)数据销毁。开放数据下架后,确定不宜再开放的,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应做好开放库的数据销毁,确保数据无法恢复。

第十三条 【数据质量】 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建立健全数据全流程治理的质量管控体系,定期对开放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治理,及时修正失效、错误、空缺数据,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一)数据源头治理。公共数据开放主体应当加强开放数据质量管理,对开放的公共数据进行清洗、脱敏、格式转换等处理,提升数据质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开放前校验、发现后及时修正等方式确保开放数据完整、准确、及时,无错值、空值、重复值;通过优化格式、零散数据整合、丰富字段说明等方式,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持续完善业务流程,迭代整合信息系统,增加数据校验、更新提示等功能模块,完善数据产生的频次、字段、格式等;根据开放目录明确的更新频率及时更新和维护数据。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ji/ningboshidashujufazhanguanliju/2025/0604/44805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