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蒲鞋市街道建立社区纪委,
实现“家门口的监督,八小时外廉政”
某些党员干部 “在单位一个样,在社区另一个样”,晚上醉酒回家,乱停车,不注意邻里团结……这些看似生活 “小事”,却直接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为此,蒲鞋市街道探索基层纪检新途径,在辖区4个建有党委的社区建立起社区纪委,实现“家门口监督,八小时外廉政”。
一、组织建立:
经过调查摸底及与社区党员干部的长期接触,我们发现,辖区金丝桥、明园、芳园、蒲鞋市社区具备了党组织结构完善、党员活动正常、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较高等优点,建立社区纪委的条件相当成熟。
借着今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大好时机,我们加强领导、积极组织,选举产生由3名成员组成的社区纪委:纪委书记由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或由党委专职委员担任,其他委员从社区工作者、优秀党员和楼栋组长中产生,并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群众代表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信息员。
二、主要作法:
(一)“八小时外”你干什么,群众看得见。
我们开通 “八小时外廉政”举报热线,设置举报箱,专人负责。我们还聘请了6名社区党员作为廉政监督员,设立了领导干部 “八小时外”的廉政监督记录,对领导干部公车出入小区实行抽查、登记,开展经常性的夜间巡访和提醒,通过监督,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在社区纪委的监督下,居住在辖区的党员干部基本上做到了在楼道、岗位亮牌,公开身份,自觉接受并欢迎群众监督,展现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二)、“八小时外”的违规有人管。
针对社区在册党员 “大案不易发、轻微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的特点,我街道各社区纪委在做好党纪国法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明园社区有居民通过廉政举报箱反映有党员参与迷信活动,社区纪委核实情况后,及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三)、“家门口”的奉献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建立社区纪委以后,针对4个建党委的社区在职党员人数众多,且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高、党性悟性高,我们建立了在职党员奉献服务岗。我们根据社区实际需求和在职党员职业特长与爱好,在这4个社区进行了在职党员认岗奉献动员,设置了宣传教育、扶贫帮困、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文体活动等奉献岗位,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各类在职党员综合服务队,为在职党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在职党员志愿者们凭借无私的奉献精神、较高的文化素质、广泛的特长爱好,多方位、实打实地地为社区居民办好事。例如法律咨询岗、医疗服务岗、宣传教育岗定期在社区摆摊设点,为过往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计生咨询、血压测量等无偿服务,并分发社区便民服务卡以及法律、计生、运动健身等方面宣传教育资料;今年台风过后,在职党员服务队是活跃在抗灾自救现场最积极热诚的身影;卫生护绿岗定期对社区绿化带和卫生四角进行清理。在职党员者服务岗的实际行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再一次强调党员干部的先锋队作用,凸现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社区纪委的建立,对在职党员和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进行监督,对他们“家门口”的奉献进行组织引导,在宣传教育、管理监督、预情预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基层纪检工作开展的又一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