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正文

关于印发《大南街道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1-05-29 鹿城区 收藏
朗读

 

 

 

温鹿大南办发〔2017206

 

关于印发《大南街道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社区、科室、辖区职能站所:

《大南街道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经街道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大南街道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温州市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鹿城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根据街道的统一部署,深入实施本辖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控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大南街道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意见》精神,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更完善的源头治理、以更严密的责任体系、更严格的监管执法、更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更有力的基础保障,全面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面降低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打造全面小康社会示范城区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总体目标

2020年,大南街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健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明显减少,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明显改善。与2016年相比,本辖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4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保持良好势头。

三、治理范围

大南街道安全生产各行业领域,重点突出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工矿商贸)、生产安全较大以上事故风险高(危险化学品、消防、城市运行、特种设备)的行业领域。

四、重点工作任务

(一)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全面深入贯彻《意见》,落实本辖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各有关职能站所要按照《鹿城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温鹿安〔2017〕3号)要求,倒排时间表、明确路线图,逐项分解落实重点任务分工,细化目标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各社区要结合辖区特点,进一步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着力破解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难题。街道安监办要明确内设机构,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综合协调职能,加强沟通联络,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和措施落地。

(二)全面降低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以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工矿商贸等3个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的行业领域为重点,以查隐患、治反复为主要内容,推进全面清查、重点攻坚、长效建设三方面重点工作。

1.全面清查。以2017年7-12月开展的大南街道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为主要载体,全面排查、梳理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点。4个事故量大的行业领域排查企业覆盖率达到100%、规上企业基本情况入库率(全区企业安全生产“两化一网”数据库、相关行业信息化系统)达到100%、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安全风险登记率达到100%,全面摸清企业安全管理、安全风险情况的底数,尤其是要借助安全生产大检查,形成行业领域分类分级的企业事故隐患大数据,为精准整治和长效监管打好基础。各社区、辖区职能站所也可结合实际,延长全面清查期或在三年行动期间多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2018年6月底前,优先制定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消防安全、工矿商贸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明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2018年底前,建立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联网的信息平台,对企业实行分级差别化监管。

2.重点攻坚。以2018-2019年时间段为主,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深化辖区、行业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的分类分级,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和区域治理。重点整治企业反复性、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区域性、系统性的事故隐患,重点管控各类重大安全风险、重大危险源。通过企业安全标准化、诚信管理等机制,引导企业排查治理隐患;通过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年版)》,指导督促企业排查防控较大安全风险;通过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推动企业强化隐患整改;三年行动期间,本辖区非事故监督监察处罚比重确保每年递增5%以上。街道、社区组织开展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督查,其中,社区督查企业不少于辖区企业总量的90%,街道督查不少于60%。

3.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贯穿于三年行动的始终。2020年6月底前,针对长期存在、反复产生的事故隐患和风险,建立重点风险联合管控和难点隐患联合治理机制,由有关职能站所牵头,街道安监所协调,实现排查出一批,治理掉一批,管控住一批的目标。在安全防范机制上,重点完成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由行业部门各自落实,通过引入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安全标准化创建、企业班组安全达标建设等措施,实现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改、风险自查自控”的持续改进内生机制。在消除监管盲区上,重点建立新业态、新问题安全监管工作分工落实机制,由安委办指导协调,实现只要有安全风险的领域,就有牵头负责监管的机构。在强化政府责任上,重点建立以区级为主的常态化督查机制,督查隐患整改落实情况、遏制较大以上事故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情况。

(三)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以危险化学品、消防、城市运行、特种设备等4个生产安全较大以上事故风险高的行业领域为重点,以落实各项事故防范措施为主要内容,高标准深化较大社会影响和较大以上事故遏制工作。

1.规范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各社区、辖区职能站所在街道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清查的基础上,继续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并实施跟踪督促;每年在辖区和行业内开展至少一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确保重大隐患及时发现无遗漏。2017年底前,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日志制、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和隐患有奖举报制等3个制度;督促规上(限上)企业要建立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或从业人员)“双报告”制度。

2.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在全面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上,突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对企业报告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属地社区与相关站所的监管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和综合协调,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实施管控整治措施,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的,要严格依法查处。同时,组织对辖区公共区域内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区域安全风险,对重大安全风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3.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严格规划、规模、工业设备和人员素质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五个一批”(主动退出一批、倒逼出清一批、优化整合一批、转移消化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科学规划城乡安全保障布局,严格控制新增高风险功能区的设立,完善高风险功能区产业配套和安全保障功能。明确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准入条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高风险项目安全审查关。2017年底前,各职能站所要结合贯彻落实《意见》工作,制定相关行业领域安全准入制度。

4.严格落实行业安全底线措施。继续严格落实省安委会制定出台的《县(市、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八条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渔船安全、社会福利机构安全、居住出租房屋及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等五项底线措施规定。认真吸取其他地区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教训,定期分析梳理辖区、行业内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成灾隐患,加强新业态的研究和监管,提出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实用管用底线措施,全面、彻底消除极易诱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隐患。2018年底前,各重点行业领域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监管底线措施。

5.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列入行政执法机构序列为契机,深入实施《温州市安监系统打非治违“铁拳行动”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落实查封、扣押、停电、吊销证照,以及停产整顿、上限处罚、关闭取缔、从严追责“四个一律”执法措施。加强安全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抗拒执法、逾期不执行执法决定的,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涉嫌犯罪的违法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6.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较大以上事故防控。全力抓好4个重点领域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关键工作。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luchengqu/20210529/107285.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