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科室、社区、辖区单位、两新组织:
《大南街道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大南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8年2月13日
大南街道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大南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区域化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试点工作要求,现就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化党建具有地域性、网络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探索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共建、共享、共管”机制,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形式,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结构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从垂直管理走向区域整合,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与执政基础,形成连点成片的聚集效应。夯实党建基础、破解党建难题、激发党建活力,实现“党建工作联行、治理难题联解、志愿服务联动、民生事业联办”的新格局。
二、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机制
(一)大党委制。各社区结合自身重点项目特点吸收3-5名辖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具有党员身份的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同时制定相关配套评价机制。驻居干部和农指员要做好党建指导工作。
(二)协商议事制。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解决的重大事项,采取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办的议事规则,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由各项目负责人召集,按照事项缘由和工作职责邀请辖区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参加,街道党工委书记视情参加。
(三)共驻共建制。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实施契约化共建,明确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的合作内容、目标任务,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开展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做好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环境美化、维护稳定等工作,促使辖区单位和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由配角变为主角,由无责变为有责。
(四)三项清单制。重加强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沟通,了解辖区单位的特长,掌握居民的实际需求。辖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列出可提供的服务,包括资金的支持、政策业务的指导、志愿服务的参与,以及信息、物资、阵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摸排居民需求,将居民需求定期发布,由辖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先锋联盟团队开展认领。拿出服务联系群众“三张清单”,打破体制、条块、地域局限,实施资源“众筹”、抱团合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资源对接、事务对接和项目对接,使居民群众成为区域化党建的最大受益者。(“项目清单”:经由“征集需求—形成议题—讨论协商—确定项目”四道程序形成;“需求清单”:在收集大量民意基础上整合生成;“资源清单”:显示三级区域化党建网络的力量,列出辖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可提供资金的支持、政策业务的指导、志愿服务的参与以及信息、物资、阵地、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
三、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抓手